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種電腦而頃家當產,我是不是瘋了!


markhuang410 wrote:
我個人也是小機殼愛好...(恕刪)

喔我6公分是系統風扇 原本是要最低2400轉 結果機板讓他一職2700轉 我不知道怎麼回事 查表約20db
散熱器為8公分開機後馬上降到800轉 跑分最高2800吧約30db 電腦展時用鴻海的板子配GTX560TI結果待機時 因為場內有冷氣 散熱器的風扇乾脆不轉 才知挑風扇要考慮板子的控制
至於不知轉速的錄製電源 聲音好像一職都比散熱器小
而顯卡好像跟CPU差不多的轉速 只是不跑分溫度比CPU低很多 一跑分就會比CPU高10度C

您的結構建議配合銀欣的電源弄過了,HD除非是活動或從後面做熱插拔,不然不理想
最後您也一語道中了,排線轉接卡是這機種的關鍵,之前沒把它升級成3.0的等前,因為有時會耍性子,害我好幾次的不小心,燒了幾張顯卡跟主板,但現在3.0的只要差穩了就完全沒問題了

是這樣的,這兩次可說是都在試試水溫沒錯!
不過前次幾乎是純手工打造,目的是看看有沒電源廠跟機殼廠願意賣我東西.
而這次是電源買到了之外, 國內也有NCT廠願意承做了(只可惜加起來的價格好像還沒辦法批發)
想趁發前廣告招商前,確認01看的人多不多
並且衡量一下是不是該把1000套的準系統清一清
連住家都賣來償債也就罷了

xu.6 wrote:
我看了一下你之前的發...(恕刪)

bala@syr wrote:
You got th...(恕刪)
讓我想起一篇新聞
“那一年,我們看不起郭台銘”

不需要潑人冷水,多給予些實質性的建議
我是外行,實在提不出什麼有建設性的建議

樓主,想衝就衝吧! 別留遺憾...


老王要賣瓜,自然不免要自誇,這點請您多多見諒!
我的服務態度您不滿意,可以讓我慢慢改善嗎?
砸了這麼多的錢,真的不甘心請人來回收,開家小店的最壞打算,就請您高抬貴手吧
panasonic0121 wrote:


那麼無懈可擊
...(恕刪)

郝嵐伯 wrote:
讓我想起一篇新聞

...(恕刪)

真是感激,年紀大了不再有那種衝勁,不過刺刀是上了沒錯,
好一句人生不留遺憾,來吧01的朋友們,
一個五十好幾的人,膽敢不聽長輩的訓斥走到這裡
,沒有所謂的波不潑水的問題,了不起不回話就了,
真的不想留有遺憾,但也不想債留子孫
謝謝啦,人生不留遺憾這句話真好
所以打算以目前這樣的樣式,做量產!?

那只能說不建議啊...怎麼樣看都不覺得『有需求』
xu.6 wrote:
所以打算以目前這樣的...(恕刪)


不,是已經打了1000口的機箱,想用此做樣品找個專業的機箱廠給個價,然後報給電腦展上的外國買家,看看是不是有機會先免費的為機殼廠拉到生意再說,剩下的能賣就賣,反正再走下去錢錢會花個沒完沒了,
喔對了目前NCT的成本平均分別為2400(韓貨電源配GTX560TI跑分壓降約0.6)
和3300(陸製電源配GTX560TI跑分壓降約0.3)
比照國內廠商的零售價後,自己都覺得依此價進貨成本過高,還不敢報給可能的客戶

喔對了您提及的多了一個排線轉接卡就多了一個維修的風險,在還沒有人接受錢這倒是一個事實!
另外我有個債主,兩年多前特意買個1200的平躺機殼配I-3來數落我要抵5000元的機殼,結果放在桌上一個月後說,他只做文書在桌上還是筆電好,就把那台搬去當家庭劇院看電視了,還說我這種機子放在電視旁真的很突兀,結果那平躺的機殼在兩個月後就報銷了,結果報了兩台回去抵了一萬塊,留下一句話,當我的朋友真是不幸,誰知道那時她抱走的光是箱子3口兩萬五阿
不知道樓主對於 Apple 推出的 Mac mini 基本款定價 19400 的想法如何?

一個便當盒大小,滿足所有需求。

在 post-PC 時代,要跟大廠玩電腦專利... 我覺得自己開創一個全新的市場會比較好一點。

再來透過統計數字來預估電腦銷售量的,古今中外都知道行不通。即使以蘋果之姿,在初推 iPhone 也只敢大膽評估 1% 的市佔率,我想現在工業設計要跟蘋果拼的,應該目前還看不到。以蘋果品質極高、銷售管道如此綿密、後勤支援市場滿意度連年最高的公司,Jobs 都只敢跟大家預估 1% 的新產品 (iPhone) 市佔率,舊的一體成形概念 PC,在胃口被養大的市場裡,除非特別優秀,穩定度特高,工業設計特別出色,否則光靠內部一些整合的專利要讓消費者多掏錢來養一部這種機器,恐怕只有未開發國家才會買單。

如果想搶蘋果、惠普、戴爾、聯想、宏碁搶那幾個百分比之中的幾個百分比,還得面對銷售面的考量,技術支援,軟體作業系統,還有自製韌體的成本... 當然,創業一定是大力支持的,社會需要這種動力,而,如果能開創市場而不是去分食市場,這種創業會更加傑出...

電腦市場歷經大型主機的年代,進入個人電腦的年代也有三四十個年頭,逐漸走向手持式裝置的年代。而可惜的是這手持式裝置也已經大致底定,未來的市場就是產品週期一再縮小,樓主是否認真要打入這戰國時代,還是真的只是自己想玩玩呢?
Mario_Wu wrote:
不知道樓主對於 Ap...(恕刪)

有有
產品樣式跟定價都好漂亮,所以我扣除了那部分

若是蘋果的設計,跟產品策略,專利官司,我只能成新聞中做二手的解讀
說明一下我估的是商機
至於跟大廠玩的想法,再有錢也沒人敢吧
光是國內廠商,國家太多的輔助計畫,
因為需要有鑑價(國內似乎沒有這樣的公)跟風險(只有規模才會零風險)的評估,
這些鼓勵措施在他們的手裡用都用不完,
於是外國公司不做生產事業,就拿回來用這些非動不可的資源再創立幾家代工廠,
由於這是一種資本的輪迴,所以我們的產業走的路線就是代工再代工
也是因為如此我翻遍找遍了行貸
我連向銀行的貸款資格都沒有,(如果我還年輕至少還有利息較低的青年創樣貸款)

不過20年前,我就感覺得到,我的行業穩死了
而10幾年前客戶外移後就當地化,40好幾的我只能天天坐在家裡找眉目
於是您說PC產業的種種狀況,我也有同樣的看法
所以只好鋌而走險試一試 您說這像是玩票性質的嗎?
說實在我不清楚

非常感謝,有機會就請幫幫忙吧

喔對了您說道的宏碁,當時在美國的努力沒有回報,這我已經牢牢地記住了
所以在國外可以的話,我只打算賣這機種用的轉接排線卡
文章看完後
我實在不太懂這東西的專利在哪耶
不都是現成的東西組起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