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次感謝 biotsai 網友的割愛, 接收了 IBM USB 鍵盤, 先簡單介紹一下規格:
1. USB 鍵盤
2. 配有 IBM 小紅點(TrackPoint)和觸控板(整組稱為 UltraNav)
3. 另外附有兩個 USB Port (12Mbps)
首先從硬體開始介紹, 承襲了 IBM 鍵盤一貫的配置, 沒有 Windows 和"內容"鍵, 而英文區的鍵距是 19mm (和桌上型電腦常見的大小相同), 而將一般鍵盤的上下左右, Ins, Del, Home, End, PgUp, PgDn, 分別移到鍵盤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所以從桌上型電腦的鍵盤要換成這款鍵盤(包括 IBM 其他筆記型電腦), 輸入方面, 除了 Windows 快速鍵和數字區輸入外, 一般文書輸入等方面可以很快的上手, 按鍵時, 聲音比 X31(註)的鍵盤大, 感覺"硬度"也比 X31 的鍵盤大, 配置如下:
(biotsai 網友拍的)
(IBM 原廠聯結)
而繼上次 BTC 鍵盤的"搖桿"無法在 Linux 下使用的遺憾, 這次特別先試驗 Linux 下的功能, 使用 Knoppix Linux bv1al 2004/10/18 版開機後, 只要在主機板 BIOS 開啟 USB Keyboard 的支援, 就可以在 Linux 下抓到這組鍵盤, 而且 UltraNav 的部份, 也可以當成標準的兩鍵式滑鼠(第三鍵在 Linux 下無法驅動, 是 TrackPoint 原始設計的不相容), 表示在 Linux 下, 也都可以正常使用.
當然還是要在 Windows 下驅動看看, 在 Windows 下的反應和 Linux 下差不多, 都可以抓到鍵盤和 UltraNav , 而 TrackPoint 的中間鍵仍然無法使用(即使是在 X31 上), 在完整包裝盒內有驅動程式, 安裝之後, 就多了中間健的設定和音量控制鍵的功能, 這部份和市售鍵盤大同小異, 就不另行介紹.
整體而言, 這款鍵盤是個不錯的鍵盤, 對於一般工作時, 移動游標不必將手離開鍵盤, 又有兩個 USB Port 可以提供低速和低耗電量的設備(例如隨身碟)使用, 鍵盤背面也有空間可以收線, 方便性還不錯; 但是也有缺點, 首先就是價位, 定價在三千圓上下, 個人覺得稍貴了些; 如果對於 IBM 鍵盤配置已經習慣的人, 換一般市售鍵盤也可以很快的重新習慣 ;p ; 只有對於 TrackPoint 大量依賴的人, 或者為了省空間的考量下, 值得考慮看看.
註:
X31: IBM 筆記型電腦的一款.
TrackPoint: IBM 的游標指向裝置, 俗稱"小紅點".
UltraNav: 由 TrackPoint 加上 觸控板 而成.
 
                                             
                                             
                                 
                                             
                                             
                                             ), 這時候只有兩手腕都放在鍵盤上比較能增加重量而不太會移動.
), 這時候只有兩手腕都放在鍵盤上比較能增加重量而不太會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