組了一台新電腦做為工作的主力,主要配備是…
CPU:i5 3470
RAM: 金士頓 KVR16N11單支8GB
主機板:ASROCK Z77E-ITX
機殼+Power:銀欣 SST-SG06B-USB3.0 附300W Power
開箱過程就省了,分享一下ITX電腦裝機的小小心得…


很貪心的用兩顆 M4 128GB作RAID 0,使用ICY DOCK MB082SP 雙2.5吋轉3.5吋轉接架安裝。因為手上的M4 是7mm的規格,所以額外貼了泡棉增厚,不然卡不住。


原SATA電源線太長,索性裁去重新壓接成剛剛好的安裝長度。


機殼安置2.5吋的位置就把筆電內的1TB HDD資料碟移植過來。


這個固定螺絲鎖孔,用這種短又粗的螺絲起子是鎖不到的,非得用細長的起子~失敗的設計。


裝入後上方還很空,看來裝12mm的厚2.5吋硬碟也不是問題。

光碟機就省了,有了NAS和隨身碟後,光碟機鮮少有派上場的時候。偶爾要用就用外接檔著用吧!


原本的軟碟機電源也剪斷,我想這台新電腦沒機會認識軟碟機吧。只留下兩個大4Pin就夠了


CPU散熱器是xigmatek的Praeton LD964,本想裝SHURIKEN手裡劍,但擔心顯卡裝不下。安裝後顯卡與風扇距離大約只有3mm。全速運轉還是有點噪音,但似乎沒有更好的散熱器選擇了?


小機殼最麻煩的還是整線,SG06這款機殼內鋼材邊角都會割手,太擠或安裝不注意夾到電線,有被割破絕緣層的顧慮,整線時要特別小心。整完線後的內部空間其實還滿充裕的。


顯卡是舊電腦拆過來的MSI 6850超頻板,風扇直接對機殼開孔,散熱沒問題。


這是主機板付的無線網路天線,我嫌佔空間,增益值也不高,所以捨棄不用。


索性把它給分屍了,簡單到不行的內在…。


自己裝了兩隻小天線上去。


主機板內附mini-PCI E無線網卡,是Realtek RTL8191SE Wireless LAN 802.11n PCI-E NIC,有支援300M的速度,但我怎麼試就是跑不出300M的速度,手邊的VAIO SA反而可以。


測一下SSD RAID 0的速度,雖沒破千的讀取效能,也不遠矣!


順便也測試一下單顆SSD的實力,寫入效能比手上另一顆M4 256G的弱一節。然而RAID 0 與單顆的開機速度幾乎一樣,按下電源到進入桌面都在25秒上下。RAID 0在進入作業系統上是比單顆SSD快上一點,但因為開機時UEFI要多跑一道RAID組態的程序,反倒多消耗了幾秒。單顆SSD省了這到程序,所以補回了讀取速度慢的劣勢。

去年入手的VAIO SA筆電在換上的SSD之後,開機速度、程式執行效率都非常令人滿意。然而筆電板的i5 是2C4T,比起桌上型電腦的i5實體四核心,性能還是有一段差異。最近處理大量的照片RAW檔,總希望處理速度可以再快一點,所以才組了這台電腦。
用新電腦處理RAW檔,是感覺得到變更快了!但也只快一些些,了不起就是5%的差距吧。這次敗家似乎不怎麼划算…。
您好

小弟去年自己也組了一個跟您蠻類似的組合...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p=1082885049

這顆機殼真的是蠻讚的...
我是買 SST-SG06B-USB3.0
這咖機殼真的很適合組ITX , 顯卡裝EVGA GTX750Ti 很不錯

唯一缺點就是機殼的上蓋尺寸折的很不好 很難裝入機體溝槽
就算裝入還是有明顯縫隙 ,機構RD要再調整一下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