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如何再提升電腦效能?


Kerryson wrote:
分配RAM是512MB,跑BT而已...(恕刪)

就說一定有BT
會不會是網路太慢

Kerryson wrote:
4G RAM 應該是2666HZ
WD黑標硬碟1T 幾乎快裝滿了

問題出在這兩個,
買條DRAM擴充即可,
硬碟裡的影片整理一下吧!
所以,實際上用SSD當系統碟,VM系統放在黑標WD嘍?
SSD不是有寫入次數的限制??
wayne8888 wrote:
剛好有台筆電dell...(恕刪)


那VM還有什麼一般使用者更進階的功能??
Arlanne wrote:
依你的需求換大容量的...(恕刪)



Kerryson wrote:
所以,實際上用SSD...(恕刪)


SSD有寫入次數限制
基本上最簡單的算法是閒置容量乘上寫入限制的次數
也就是說閒置容量越大壽命越長

這個部分也要看你個人的預算跟用途
以做系統碟來說
假設是256GB的SSD 其3000次的寫入壽命
在扣掉安裝完系統跟一些應用程式假設用掉50GB (這50GB已經占用的block 不能拿來抹寫)
256*0.929=237.8 <~Win7中的辨識容量
(237.8-50)*3000=563400GB
你剩餘的空間 總計還可以寫入563400GB才達壽命的極限

以這樣看 除非那顆SSD是紙糊的 不然是容量越大越耐操
請問為什麼要用vm跑bt??
我也想不透為何要幹這種脫褲子放屁的事情...

BT本身就占用那一點資源而已
結果竟然用了更吃資源的玩意,然後只有養BT...
再加上虛擬機還多少有一點效能上的折損...
標準的殺雞用牛刀...

在VM裡面用BT下好的檔案又還要想辦法拉出來
不論要靠區域網路,還是共享資料夾,或是掛個USB裝置

若是安全性的角度
虛擬電腦同樣是區域網路內的電腦
當你虛擬電腦門戶大開的時候,實體電腦仍舊有風險存在

若是保護硬碟的角度
虛擬電腦的虛擬磁碟也是實體硬碟中的一個檔案
虛擬磁碟頻繁讀寫,實體硬碟也是頻繁讀寫
再加上虛擬電腦裡面的系統也需要讀寫
徒增硬碟的負擔而已

VM是拿來模擬不同環境的作業狀況
例如有些老作業系統,新電腦用不了就用VM跑
以及舊軟件只能用舊系統跑,卻不想灌回舊系統的時候
或是有同時操作雙平台需求(Windows+Linux)
又或是需要一個當作軟體測試的平台

因此開VM跑BT真的很無聊...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