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主機自組 (公司用的) 跪求高手

看到 "懂 linux 的沒人在用 RAID 卡的啦" 這句話我笑了...

Google Server你要說他是特規嘛,沒錯;你要說他不是特規嘛,也對。因為它採用的是一般Intel x86的方案,比較不同的是主機板,為了供電效率與去除非必要介面,所以都是Google自行設計然後委由台灣板卡廠代工生產的;除了Google自家用,外面買不到一模一樣的主機板。這些資料,Google自己都有發布過!

要不要自組伺服器,說穿了比較的還是機會成本。大家會推薦品牌伺服器,就是認為機器是買來幫公司賺錢的,能越快上線,運作越穩定,出問題時能找人來罵(咦~),這才應該是公司追求的。

DIY伺服器,除非員工願意花自己下班時間購買零組件,然後再花自己下班的時間組裝好,OS與Software都裝好,上班搬到公司就立刻能上線使用(有這麼好的員工拜託推薦一下...);不然買東西,組裝,灌OS與軟體,再做簡單的測試,至少要花掉一整個工作天甚至於更久;萬一出問題時還是組裝者自己被罵(無誤)。

讓員工把這些時間拿來幫公司賺更多錢不是更好(減少自己出錯被幹噍的機會才是王道啊!),就為了省一點錢而不去創造出更多產值,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你以為幫公司裝伺服器可以讓主管看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好?那怎麼沒想過萬一日後組裝的機器出問題,主管會怎麼看你...)

好啦,確實有些中小企業會追求這種詭異的小利益...。(老闆或主管不帶腦,自己在公司待久了就跟著無腦也著實無言。)

當然,如果實習生真的沒啥事情要忙,上班能幫公司組個伺服器也不是壞事,畢竟也是一種學習經歷嘛,況且薪資又不多,裝個機器賺點小利囉!(無誤)
組軟raid給公司用不是不行,
建議還是要有傳統硬碟分開備份
1. 怕SSD掛 沒得救
2. 怕RAID自己掛
現在市售, linux或甚至windows NAS OS 都有定時備份功能了
寧願買低價套裝機,也不要自己組,會搞死人。
billese10 wrote:
你確定? 別把Linux 講的超強,硬碟掛了再強核心系統都沒用
然後你玩過Linux ? 你說的有玩過還是自己空穴來風的聽來的?
f大在網路資訊和server不懂別裝內行..(恕刪)


你連 fedora 是什麼都不知道,還和我說別不懂裝懂.......我也是醉了

我從486就在玩 Linux 了,各大發行版都玩過,除了那種 LFS 全部原始碼編譯的沒玩過以外。不敢說精通,因為不是持續專研,但肯定比你懂



這圖真的就上下左右一目了然

請問所謂的 RAID 卡在哪裡?
該不會要說主機板內建的吧....


SOFT-RAID 好處是在:相容性高、彈性大

相容性高:

硬體 RAID 有所謂的晶片相容性,就是:這片卡做出來的 RAID,換片卡也許就讀不到了。

而介面卡是會壞的。所以有些人會一次買 2張,一張備用。就是怕幾年後,那塊卡停產了買不到,換其它卡,又一堆問題。

這種情況在 RAID0、5 那類打散資料的儲存,尤其容易發生,換張卡,完全讀不到。

而 SOFT-RAID 沒有這種困擾,它是 OS 核心的軟體功能,所以硬碟換台電腦,只要作業系統一樣,必定相容。那怕是 10年後、20年後、30年後。


早期會有 RAID 卡這種東西,是因為那時 CPU 不夠快,如果讓 OS 負擔 RAID 功能,會佔用太多 CPU 資源,拖慢整體速度。

專業的 RAID 卡上,是有處理器的,MIPS 或 ARM 處理器。

沒處理器的卡,或主機板內建,是 Fake RAID 卡,需要裝驅動,由電腦的 CPU進行運算。其實和軟 RAID 沒兩樣,還不如用軟 RAID 更彈性,相容性更高。

後來,隨著 CPU性能愈來愈強,OS 負擔 RAID 運算,不過是九牛一毛,消耗的CPU資源幾乎可以無視。


彈性大:


組合任意變化,任意綁成 RAID

RAID 1、5、6 這種是最基本的

但其實還有 10、50、60、51、61.....等等,兩層的,兩組 RAID,再去組成一組 RAID。(LINUX SOFT-RAID)

