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通常3c商店的銷售利潤大約有多少?

賣線材類應該很好賺!
我前幾天辦了個公司團購買usb耳機線和usb三軸延長N捲
一個賣199/99,若真的只有自己買還得運費+50
大量買(也才10幾個)跟老闆凹,竟然可以拿到八折面交價,
老闆最後還送幫忙取貨的同事一個9100的果凍套(市價99),
看這多好賺!
利潤大概在25%以上!
若是光華店面可能賣更貴!利潤更高!
只是真的啦,我們都是找最便宜的!連貴五塊錢就不會買了!
(奇磨子問題,提供老闆參考)

我只能這麼說,有時候大色貨(台語)賺不到3%!
大色貨=很熱門的貨
PS.真好奇現在什麼電腦類商品還有25%利潤呢?!偷偷報一下明牌好嗎?!害羞
小東西或配件利潤比較高,有時可以到50%,不過並不是銷售主力
有些品牌的POWER利潤也相當驚人
目前網路的資訊方便
想要有 10% 的利潤應該是很不可能的事情吧 ?
我有個朋友是做網路 3C 生意的 !
他說現在的利潤能做到 3% 就都是一個極限了 !

現在的資訊流通太方便了
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三分鐘之內可擁有全世界的報價
尤其又是在中國人會削價競爭的地方
利潤就都會更低了 !

1成左右,有時連1成都不到~~~~(未稅)
如果加上人事、店面、水電、物料等成本,所賺利潤確實不高。
但是相同商品,不同店面價差還是有超過1-2成的案例,表示商品進貨價格,和賣出價格有一定程度的價差。

比如說,我剛買的海韻S12-II,430W電源供應器,在某商場以2650元購得,在順X3C,相同的商品卻要3050,價差達到400元。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項東西

那就是店家進貨價不等於實際付款價

通常店家跟廠商進貨都是採取月結的方式, 進貨時會有進貨單據, 上面的價格不是實際付款價

每個月付款時各店的付款金額都會有 "扣啪" 也就是可扣除總金額多少 %

而扣多扣少可能很多家不一樣, 跟進貨量, 總金額多寡有關

舉例來說, 有兩家店家進一台 NB 進貨價均為 30000

結果 A 店家賣 30800 元, 只賺 800 元, 但是這個月只賣 10 台

但是 B 店家賣 30500 元, 只賺 500 元, 不過這個月共賣 50 台

盤商看到兩家店的進貨金額, 給 A 店家扣 3%, 而給 B 店家扣 6%

算下來 A 店家實際上每台賺了 30800 - (30000*0.97) = 1700 元

算下來 B 店家實際上每台賺了 30500 - (30000*0.94) = 2300 元
matthew0129 wrote: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項東...(恕刪)


您說的這種方式,就是所謂--薄利多銷--的道理,很多店家都是這樣銷貨方式,最後變成削價競爭,惡性循環讓店家吃不消,便宜了消費者。
matthew0129 wrote: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項東...(恕刪)


你說的沒錯,結帳是有REBATE沒錯
不過你搞錯了一件事,就是這類量大有REBATE的產品大都在叫貨前就講好遊戲規則,我以前開店操作的手法會一次把所有的量叫進來,然後扣除REBATE作為成本,然後以此成本酌加利潤販售給USER OR批給同行
所以毛利不會包含到你說的事後折讓,都直接扣掉了,要不然貨跑得不夠快降價燙到的就絕對超過廠商給的REBATE了,商圈的NB商家都是這樣的操作方式
電腦集中商圈如果以存門市收入來說,能1成毛利算了不起了,之前也在電腦通路商業務部門呆過,我"看得到"的毛利大約在10-15%左右,PM端暗蓋了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上星期於黃色3C賣場本要買一台無線基地台…B牌的。會員價2450…我是非會員要3050。
跑去電腦街隨便一問…2400就直接買了。
差多少看得出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