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選i5-3470還是FX-8320?好難抉擇...

Edward008 wrote:
哈~可是有大大提到華碩的電容跟技嘉的有差別耶!華擎不是華碩子公司嗎?他們應該一樣吧?
反正都有保固~技嘉比較便宜些...就先用他好了~
至於E3就別再提了吧...組E3的價錢就不是2開頭了...


華擎和華碩的關係 這個是老問題了,

A1) 華擎是在 2002 年, 華碩分家出來的子公司.
A2) 不過後來在 2008 年, 華碩又分成 華碩(品牌), 與和碩(代工與製造)
A3) 目前華擎的主持股是由和碩控有

華擎的技術水準承接華碩, 一直都蠻有特色的, 也會出一些華碩本身沒有提供的 Offer.
剛開始據聞在採購上也依賴華碩甚深, 但後來越分越開

--

以下餘談

要組 E3 的單的話, 可以例如:
(我自己的一台機器是這樣用)

CPU: $7000, E3-1230 V2
主機板: $2800, Asrock H77 Pro.4/MVP (或 $2300 Asrock B75 Pro.3)
RAM: $2700, 16GB Kingston 終身保固 (但最近 RAM 價怪怪的, 目前 16GB 要約 $3300)
HDD: $2800, 2TB (僅計算主硬碟)
顯示卡: $5000, 藍寶 Radeon 7850 1GB (<- 這邊可以調的幅度很大, 看玩 Game 的需求)
光碟+鍵盤+滑鼠: 以 $1000 計 (有舊的話可以用舊的)

以上 $21,900

機殼要省的話拿樹昌小黃蜂 (一樣有前置 USB 3.0, $800~$1000), 但結構上有些 Frustrating
一般是建議拿 Coolermaster 的 $1500 前置 USB 3.0 機殼 (接主板上 19 pin 座的)
PSU 拿個 $1600 ~ 1800 的 400W ~ 450W 一線廠 PSU, 省得電力抓太緊的話以後麻煩

以上總計約 $25,000

實際用量上, RAM 與 HDD 可以看需求調整.
上面那個 16GB / 2TB 組合是會用到與累積大量運用與資料時才需要.
一般是 8GB RAM 就可以了.

含 OS 與螢幕下去的話, 會超過預算就是.


P.S: 電容壽命的部份, 除了看

1) 表面上的用料以外 (目前 $2000 以上的板子, 大家都打全放固態電容了), 還有
2) 避免內部溫度太高 - 這個是影響電容壽命的主因素

方法:
a. CPU 選耗電較少的 (優先使用 Intel 製品的重要理由)
b. 顯卡也選耗電少的 - 目前是 AMD Radeon 系統較有利
c. 沒事不要超頻使用
d. 機殼內通風作好, 擺放時機殼後端不要太接近牆壁, 盡量選前方有合理進氣開口與 12cm 風扇的
e. PSU 選有 12cm 風扇的, 轉換效率至少 75%
f. 不需要的 RAM 就不要接太多 (會一直發熱),
g. HDD 的部份, 與其接一堆舊型小硬碟, 不如換一個新型號大硬碟. 不過這邊主是 HDD 壽命問題

ponjiayulady wrote:
學校應該有學生版wi...(恕刪)


OS我爸還有好幾塊win 7 64bit家用進階版(不知道它弄那麼多塊要幹嘛= =)

所以OS我都不配~

REDL wrote:
如果你確定能接手你父...(恕刪)


我爸有時候都只換CPU跟顯卡而以耶~

如果他能整台給我那我也希望阿~

chiyenms wrote:
華擎和華碩的關係 這...(恕刪)



chiyenms wrote:
P.S: 電容壽命的...(恕刪)


大大~2萬5再加我選的DELL就3萬3了......

倒是顯卡的部分我有個問題~因為我沒有研究過AMD Radeon這系列的晶片

我想問說你選的這片跟我選的N660 OC 2GD5差在哪裡?

耗電我沒差~逢甲在這方面應該很OK!

散熱的部分我爸說他有顆幾乎全新的coller master CPU散熱器可以給我~

Edward008 wrote:

倒是顯卡的部分我有個問題~因為我沒有研究過AMD Radeon這系列的晶片

我想問說你選的這片跟我選的N660 OC 2GD5差在哪裡?


