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段落會分享,大概改造前後的規格差異,花了哪些錢在升級這台主機上。
改造前的規格:花費:0元 (阿嬤贈送的)
主機板:GA-H61M-S2PV
CPU:Intel® Pentium® 處理器 G870 3M 快取記憶體,3.10 GHz
硬碟:500G傳統硬碟 => 這顆硬碟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轉售給朋友。
RAM:DDR3 1333 4GB*1
Power:350W(忘了哪個牌子,但後來因為也掛了,於是直接更換新的)
改造前的規格真的有點弱,所以才有這篇的誕生,至於舊的硬體部分,有些已經轉送給朋友、報廢了
所以這邊就不附上改造前的規格照片了,下面的改造後規格、跑分等等,都會一併附數據圖。
=====================
改造後的規格:花費:0元(零件來源自己收藏、筆電卸下來的)
主機板:GA-H61M-S2PV => 沿用舊的主機板,所以這邊沒有花到錢
CPU:Intel® Core™ i3-2100 處理器 3M 快取記憶體,3.10 GHz
=> 因為購買另一台主機的主機板,所以賣家免費送,也沒花到預算
硬碟:SSD ANACOMDA 巨蟒 480G => 之前筆電用的,所以算是舊零件也沒花到錢
RAM:DDR3 1333 4GB*1 + DDR3 1600 8GB*1 共12GB
=> 沿用舊的RAM+自己以前買的一條8GB DDR3,湊12G,這樣剛好可以滿足自己輕度遊戲的需求。
Power:Cooler Master 450W => 友人贈送的
改造後的規格,已經符合我上述所說的一些需求;例如輕度遊戲、文書、影音等等的需求,
所以這邊各位可以發現,我都還沒花到一毛錢在這次改造的上面,
大多零件都是從我舊的筆電、收集的零件等等改裝而成的。
所以我上面提到的花少許預算這點是真的算達成,畢竟....這些零件並不是為了這次的改造企劃而特別準備。
=====================
OK,上個階段我已經先把改造前後的規格清楚的寫給大家知道,加上改造後其實讓我頗滿意的,所以這階段我們就很簡單的分享一些改造後的數據就好了,至於改造前的嘛 ... 因為太多年了,所以很多零件也不在了,就不附上了。
首先我先附上 CPU-Z的數據:
CPU - Z 規格:

CPU - Z 簡易跑分:

這邊各位可以看到,這樣燒了十分鐘,溫度也從37度緩緩的最高燒到59度,
這樣的溫度我蠻能接受,畢竟我這咖機殼 .... 只能說散熱慘到不行,畢竟散熱差對電腦來說也是種折磨
接著附上一些日常使用狀況下CPU、RAM的效能:
首先這裡Youtube 再多開情況下的CPU負擔狀態:

各位可以看到我開了八個Youtube的網頁,但CPU的使用率上,其實沒有飆的特高,算是符合日常上網的需求了
再來就是分別就是看720P及1080P的影片時,CPU、RAM的效能:
720P:

這邊各位可以看到,再觀看720P的影片情況下,對於這顆CPU的內顯來說還不算太困難。
再來就是1080P:

再1080P的影片情況下,其實2100算是還應付得來,這樣算是影音需求也通過了。
最後就是輕度的Game需求(英雄聯盟為例):
再英雄聯盟遊戲時,我們設定依舊調低,整個FPS的情況分別為:
對線狀態:

這邊各位可以看到,對線的FPS是真的有點慘,只有31,實在只有一個字慘,之後有機會升級看可不可以改善
=====================
後記:其實會改這台,其實最初是因為這段時間,小弟陷入人生的低潮,然後手上的筆電也陸陸續續出問題,所以就忍痛售出,能留的大多只剩零件了,但身為一個網管偶爾兼假前端的資訊人,沒有一台電腦真的說不過去,所以就開啟了自己DIY桌電的慾望,首先就先給自己一個預算範圍,然後設想要哪些需求,在這前提下,剛好又找到自己以前用一個便當換來的I5 - 4460,為了這顆CPU找主機板,就在一邊找主機板同時,也一邊用位改造前的G870,實在是爬個網頁慢到龜再爬,於是就動了私心,乾脆把買主機板的預算拿來買一顆I5 - 2400 好了,這樣子改這台或許會比較快,但就在找到I5-2400同時,也找到一個賣家有板子也有I3-2100,於是就想說爆一點預算兩個都買好了,結果這賣家佛心來著,賣板子送我CPU,讓我這台G870也有了重生的機會,之後有機會應該會收一顆I5 - 2400 繼續強化他,並且找一張750,讓它真的變最少預算最適用的主機。
另外明後天應該會更新加上GTX660的整個測試,這張GTX660算是朋友聽到我這個計畫送我的一個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