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各位請為我將來的配備提一些建議。

跑了5年的品牌電腦壽命終於要到了,而在這電腦服役的期間,我認識了「電騾」這好東西。
因此目前的品牌電腦不適合咱的需求了(硬碟320GB不夠用啦!),也就是說得自組了。
請教一些人並試著實際操作(就是拿沒通電的主機拆拆裝裝),發現只要時間足,要玩自組也不難。
所以決定傾洩八年來偷藏的「私人錢」(從7歲起我就懂得藏起自己的壓歲錢和「省吃檢用」偷存錢了),敗吧

因此試著爬文,列了些自己的配備:
CPU: AMD Athlon X2 4200+
主機板:ASUS M2N-E
電源:保銳 自由500W

聽說保銳的自由系列開機會有「啪」聲,所以也有考慮CORSAIR的520W模組電源CMPSU-520HX或海韻的500W模組電源。(當然這兩種都比保銳貴)
不知道那種「啪」聲響不響......

RAM:預計裝4GB(2×2GB)的800雙通道,不過廠牌沒決定好
品質比較好的創見本家比較貴些,因此想知道其他家的聲譽(如G.Skill、Micsys、PK Memory等)
不過UMax、博蒂和金士頓等品牌都沒看到有雙通道,是因為雙通道比較像遊戲玩家用的?

顯示卡:精星 HD3650 GC-RX365P2-E3
因為自己看影片多於遊戲,所以才選ATI。不過這會不會和M2N-E這塊用Nvidia晶片組的主機板有支援問題?
硬碟:預計要一顆250GB分割當系統碟與文件、程式碟,一顆750GB當影片用碟。
不知道用WD還是Seagate好,不過爬了文我覺得250GB要選Seagate,750GB要選WD。
或是有其他更好的組合......?
另外本來只想選500GB的,我是看到750GB價格開始親民才選的。

機殼:CoolerMaster CM-590
喜歡免工具的,聽說CoolerMaster CM-590不錯。CM-690對我來說太高了。
而Aopen G528好像不常看到的樣子。


而機殼應該需要若干系統風扇(至少前後各一個,側面或許也可以裝一個),各位有沒有正在使用,覺得不錯的12cm風扇呢?
另外自己不需要超頻,代表CPU盒裝附的風扇足夠使用了吧?4200+如不超頻溫度好像不怎麼高。


還有個問題,如果是去光華,是不是要多跑幾家才能找齊這些?
還是有都可能有這些組件的店家?
文章關鍵字
個人不才建議,所有零件密集在一家店內買,第一次先不要殺價,有熟人引導最好,通常可以凹到免費裝機之類的。讓店家和彼此間都有好印象,這樣以後要買套交情比較有機會得到更多的優惠。很多人會反駁說我這樣的客戶是傻子,但是幾次下來我認為比起浪費時間體力跑來跑去的人來說,這樣就很夠了。基本上你上網來尋求協助,通常到後來會聽見一堆沒用的訊息。

諸如該換E1200之類的。其實我覺得您配得自己覺得夠用就好,我不是標準的C/P派。這樣講的沒錯吧?

又,我的學校旁邊就是光華,如果你真的有需求,可以PM連絡。但是時間稍微要顧慮一下,我是個學生。




順帶一提,機殼其實反而是你到現場去選會比較好!有時候看機殼,光是看開箱文是會有一點點真實感的落差的。自己要決定機殼,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店家直接找來比較最棒。
AstrayAA wrote:
個人不才建議,所有零...(恕刪)


噢...總之就是別太拘泥價格就是了
至於實用性嗎...我確定我列的配備是對自己合用的
陋室 wrote:
因為自己看影片多於遊戲...(恕刪)

既然如此~
G.F的新文2008年DIY電腦播放機,Full HD HTPC 最佳選擇!就是您的最佳選擇了
不玩遊戲的話這個組合實在是一整個讚
把錢省下來買硬碟吧