Passmark 評分

Radeon 7850 - 3667 分, TDP 140W
GeForce GTX 660 (無 OC) - 4099 分, TDP 140W (若有 OC, 實耗電會相對較高)

不過畫質調校上, 我是比較偏好 ATI/AMD Radeon 的顯色


以i5跟fx8320來說,

如果你希望便宜有一定效能,選fx是好的,
雖然他的功耗比較高,但日常使用也差沒多少,
還有我討厭intel那種會彎板的散熱器固定方式,
板子這樣彎,我不相信會比較耐用,相對的AMD這部份就比較好一點。
當然有常拆裝,日後有考慮升級的話,AMD是個好選擇。

不過AMD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晶片組,先不管INTEL最近的晶片組出包好幾次,
AMD的晶片組雖然跟週邊相容性還在水準之上,
但USB、SATA這部份還是比INTEL弱一點(感覺差異不大),

且我講的是APU用的A75、A85,FX是AM3平台,那顆SB950不知道放多久了,
外加AMD的驅動有時候要賭運氣,當然相對的,它反應在價錢上,這也沒什麼好比較的。


你要用四年,基本上四年後要升級,INTEL平台是一定要換板子,AMD有機會無痛升級,
你只想穩穩用的話,我建議買INTEL,CPU拿I5或直接上E3,
主機板拿B75M-D3H,其他你自己評估,

原因很簡單,7系列的晶片組,B75跟Q77是定位於商用,
而B75又是入門商用,它便宜,所以這價位的板子在設計上就比較單純,
像H77因為沒有原生PCI,很多板子還要另外掛晶片上去,
說真的,多放一顆晶片就多個可能出包的地方,在加上H77比起B75多的功能幾乎用不到,
像是USB2.0多兩組,SATA 3多一組(H77是S3*2 + S2*4,B75是S3*1 + S2*5),
而板子上的價差,基本上也不太會反應在用料等級上,幾乎都是CHIP的價差,
所以我會建議拿B75那片就好了,但別拿到華X的精簡閹割板。

其他的,顯卡拿7770或7750就好了,以一般繪圖來說,要嘛拿專業繪圖卡,
不然一般遊戲卡拿中階就夠了,多的錢拿搞螢幕比較實際,
而且顯卡升級很容易,兩三年後在換一張中階搞不好強過現在的高階卡。

相對的,POWER找400W左右就夠了。

酷媽、銀欣、偉訓,都可以,不易太單薄都好,大小殼都好,
如果沒有一堆硬碟要放,一般小殼就好了。
Edward008 wrote:
大大~2萬5再加我選的DELL就3萬3了......


這我瞭解, 所以上面寫的是 "以下餘談"

真要摳的話也是摳得到就是.
機殼可降 $500, 鍵盤滑鼠沿用舊的可降 $500, 主機板改用 B75 Pro 3 可降 $500;
RAM 可看狀況降到 8GB, 顯卡也是看狀況可往下改 Radeon 7770 或 7730

不過的確是不用太勉強去擠. 用 i5-3470 時頂多一些動作多等一會就好了.

--

個人喜好上, 螢幕我是會選 either < $6000 的 22"~24", 或是 > $12000 的一線廠 32" LCD TV 就是
相對於 $8000 機種來說, 等於 $2000 加個電視盒和一堆輸入端子的擴充 + $2000 把 24" 加到 32"



ponjiayulady wrote:
你還少算一個變因

amd 八核cpu因為熱量高

長期使用後房間會很熱


差50W是有多熱?

講得好像用Intel就不用開冷氣,用AMD就一定要開冷氣...

Edward008 wrote:
如題~因為快上大學了...(恕刪)

SSD 是最好的投資,你不會後悔,不只開機快而已,至少會多一個等級; 顯示卡是最沒價值的,更新的速度比手機還快,夠用就好!

taiaway3 wrote:
SSD 是最好的投資,你不會後悔,不只開機快而已,至少會多一個等級; 顯示卡是最沒價值的,更新的速度比手機還快,夠用就好!


ssd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啊

五年後再來看看現在的ssd價格

才128GB要三千多??

這什麼鳥價格

彷彿十年前買硬碟的感覺

總之現在的ssd又小又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