且不限兩層,要幾層都可以。只是三層以上意義不大。

少有 RAID 卡支援這樣任意組。SOFT-RAID 卻可以。


甚至還能把 RamDisk+映像檔 綁成 RAID-1。讀速是 RAM 速度,寫入時同步寫入映像檔,就不必怕停電導致 RamDisk 資料消失。(Linux 下,windows 無此能力)

範例:
---------------------
# 在「硬碟」創 1GB 的映像檔,並掛載為虛擬碟 loop0

dd if=/dev/zero of=/home/1G.img bs=1M count=1024

losetup /dev/loop0 /home/1G.img

# 在 「/dev/shm」 創 1G的映像檔,並掛載為虛擬碟 loop1

dd if=/dev/zero of=/dev/shm/1G.img bs=1M count=1024

losetup /dev/loop1 /dev/shm/1G.img

# 新增 RAID-1 磁碟陣列 /dev/md0
# 以 loop0 (硬碟)為第一槽,loop1(RamDisk)為第二槽

mdadm --create --auto=yes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chunk=4 /dev/loop0 /dev/loop1

# 格式化 & 掛載成目錄
mkfs -t ext4 /dev/md0
mkdir /mnt/raid
mount -t ext4 /dev/md0 /mnt/raid
chmod 777 /mnt/raid
----------------------------

實做可行的,重開機後,RamDisk 資料消失,還能再創一個映像檔,再重建 RAID-1 回去,資料分毫無損。

RAID卡能這樣玩?

這就所謂:彈性


懂電腦的一定用 SOFT-RAID

一昧捧 RAID卡的,功力等級在哪,大約可以猜到

很多 NAS 機子,Linux/BSD 核心的,還真以為裡面有 RAID卡哩。其實根本沒有的,也是 SOFT-RAID。

原因是 SOFT-RAID,管理腳本程式容易寫(與 WEB 管理界面搭配)。硬體式的,要與驅動溝通,彈性低不說,腳本也難寫,或根本就無指令可用。
最近玩分散式
軟硬RAID都省了, node異常就換掉

VMWare的vSAN ready node還特別強調最好可bypass RAID,MS S2D也是
Ceph, Docker都有類似的觀念



community力量越來越強大
不管軟硬體的走向都是更開放

台灣只是不願意面對這現實罷了

talon.edi wrote:
鼎新的ERP倒是還沒看過有用組裝的Server,您也可以問一下鼎新他們也有賣自己ERP專用的Server,

我之前的公司就跟鼎新買一整組的ERP Workflow II包含軟硬體伺服器,

有保固有維修遇到問題也有人可以問,這樣資訊人員會輕鬆很多.



WORKFLOW 的不知道,

不過遇到一家客戶,
他用的是鼎新小套ERP(忘記名字了),三人使用的網路版本.

鼎新業務幫公司訂了似乎是ASUS SERVER,
8核心 XEON,16G還32G RAM,
SERVER 2008 + SQL SERVER 2008,
總價約十多萬台票.
server不是不能土砲,問題是要有那個屁股再去吃那個瀉藥,不然只是自找麻煩而已,像鵝就遇過有user很堅持自己土砲storage的,問題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把一坨看來很fancy的名詞兜起來,跑起來還是很流汗,底下比較菜的員工也不敢實話實說,那對該公司而言不知是好是壞啊.....
wangcm wrote:
server不是不...(恕刪)



規劃與實際狀況一定有落差

架構不能快速修正
下屬不敢反映問題
上司不能接受諫言
只是在背後抱怨
對現況毫無幫助


問題不在那些fancy名詞,在文化.
slash410 wrote:
只是在背後抱怨
對現況毫無幫助


問題不在那些fancy名詞,在文化.


鵝又不是該公司的員工,當然該吐槽就吐槽,有啥好客氣的,只是客戶端的leader一副千錯萬錯絕對不是他的錯的pose,他的部屬也不敢吭聲(據了解那個storage就是那位leader的"代表作"),那也只能隨他們去了....

slash410 wrote:
規劃與實際狀況一定...(恕刪)


說的對

有功是主管
有錯當然樓主扛

順著毛摸就對了

反正買了不能用
再買台套機就好了
都是公司的錢,沒差

主管高興

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