陋室 wrote:
預計要一顆250GB分割當系統碟與文件、程式碟,一顆750GB當影片用碟...(恕刪)

好特別的組合
建議您把所有規格的硬碟列出($/GB),沒意外的話500G的規格應該是每GB單價最便宜的
然後把錢全部砸下去,錢夠買幾台就買幾台這樣
(還記得沒多久前我買硬碟的時候也這樣換算過,當時同廠牌1顆1TB的硬碟價格=3顆500G的硬碟價格真是夠了搞不懂怎麼有人會買相對貴又相對容易出事的硬碟
無關流行 wrote:


遊戲還是會玩一點吧
電腦放客廳配液晶電視用?不太可能
好的無線鍵鼠價值不斐啊
所以暫不考慮HTPC

咱當然也知道500GB的C/P值最高呀,不過750GB最近降很猛。
兩顆硬碟的分割區不好合併,所以咱才用250GB配750GB
其實覺得咱最神奇的地方是——想讓Seagate和WD共存一「殼」...
我的意思不是拿去客廳當播放器(雖然G.F的標題是HTPC)
我只是認為這台當桌機也是很棒的選擇
(不玩硬的遊戲的話啦,畢竟…扯到遊戲就沒完沒了
要玩遊戲的話等內建真的不夠應付了再買張中階卡也為時未晚

至於您打算買250G的硬碟說實話乍聽之下很奇怪
不過~仔細一想~
250G的硬碟或許已經是成熟到快發爛的產品
但正因為是完全成熟的產品規格,可能會相對耐用也相對穩定?
這樣說起來~250G的硬碟當作業系統碟似乎還頗有道理?
還是您有其他的理由?(真的頗好奇)
無關流行 wrote:
我的意思不是拿去客廳...(恕刪)


咱已經說過了麼,兩顆硬碟的分割區不好合併。
用兩顆500GB,會出現兩顆大小不同的影片、專輯用碟。
所以我才打算用250GB配750GB。

因為系統、程式、文件比起大量影片、音樂專輯來說簡直是小意思。
250GB應付比較肥的程式很足夠了,而我預計在250GB那兒分個20~30GB拿來做Vista系統的專用分割。
當然不分也沒關係,定期重組就不會跑得太慢
奇怪的自推進行中...

無關流行 wrote:
(還記得沒多久前我買硬碟的時候也這樣換算過,當時同廠牌1顆1TB的硬碟價格=3顆500G的硬碟價格orz真是夠了好冷搞不懂怎麼有人會買相對貴又相對容易出事的硬碟囧)


因為看起來...很爽快吧?

當然現在750GB已經開始降了,難保不久後不會輪到1TB。

陋室 wrote:
跑了5年的品牌電腦壽...(恕刪)


關於您提到的記憶體部分
創見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G.SKill是國外的牌子~算中高價位~應該也算以超頻為主的記憶體~品質應該不差~
Micsys似乎是台灣的牌子~而且好像這幾個月才冒出來了~還沒有太多人知道所以品質就不予置評
PK memory好像也是國外的牌子~賣了一陣子~價錢便宜是最大的優勢~品質也不錯(至少我買過拿到都是原廠顆粒的)

現在記憶體的技術很成熟啦要不然前年1G/667還賣到3千多塊
現在只賣幾百塊~要不是能有一定的技術大量生產~薄利多銷
現在那些廠商恐怕倒光了吧~

不過最主要還是看以下這兩點
要看你的預算跟使用習慣(是否需要超頻!?)
要不然便宜的穩穩用就好啦
現在電腦淘汰的速度真的很快
而且容量低的也會慢慢淘汰~就算當初買到多好~時間到了
你要升級~還是等於要資源回收~除非去當伺服器用
所以良心建議還是省點花吧~

附帶一提~最近DRAM顆粒漲很兇~真的要買要快
不然又要多失血了喔!!
繼續浮起...
還是有問題...
NVIDIA的北橋真的吃得下ATI的顯示卡麼?

還是直接敗那S2H的micro合板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