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樺師 wrote:
+12V1 17A 如果你將他看成一個電子零件 你就會知道他的涵義(+12V)代表他的輸出電壓 (17A)
代表他的承受電流 如果超過這個電流 就要起動保護(斷電)
如果你把17A換算成瓦數(204W)是正確的 但是要解釋成他的承受瓦數 而不是輸出瓦數 這個地方是不能搞錯的
大大的說明也有道理
只是不管是解釋成承受瓦數,還是輸出瓦數,對使用者來說結果是一樣的
而12V1與12V2不管是承受瓦數,還是輸出瓦數,也很少直接加起來等於最大合併瓦數
但我只說很少,並不是沒有,像下圖BQT E6 400W這顆,就剛好12V相加等於最大合併瓦數

但是這些至少廠商都明白標示出來,消費者不用去猜
而全漢那顆400W的,標示就不一樣了,因為已經明白標示12V分別為17A與15A
就算拿E6的例子來算這顆好了,也會變成17A+15A=32A=384W
不管是否真的也剛好像E6為384W,也不應該會是它標的400W,因為已經被17A+15A最多=384W限制住了
更何況像E6這種兩路相加起來剛好的例子並不多見
該標示的沒標,反而多標一個最大峰值450W..所以我才說這顆400W標示的並不清楚
多出來的50W到底是多在哪邊,或啥情況下多出來我也想不透

BABUR wrote:
近期的模組化電源是用防呆接口限定線材,達到迴路分配
CPU、GPU有用到同一路那個好像有點印象,不過那個好像三路以上了
300~400W的PSU幾乎都雙路的,直到450W也很少超過兩路
我也是認為製造商應該都會針對迴路分配作防呆之類的機制
可是模組化的優點之一就是組裝很彈性
每個使用者觀念不一樣,廠商也不可能100%做到不論使用者如何組合都沒問題
我還是認為要是使用者佈線組裝時,要是不明究理為了清爽空間,不管是兩路還是兩路以上,或許機率不高,但還是有機會冏掉的
而兩路以上的如大大所言,幾乎都是高瓦數的,既然是挑高瓦數就代表有高需求,高需求加上彈性高的模組化,要是不明究理的使用者,用單路輸出的觀念隨意減個1.2組12V並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很多廠商並未將多路12V是如何走線說明清楚,使用者若是多路12V隨意減少模組也不知道是減到哪一組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疑慮,並不代表實際上很容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