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為486DX2-66
16MB RAM
HDD 540MB 三星的
音效卡只記得好像是Mozart,型號那些忘了
顯示卡忘了...........
有5.25與3.5軟碟,也有2倍速光碟機(這台現在好像還在

CRT好像是14吋的像子(不在了也忘了,但後來第二台的15吋彩色CRT現在還好好的工作中)
只記得這也是第一台自已主動把它拆了,再裝回去,看看會不會麻煩困難的機器,也是硬試,裝上win95來跑,雖然不快,但能正常使用win95(也算是接觸到所謂的大補帖了)
接觸使用的,則是在學校的286與386電腦,會拿來玩DOS5.0裡面的貪食蛇與三國誌2(這個在單色與彩色CRT上都能玩,還不錯嘛)
自組的第一台只記得用AMD的CPU,型號叫什麼忘了,350MHz,SDRAM 100 兩支128MB,3.2G HDD,其它已不記得了,現在使用的才第5台而已.......
不過,果然也有不少人,使用經驗更久遠一些,當時我最多只聽過8086與Apple II而已了。
約民國84年夏天......
在這之前下課都是去同學家用只有66MHZ的486玩信長之野望(當時算是中高階電腦了)
奔騰P-200MMX
16M的RAM
2GB硬碟
1.44軟碟機
8X光碟機
非常高大的機殼
國際牌15吋CRT螢幕
微軟第一代人體工學鍵盤/滑鼠
(樣子跟現在的4000很像內八的排列.不過大很多)
我用那個打字比用現在的鍵盤還快
全部包含爛爛的電腦桌約8萬多台幣
那年頭電腦都叫X86市面上最頂級的是586
硬碟還在以MB計算
EDO-RAM的16M約3000元
玩遊戲大多還是用5.25磁片
那時奔騰剛進來台灣.沒人知道什麼叫奔騰
算是當年全新竹最頂級的單機
PS:當時台灣最快的國產機車.第一期NSR-150約7萬多
鐵工學徒薪水約8000元
我只能說......
電腦淘汰很快.真的不需要衝太高階
不太值得的
夠用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