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在自己組裝電腦的人,你們是怎麼開始的呢?

從Pentium 133開始自組電腦!
同時也幫忙別人組電腦!


Remix wrote:
自從不想仰人鼻息、看人臉色來整治自己的電腦後
就開始了自學之路~

對阿~不但看人臉色~電腦還要搬來搬來的~
乾脆自己慢慢研究
國中畢業的暑假開始的吧 當時同學間都流行去補習班 巨匠之類的 學電腦
好像沒學會就會跟不上時代一樣

不過我不喜歡去補習班
所以高一就跑到了電腦研究社去了
幸運的遇到了好的指導老師 不久以後就被他帶著 跑遍學校維修電腦了

過完了高中一年級 組裝,系統維護,區網架設,就幾乎都可以自己來了
有趣的是那時候自己還沒有屬於自己的電腦喔 不過卻有百來台的電腦可以玩

還好當時沒有去補習班 要不然現在應該也還是電腦白癡一個吧
時間:今年暑假

平常就有看電腦雜誌
舊電腦也陸續update了不少
可是自己組裝電腦還是頭一遭

光把後面IO檔板拆掉就搞了我快一個小時
小心翼翼有如拿爆裂物般

拿起那顆價值六張小朋友
腳跟蜈蚣一樣多
斷一根腳就一命嗚呼的3.0EG
從塑膠盒移到插槽上這短短的距離
就已經讓我心驚膽跳冷汗直流
還差點裝反
還好有做功課
知道CPU不可以來硬的(要溫柔的對待她~~~)
檢查一下
換個方向果然馬上就進去了

搞了老半天省了多少錢
答案是一毛也沒有
NOVA裝機免費
純粹體驗DIY的樂趣~~~
聊什麼,閒聊八卦都不閒聊了。
我是因為國三時因為
電腦硬碟不夠大
所以才開始跟鄰居學組裝電腦
再來學重灌電腦
那時要格式化跟分割硬碟真是有夠麻煩的
我記的那時我用的電腦是PII-300的
花了4萬多買....
後來也幫同學跟家人組了不少電腦
我的第一台電腦是撿朋友不要的零件,然後自己把剩下的電件買齊之後拼裝出來的

到現在大概七八年的時間了吧,中間花了多少時間在摸索軟硬體的問題我也記不清楚了

現在組裝與維修已經是我的工作之一了
幫客戶裝過的電腦.......沒算過,算了好像也沒多大的意義
當興趣變成工作的時候就懶得去算了

從一開始花錢買零件,到現在都撿堪用的零件回來用
目前家裡累積可用的電腦一共有八台桌上型二台NB

玩電腦不算很久,到是被電腦玩的時間比較久
從以前追求效能,到現在追求穩定
電腦對我來說,已經跟電視機一樣屬於是家電用品類了

前天才去參加某雜誌辦的比賽,拿了冠軍回來
回來的時候,老婆跟我說
『冠軍耶,這樣你算不算到了這個領域的頂點了啊』
我只有輕輕的告訴老婆說,妳想太多了:)

我是覺得,除非真的對電腦很有興趣,否則千萬別走上電腦維修這條路
這真的是一條不歸路,除非有濃厚的興趣當動力,否則真的是無法繼續下去

玩電腦玩到最後..........我好想當一個單純的USER就好
記得那時我開始幫電腦置產的時後,一顆Q850MB的硬碟要六千多塊,當時還只是用Pentium75,拿來架frontdoor,裝modem,那時還蠻屌的,硬碟湊一湊也有3G的空間,用來存放BBS的資料(大部份是圖檔跟遊戲壓縮檔,當時lha跟zip很流行),還記得我第一次購買硬碟時,還是跑到acer的專賣店請教裡面的工程師怎麼裝,他還很細心的告訴我,IDE的紅色線一定要接靠近電源接頭那端,而那大概是我第一次"組裝"的初體驗吧。那時我還是國三生吧,後來隨著時間的經過,也出了社會,組裝了不下百台的電腦(因為後來就當工程師了,都是386的戰斧害了我....),其實組裝電腦並不難,由其是現在零組件越做越簡單,而且說明書也講的很詳細,以前還要注意外頻、倍數跟電壓,現在幾乎是你零組件買回來,只要插的進去,都可以用了,唯一要注意的大概是IDE的裝置,在同一條排線新增第二個裝置時,需要做master及slave的jump調整。

呼...一路走來,終於現在很少組裝了.....
高職是學資處的,但是家裡也沒錢買電腦,
就這樣上了三年沒有電腦的資處,
第一次有自己的電腦是在退伍時女友給我的,
當時她快要畢業了,電腦也用不到了(她都拿來打作業)就給我了,
不過這台算是三手的了,是她姐夫給她,她再給我.......
記的沒錯應該是pentium 133吧........
不過一開始也只是拿來打電動吧,
玩的是金庸群俠傳......
後來又去上夜間部資管科,
白天的工作想要和學業有相關,就去找了家電腦公司上班,
其實沒什麼實力的我實在很白目,
不過我自己也是狂看相關的資料,
不管新的舊的都是有關就會拿來看,
去到客戶那邊遇到不會的東西也是很緊張,
不過還好都有驚無險,過了幾個月後網咖突然就流行起來,
好像綱咖超賺一樣每個人都在開,
當然也接到這種案子,小一點的網咖一二十台電腦,中上的就四五十台電腦,
至於大型的人家也看不上你來幫他作......
那一陣子組電腦是組的昏天暗地,前面大大說的測試也沒作那麼多了,第一台ok後面的就不測了,
就像在作家庭代工一樣,一個動作作四五十次,
拆主機板包裝....四五十次,拆RAM 包裝.....略過,
記得有一次為了裝那四十幾台還加班到深夜,就一個人放著音樂狂組,........

其實最辛苦的是拉網路線吧,
好像水電工一樣穿梭在天花版裡....
電腦不是高科技嗎?怎麼作的像苦工啊....
拉線後網咖頂多五六十條,加起來百來個接頭,
最狠的是一家工廠的生產線的網路線,一百多條線二百多個接頭,
我們三個人作接頭,平均是一人七十幾個,不過我比較資淺硬是作了一百多個........
真是作出心得了........


到現在換工作了,偶爾還是幫朋友組電腦,
至於自己對電腦效能的追逐也不再了,
只要還能用就好了,可能自己也累了吧 呵呵



我第一台電腦是給明日世界裝的
當時有看過旗*的PCDIY一書(土色的年代久遠)
直到去年的11月才打算升級,我之前那台用了5年了加上今年
我電腦組裝其中網路資源最重要,我都上網問到和問題兒童一樣
感覺最難問的就是主機板,因為英文代號最多
記得當時就厚臉皮的把全部代號的意義都問完了

當時買的是 AMD XP 2200 顯示卡也是 GF MX440 好像蠻多人用的
小強我才是經典...

就是由小五 (約11歲) 親手把NB 支解開始...

"咦? 這個放在那好呢? 放左面看來比較好... "

最後....

NB 掛了.

接著就什麼不懂 (懂對號入座!?) 替別人弄了一部P3 (約12歲) ...

"為什會有那麼多2個洞的??? 等一等! 我要看說明書! 你們別替我插入去阿!"

現在我想如果當天我用力把SD Ram 插在 DDR Ram 孔內, 那港幣 $5000 應怎樣...



P.S 現在成功造出2部 P4, 1 部 K6.2, 當然還有 1部 P3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