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訂購的時候我也是非常懷疑,
因為市面只看得到WD賣SATA的萬轉硬碟,
而且是150GB,這顆硬碟難道是Dell自己做的?
貨到了之後,原來是WD的Raptor EL160系列,
型號是WD1600ADFD-75NLR1
從Dell網站的說明文件http://support.dell.com/support/edocs/storage/P96099/specs.htm
可知它的一些特性
Interface Serial ATA
Model Numbers WD800ADFD-75NLR1 WD1600ADFD-75NLR1
Formatted Capacity 80.0GB 160.0GB
Rotational speed 10,000 RPM
Average rotational latency 2.99 ms (nominal)
Spin-up time (drive ready) 7.0s average
Cache (total) 16MB
Seek time (without command overhead, including settling)
Read 4.6 ms average
Write 5.2 ms average
Interface transfer rate
Buffer to Host: 150MB/sec maximum
Buffer to Disk: 84MB/sec maximum
我想我可以確定這顆硬碟是SATA的了,感謝指正。
>關於Elton523所言
>> 小弟買的X6800並不是超頻過後的, 而是原廠盒裝的CPU, 原本的設定時脈
>>就是2.93 Ghz了, 2.6 Ghz而是E6700~呼呼, 小小吐槽一下不要介意 ^^"
對不起!一時不察,請見諒。
可見雖然Xeon5150 2.66GHz很強,但是同樣Core架構下的產品,
X6800較高的時脈還是有較快的速度的,
>關於chienishun提到要買Dell的零件,
因為採購程序的關係,我也是透過電腦公司來買,可能無法幫得上忙。
>關於ansonthh所言o
非常羨慕你能接觸到Tyan 的Typhoon 以及『眾家所謂的blade server』,
我花了14萬多元可以幫我節省將近5倍的時間,
年底有兩個案子要結案,我妄想原來要跑100分鐘的算例,
4核心要跑22分鐘,
如果可以在16個核心加持下跑進5分鐘,
那我作夢都會笑喔!
十一月中Intel打算推出四核心的Kentsfield, 最高時脈應該是QX6700, 2.66 Ghz...乍看之下好像比現在的X6800的時脈還低, 但是...她可是四核心Quad core =_="
如果裝在大大的雙CPU主機板上面兩顆的話, 那真的就是恐怖了...Octad core...八核心...我低媽呀...U_U
不知道ansonthh兄到時候會不會升級到Kentsfield呢~相信對於需要重度運算的大大們來說, 應該非常吸引吧...呵呵^^"
ansonthho wrote:
Typhoon系統的...(恕刪)
哈哈! 先前有測試過TYPHOON 效能算是不錯
跟其他的CLUSTER SERVER比起來都差不多
不過就像大大說的 組裝真是有點.............
除了 好笑的四連發之外 4個VGA和 KEYBOARD MOUSE 真是吐血
測到一半居然有一片因為SINK受重力翹起來 過熱
真是昏倒
不過最近聽說2代出來了
雖然4連發還在跟kvm還是沒裝上去 不過聽說有內建HUB
雖然還是有點好笑 但是至少是有在進步 希望他的ID設計可以再好一點
=======
不知道樓主大大 是跑那一類的軟體呢 CFD還是FEA??或是其他的軟體
(若不方便說 是否可PM給我 )
我個人覺得 MAC pro的規格 跟你目前配置的差不多 (硬碟有點差異)
不過科學視算 比較重要的我想記憶體 只要足夠 接下來就是時脈和L2 cache的問題了
個人小小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