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lag 了嗎? 為何我兩台電腦不用跳線就可以互傳資料?

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若單純只有兩台電腦間,想要互傳資料,"必須"要用跳線的網路線才可以,

但是我今天心血來潮,用"一般正常"非跳線的網路線,單純連結兩台電腦,居然也可以互傳資料,有達人可以幫我解答,為什麼呢? 難道近來電腦的網卡有偵測自動跳線的功能嗎? 我lag了?

當然我 TCP/IP 中有指定IP,如 一台 192.168.0.2 , 另一台 192.168.0.3

補充說明:
我的環境,是一台 桌機 跟 一台 eeepc 702
桌機的網卡是 Atlansic L1 Gigabit Ethernet 10/100/1000Base-T Adapter
eeepc 702 的網卡是 Atheros L2 Fast Ethernet 10/100 Base-T Controller

------------------------------------------------------------------------------------------

另一個問題,我用 CABLE MODEM上網,有4個浮動IP

我的無線AP為 ASUS WL-520GC,有1個 WLAN, 4個 LAN埠

一直以來都將 CABLE MODEM 用一般網路線連至WL-520GC 的WLAN,用虛擬IP 如 192.168.1.2 ... 上網,都沒有問題,事實上只需要共享一個IP就可以了

今天我將 CABLE MODEM 用一般網路線連至WL-520GC 的 LAN 埠,也將其他2台電腦接上 LAN埠, 如此我那兩台電腦都有取得各自真實的 IP,也都可以上網

我又將 CABLE MODEM 用"跳線" 的網路線連至WL-520GC 的 LAN 埠,也將其他2台電腦接上 LAN埠, 居然我那兩台電腦也都有取得各自真實的 IP,也都可以上網

為什麼不管有沒有跳線,都可以呢?是有 auto-mdix嗎?

一直以來,跳線使用在 PC TO PC 及 HUB TO HUB 的觀念變了嗎?

CABLE MODEM 連接 HUB 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是應該要使用跳線才是正確的? 假設沒有 uplink 的情況.

又若若2台電腦都各自取得真實的ip上網,在網路上的芳鄰也都能互相存取,那麼在同一子網路上的其他電腦,
,別的陌生人的電腦,假如也加入跟我同一個群組,那他不就可以存取我的電腦了嗎?假設我開放了存取的權限,是不是這樣呢? 有勞各位大大的解答,感恩
這已經很多年了
Auto-MDIX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to-MDIX
http://www.hp.com/hpinfo/abouthp/iplicensing/automdix.html
davidking_bod wrote:
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若...(恕刪)

不用跳線?
因為至少有一臺筆電吧,可以“自動適應”?
以前兩臺桌面電腦反正是不行的,現在的內建網卡不知道怎么樣,沒試過
原來我也LAG了
我也以為要跳線
難道線再的網卡已經可以將INPUT/OUTPUT任一交換了
真是利害啊
看01閒聊板 不回報還算是人嗎
LiberoZ wrote:
不用跳線?
因為至少有一臺筆電吧,可以“自動適應”?
以前兩臺桌面電腦反正是不行的,現在的內建網卡不知道怎么樣,沒試過


抱歉,忘了說我的環境,是一台 桌機 跟 一台 eeepc 702 ,照 LiberoZ 兄所言,好像 "至少有一臺筆電" 就可以的意思,能告知是為什麼嗎?


,
miragefly wrote:
這已經很多年了
Auto-MDIX


請問 miragefly 兄,那要如何得知有無 Auto-MDIX 的功能呢? 小弟的 WL-520GC,小弟查過規格,並未提及有支援 Auto-MDIX

另又如何得知 桌機 或 筆電 的網卡有無支援 Auto-MDIX, 如果有支援是要雙方都支援,還是只要有一方支援即可,感謝釋疑


應該有一端的設備是1000Mbp/s 的網卡
davidking_bod wrote:
抱歉,忘了說我的環境,是一台 桌機 跟 一台 eeepc 702 ,照 LiberoZ 兄所言,好像 "至少有一臺筆電" 就可以的意思,能告知是為什麼嗎?...(恕刪)

我也只是2003年一次偶爾的機會發現的
按技術上標準的稱呼應該就是上面那位朋友說的Auto-MDIX吧
不是干這行所以不太了解,你可以看看那位提供的維基上的資料
記得沒錯的話,只要有其中一方有這樣的功能即可,可以自動調撥收與送的邏輯線路
這樣的規格會列在網路控制晶片的規格裡,現在幾乎所有的都有,我自己是還沒見過沒有的

以Intel 82541ER為例,http://download.intel.com/design/network/datashts/82541er.pdf
"Automatic detection of cable lengths and MDI vs. MDI-X cable at all speeds"

通常晶片有支援,介面卡就會有這樣的功能,因為這是屬於PHY層的,不需要特別的軟體啟動
因為你的桌機網卡是Gb/s的,有支援auto-mdix。

raphael168 wrote:
應該有一端的設備是1000Mbp/s 的網卡


是的
我的環境,是一台 桌機 跟 一台 eeepc 702
桌機的網卡是 Atlansic L1 Gigabit Ethernet 10/100/1000Base-T Adapter
eeepc 702 的網卡是 Atheros L2 Fast Ethernet 10/100 Base-T Controller


miragefly wrote:
通常晶片有支援,介面卡就會有這樣的功能,因為這是屬於PHY層的,不需要特別的軟體啟動


感謝 miragefly 兄的解說,小弟大致了解了,感恩啦!


T42p wrote:
因為你的桌機網卡是Gb/s的,有支援auto-mdix。

原來如此,我了解了,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