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y1983 wrote:不知道穩定性怎麼樣呢 幾十年前的觀念該拋棄了,現在的AMD不再有穩定性問題。如果有,刷一刷BIOS就沒問題。如果還有,驅動更新就沒問題。如果還是有,BIOS設定調試就沒問題。如果還解決不了,兼容性一定是在RAM。
lcy1983 wrote:已經十多年沒有組裝電(恕刪) 樓主好~買trx 及 x299系統,都只能攻頂主板建意(cpu選基頻高一些,因為我會想超,後來真心滿吵的)人老了會現實,現在都走靜音,多工上就採獨立對應了,省的想散熱或滿間廢熱,cp不太花算~~配備都很陽春的,沒啥好貨~~,不過sas hd 配raid卡 在x299上個人覺得好用~~簡單分享兩張intel(呼應樓主, 有張舊圖是剛出買來時小超),有大量記憶體需求(轉檔4k + ps或 lr +聽歌 +上網(是開超多分頁的那種),同時間)後期為了安靜,選擇一台一個工用,轉檔 3960x、6800k 放資料、7900x修圖(ps+lr)及聽歌、消費級i9看4k~8k影片…(舊圖xp 拆去給3960x用了(心等rtx價跨在考慮換不換),x299是上1080ti ~不急著買可以等12代u出來,說不定x299會在有新的u(不過感覺是我在作白日夢,哈哈)12代 vs amd 或超真愛X299,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或升,哈哈sas *4 raid6sas u2 2顆(就不拆機;有想考慮 上後期u2 480 英代爾那顆,有上後期想到在上來分享)
i9-10980XE 18C36T 3.0GHz~4.6GHz記憶體四通道、支援AVX-512、PCIE 3.0 x48X299晶片組透過DMI 3.0x4與CPU連接,頻寬3.93GB/s,額外提供PCIE 3.0 x24i9-11900K 8C16T 3.5GHz~5.3GHz記憶體雙通道、支援AVX-512、PCIE 4.0 x20、內顯UHD750(支援VP9、AV1解碼)Z590晶片組透過DMI 3.0x4與CPU連接,頻寬3.93GB/s,額外提供PCIE 3.0 x24R9 5900X 12C24T 3.7GHz~4.8GHzR9 5950X 16C32T 3.4GHz~4.9GHz記憶體雙通道、只支援到AVX 2.0、PCIE 4.0 x24(16 for GPU,4 for一般用途,4 for X570連接)、NVMe 4GB/s x1X570晶片組透過PCIE 4.0 x4與CPU連接,頻寬7.88 GB/s,額外提供PCIE 4.0 x8及NVMe 4GB/s x1需注意的是,透過晶片組提供的PCIE所連接的設備,最終都會卡在晶片組與CPU連接的頻寬上,所以不用奢望太多。只有CPU直連的PCIE才能完整發揮。電腦要一般用途使用十年,PCIE 版本就很重要,會決定未來設備連接CPU的速度與彈性,所以X299平台就不要考慮了。但如果是純運算工作站且用到AVX-512,PCIE或許沒那麼重要,那麼i9-10980XE是個好選擇。如果不知道AVX的用途是SIMD的雙精度浮點運算,那就代表你不需要AVX-512,那就可以選擇AMD;如果有需要AVX-512,並且注重SSD大量讀寫能力,只能選Intel i9-11900K,另外附贈目前為止最完整幾乎不加價的影音硬解碼。如果預算不是問題,AMD的四通道TR平台或八通道TR Pro平台都是目前的好選擇,但CPU本身的架構還是舊的Zen2,而未來AMD新一代使用Zen3架構的TR或TR Pro CPU應該有機會期待直接換CPU升級。退而求其次,雙通道的5900X或5950X是不錯的中庸選擇。缺點是有完美影音硬解的獨顯現在又貴又不好買。以上,散熱功耗及性價比都沒有考慮進來,也沒有一個是完美平台,有一好沒二好,看樓主的用途是注重在哪一方面了。我大膽猜測,樓主能十年沒換電腦,應該沒有Game的需求,而一般用途加上影音硬解的最划算選擇目前就屬i9-11900K。如果不急,看要不要等有DDR5、PCIE 5,完美硬解內顯、最好是四通道的新平台上市。這是我的選擇 :D
raphael107 wrote:i9-10980XE(恕刪) 感謝 raphae107 這麼詳細的建議,對我很有幫助 (X299已被滅火)。是的,我從來沒有玩GAME需求,主要是用於工作站專業需求上,上一次自已DIY的電腦已經13年前 (X58A/i7 965XE/DDR3 24GB/SATA SSD),現在雖然還算堪用,但在有些情境使用已經覺得不太靈光,而且幾乎都滿配無法再做加法了。組裝電腦真的是滿難取捨的,就像你說的有一好沒兩好,無法全部滿足。也許我真應該再等等比較明智,眼下第12代及DDR5似乎已經呼之欲出,但PCIE5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跟上,會不會等到都齊全了,又放消息要出下一代、下下代的XD
splite wrote:幾十年前的觀念該拋棄(恕刪) 確實,我很多觀念都停在十幾年前LKK,平常沒有在follow這些東西。如果產品CP值又高、性能又好,而且穩定性、相容性都很好,那當然首選AMD,我也不想跟錢包不過去呀,我會再好好仔細評估的.
小小小替x299補充一下(它沒有到那麼弱~@~,不過若沒有gen3* 8 及華碩出的gen4* 16轉m.2,我們真的就被完全遺棄,苦笑呀),它的cpu通道多,用處補足了DMI3(其實就是pcie 3.0通道)以下用入門的x299 通道圖簡單介紹(下次有時間我在拆機測後上來分享(主機上接太多設備),pcie3.0 *8 及插pcie4.0 *16兩張卡在 x299 cpu通道的 pcie3.0 *16成效,手邊剛好有如下下張圖,用華碩那張轉板測三組:閃敵 1t*2、單三星1t、閃敵1t*2+500G*2.)(以下理論值)PCIe 3.0 x1:8 Gbs (Gbit/s) = 984.6 MB/sPCIe 3.0 x4:32 Gbs = 3.938 GB/sPCIe 3.0 x8:64 Gbs = 7.877 GB/sPCIe 3.0 x16:128 Gbs = 15.754 GB/sps:差點忘了x299主板pcie 16x(cpu通道的,有兩座),是可以切割(16;8+8;8+4+4;4+4+4+4給插上的卡對應通道;例如你插了張8x的pcie 轉 m.2 *2PORT,就可視別此卡上的兩張m.2),目前這功能bios寫最好的是華碩 大於等於微星,技嘉次,其他家的x299主板沒用過所以未打上來(原則上該是都有吧。至於為什麼轉卡不在用,因為m.2空間不大,走在線編拉檔(不算大的檔),所以還夠用(m.2 1t*2_RAID1 當快取)都未拆~~,測起來較有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