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類型 Intel Celeron, 2666 MHz (20 x 133)
主機板名稱 Asus P4SC (2 PCI, 2 DDR DIMM, Audio, Video, LAN)
主機板晶片組 SiS 650
系統記憶體 480 MB (PC2700 DDR SDRAM)
DIMM1: Transcend TS32MLD64V3F5 256 MB PC2700 DDR SDRAM (2.5-3-3-7 @ 166 MHz) (2.0-3-3-6 @ 133 MHz)
DIMM2: Transcend TS32MLD64V3F5 256 MB PC2700 DDR SDRAM (2.5-3-3-7 @ 166 MHz) (2.0-3-3-6 @ 133 MHz)
顯示器:
視訊卡 SiS 650 (32 MB)
我最好的.........................也許是你最爛的
好處無聲...上網夠了
感應器內容:
感應器類型 Asus Mozart-2 (SMBus 77h)
溫度:
CPU 34 蚓 (93 蚌)
TOSHIBA MK1234GAX 34 蚓 (93 蚌)
降溫風扇:
CPU 2311 RPM
機箱 2136 RPM
電壓值:
CPU 核心 1.54 V
+3.3 V 3.39 V
+5 V 5.11 V
+12 V 12.03 V
power風扇速度我降的自己改
超133%
我的P4在這裡的P4兄弟們幾乎算是最高階一群的,
我卻上個月才剛把我的P4換掉...

懷念一下,
2005年3月1號購入,
Pentium 4 3.2G (540,HT,LGA775)
搭配Asus P5GDC-V Deluxe(i915g晶片組)
(按:當時會選這片是因為它有內建顯示,
那時PCI-E顯示卡剛出來,跟AGP同規格的相比貴的不成比例,
所以先用內建的擋擋,等日後PCI-E顯示卡降到合理價位再換。
而且它版上同時支援DDR1及DDR2記憶體(但只能選一種、不能混用),
可以讓使用者搭配當時廉價的主流DDR1或剛出、還很貴的新世代雙通道DDR2。
不過他的DDR2只有一對,對於後來升級方面真的不好用,
新的買來就得捨棄舊的,讓我後來有點後悔做這樣的選擇。)
剛裝機時記憶體是威剛 DDR2-533 512mbx2,那時算很趴了,
兩年後升級到創見 DDR2-800 1Gx2,一直到最後。
那時買的硬碟是WD Raptor 740GD(萬轉中暴龍),
這顆一直覺得不甚穩定,買沒半年就掛點換了一顆。
它一直沿用到現在的新電腦i7上,
卻沒想到萬轉的它成為了Vista評分中唯一拿不到5.9滿分的原兇...(僅有5.7)

不過省錢就一直用吧,等到SSD技術成熟、價格也親民之後再說。
這套配備一直都盡忠職守,換下來並不是因為它壞了,
而是受不了在Vista中老是CPU衝100%、
影片轉檔奇慢,播放HD畫質影片頓的可以的表現,
所以才狠下心換i7-920。
除了效能超快,連房間的溫度都下降了一、兩度呢!

花550元含運跟01版友買了雞牌還有中文BIOS與創巨音效的MB與DX9獨顯
再用碎料CPU與網拍一組只付386元運費就有了康柏19吋CRT+MB故障的西華K7主機+IBM的舊鍵盤滑鼠
(南部鄉下的賣家真是很好講話.價錢也比較便宜升級隨便賣)
再騎車去大同門市買了一組山葉全新特價99元的USB供電的兩聲道喇叭
再網拍買張在地的2手木質貼皮舊書桌200元自己去搬
再網拍標了張100元自取合成皮包海棉的小折疊椅(大賣場賣4XX元)
拼起來約1000元就有一整套螢幕+主機+鍵盤滑鼠+桌椅
可看DVD與文書和編輯照片
免費線上遊戲也大都OK
所有東西從一開始至完全湊齊到位約一個禮拜
小朋友現在玩的很開心
當然花個一萬五打個電話通通全新送到府也是可以
其實對小朋友用起來......除了外表比較新外差別不太大
不景氣的時代能省則省
但我這個月就要昇級說

目前的電腦規格
CPU:P4 2.8G HT LGA775
MB:ASUS P5GD1
RAM:DDR400 512M(256M*2)
VGA:現在用ATI 4830,以前是ASUS EN5750
HDD:500G、640G、160G<----換最多次的東西
POWER:蛇吞象350W
這台電腦也陪了我4年多,都沒出過問題
其實之前也沒有想過要升級
覺得很夠用,但最近想玩PS3的遊戲
就覺得頓到不行,心一橫就升級了
光碟機、POWER、VGA、HDD、機殼沿用
其他一律昇級,算是用最精簡的支出了7000~8000

要脫離噴火龍的行列了,話說我覺得P4的溫度從沒低於60度有點誇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