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休斯 wrote:
我覺得除了理論跟實際...(恕刪)

你不同槽是在同棵硬碟嗎?
這樣又讀又寫效率是要減半的....
有可能會比你接出來的還要慢
感覺這是一篇很有意義的討 論
其實依實際使用經驗

usb 1.0(1.1),理論傳輸率12mbps,換算下來大概1.5MB?s
但是實際使用時,得到的傳輸率卻只能在1~1.2mb左右
即使插上再快的usb裝置,還是沒辦法達到理論值1.5MB/S

usb 2.0,理論傳輸率480mbps,換算下來大概60MB/s
同一顆硬碟在IDE介面上可以輕鬆測到40~50MB/S
但是透過IDE轉USB得到的傳輸率卻只有15MB/S左右

USB 3.0,我相信折損會比前兩代還要兇
625MB/S實際使用能達到100MB/S我覺得就很吃香了

另外一點,純粹個人猜測
USB之所以無法達到理論的速度
我覺得和CPU的等級有很大的關係
各位可以試試使用USB傳輸檔案時,CPU使用率其實是很高的
至少和IDE或SATA比起來的話
stanyjhsu wrote:
USB 2.0 High Speed --> USB 3.0 High Speed, 很好混!

有買過白牌USB 2.0隨身碟的人也許有這種體驗!
明明是USB 2.0的隨身碟怎麼感覺很慢,去店家反應,對方卻說:是USB 2.0阿,跑Full Speed,他又沒有寫說他是High Speed阿!

hughkk wrote:
usb 2.0,理論傳輸率480mbps,換算下來大概60MB/s
同一顆硬碟在IDE介面上可以輕鬆測到40~50MB/S
但是透過IDE轉USB得到的傳輸率卻只有15MB/S左右


這是你買的轉接盒太爛了.
我在y拍買的, 一個不到100元的2.5吋ide轉usb2.0外接盒(盒子上有個VAIO的字樣),
實測速度都還有25MB/sec.

市面上一堆隨身碟寫入速度雖然很慢,
但是讀取超過20MB/SEC的也算很普遍.

antares1659 wrote:
明明是USB 2.0的隨身碟怎麼感覺很慢...(恕!刪)

那應該是FLASH本身也慢吧?!
偷降USB本身沒省多少錢,FLASH用料好不好就差多了.

不管USB速度怎麼演進,
希望主機板BIOS在抓USB儲存設備時,別再用1.1的規格去跑了,
裝個系統等老半天,
修復還原也是,
不知近期出的新電腦有沒有改善?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USB 3.0的規格!!
其中裡面有將原本的芯線,換成1對光纖線...超級COOL
forvaio wrote:
Firewirer接...(恕刪)


網路上搜尋一下1394頡取會掉格的情況很多,有些要系統重灌,大部份原因不明,
我已前的老PC偶爾掉格,新的core 2 duo E8200 則是每次掉格.
不論是軟體或硬體或DV問題,至少證明這項技術整合難度高,妥善率相容性問題大,
USB剛開始幾年也是有這類問題,但畢竟普及性高,bug解決快提高了可靠性.
ytldylan wrote:
2.0的電壓最高值為5.25v....3.0的最高電壓值為5.75v(有錯誤請指正)



Please read

1. Chapter 11.4.5 of "USB 3 0 (11132008)-final.pdf"
2. Chapter 7.3.2 of "usb_20.pdf"







SATA2 是很快的

USB v2 or v3 max 是指最高傳輸率 / 會被其它因素影響
firewire 的就不一樣是全速
不好意思 親屁股不是我的專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