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是股市崩盤 多數人的資產縮水 而降低"整體"消費購買力 這樣不算蕭條怎樣才算? 還不該發? 而現在股市上萬點 不是沒錢而是因疫情而不敢出門消費而轉為外送或網購......而受疫情所影響的行業 應該還是以政府的紓困政策為主來幫助度過這段時期 消費為輔才對 但紓困政策卻紓到多數不相干的人 一邊防疫又鼓勵出門消費 自相矛盾的政策和邏輯牛杯杯0216 wrote:我就是當年反對發3600...(恕刪)
久賭必贏 wrote:電商又要被從新定義了 「認統編」改採「認平台」這些X官真的天才 看來等最終版確定再說 不然每天被耍得團團轉 對阿,每天都有新版本...剛看到的...3倍券轉彎!經部:不禁店家找零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店家可不找零,願找零也不禁止,但消費者不能強制要求找零台灣的官員都敢這樣講了,現在還有哪家店家敢不找零,找零對店家又沒任何損失還不得罪客人,現在還有官員背書...,要變現金就更簡單了,還要搞甚麼「認統編」、「認平台」、電商黑白名單之類的做甚麼,多此一舉..這就是振興經濟三倍券的真相,在拿出對照多年前蔡英文寫的批判馬政府時代發的消費券的文章,真是格外諷刺...
BADKING wrote:商店店主或收銀員 現(恕刪) 別鬧了還是你可以公告一下這個佛心店家的資訊?光解釋為何不是用200去找100,大概就無言了吧?可以這樣玩,那好人做到底,乾脆就3000換3000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