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因為家裡都是ATX或E-ATX的大型主機,效能雖強,但頗吵且笨重。
最近迷上了Minecraft,這類沙盒遊戲,很吃單核效能,
不像3A大作,每個畫面可以控制場景複雜度和NPC數量,
可以瘋狂堆砌場景物件、狂生NPC數量的沙盒遊戲,再猛的CPU也會爆,
隨著城市規模增大,我的老2950X漸顯疲態。

理論上,我必須選擇目前單核最強的13900K來試試,
組一台遊戲專用機。
===========
硬體清單:
CPU:13900K
cooler:貓頭鷹 NH-C14S
MB:asrock h670m-itx/ax
RAM:金士頓 DDR4 3600 32G x 2
VGA:3060Ti
CASE:酷媽 NR200
===========

這次裝機要求有三:小、單核強、靜
所以機殼選目前散熱/顏質/價格最優的酷媽 NR200
希望cooler能兼具主機板MOS散熱,所以選貓頭鷹 NH-C14S下吹式散熱器(我討厭水冷)
不超頻跑預設就好,主機板選便宜的asrock h670m-itx/ax
順便把RAM裝到64G,將來跑伺服器,容量比速度重要。

傳說中用360水冷也撞100度溫度牆的13900K,
不用水冷、不用雙塔,竟然用下吹式散熱器,瘋了嗎?

原價屋店員在電話彼端訽問:『這顆CPU很熱,你選的機殼和散熱器可能壓不住哦?』
我:『沒關係,我打電動用而己,過熱降頻也沒關係。』
店員再次確認:『降頻也沒關係厚?』
我:『沒關係,我會自己處理。』

過了一個禮拜,拿到機器跟我想像的不一樣QQ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原本預定上方2顆12公分排氣,側邊2顆14公分進氣,底部2顆12公分進氣的計畫,
被我選的NH-C14S散熱器完全破壞,太巨大。
以致上方只能"綁"1顆12公分風扇,因為被散熱器檔住孔位,只能非常規安裝。
側方連2顆12公分都上不了,只好從倉庫找一顆14公分裝上
還好底部如願裝了2顆12公分風扇上去,
但是以後可能還是要換成1.5公分的薄扇,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從頂部可以看見,14公分貓扇下吹主機板,幫供電模組降溫,
固定在機殼上的Thermalright 14公分風扇從外部吸取新鮮空氣,供CPU區使用
形成一個最短路徑的獨立風道。
廢熱則由上方的12公分貓扇和機殼附的9公分扇排出。

最後,可以看到CPU散熱器模組相當緊湊,約只剩2mm的空隙,
以及掛不上去,只能用綁的貓扇.... Orz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想說玩麥塊,吃CPU不吃顯卡,隨便買張3060Ti丏板應該就夠用,
沒想到顯卡是這單最大的敗筆.....這點最後再說。

從照片能看到,底部裝25mm風扇會佔到第三槽PCI-E,
所以要裝3槽卡,要選15mm薄扇。
若要裝3.5槽卡,15mm薄扇就要掛在機殼底部外面了.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換個角度看上半部,真的己經塞滿滿的,集成度很高。
還好我帶回家自己改裝,沒有在原價屋給店員弄,
會造成人家很多麻煩吧.....
(今天取件經驗良好,速度快,說話客氣,還提醒我要買風扇分接線...不然我回到家發現接頭不夠會發瘋..)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右下12公分黑扇吸氣,提供PSU新鮮冷空氣後,再由右上12公分貓扇排出,
也算是一個善用煙囪效應的獨立風道。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進氣扇裝在殼架上會稍微偏離散熱鰭片,但可以往下幫M.2灌一點點冷風,
與顯卡廢氣混合後,由下面的貓扇往右側板帶走。
主機板的散熱還是很重要的...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最後來到最重要的實際效能與散熱驗證環節;哦,還有噪音感受。

1.噪音:2顆14公分+3顆12公分+1顆9公分,我要貼著機殼才聽得到聲音,離10公分以上完全聽不見,
只剩冷氣的聲音....
2.效能:玩麥塊時,約4個執行緒跑50%,顯卡99%,不開光影120fps,開光影60fps,算及格。
3.溫度:玩麥塊時,CPU溫度45~60,顯卡溫度76,也還可以。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4.頻率:玩麥塊時,全程全核5488Mhz,有二個核心能上5787,沒有降頻的情況,
其至還有二核心能上標稱的5.8Ghz,比預期表現得更好。
5.功耗:由於是遊戲專用機,CPU負載低,在四核心跑50%,八核平均25%使用率來說
開光影時,CPU約40W,GPU則滿載200W
關光影時,CPU約80W,GPU則掉到40W左右,負載跑回CPU身上。

整機功耗大概不會超過400W吧.....

13900K + ITX小機殼 (NR-200) + 下吹式散熱器 (NH-C14S)關小核的純遊戲機
這是玩麥塊,開光影時的CPU/GPU使用率,
CPU有四個執行緒佔約50% ,而GPU竟然跑滿98%。
可以發現瓶頸在GPU...... 我錯了,我不該小看麥塊開光影需要的顯卡效能。

錯估顯卡效能是一錯,
買雙風扇丏板3060Ti是錯中錯.....

因為雖然整個系統很安靜,但只要我麥塊開光影,GPU滿載時,
那該死的丏板雙風扇就用2900轉發出尖銳的噪音.....
安靜玩遊戲這點算是破功了....失敗。

早知道買三風扇或是直上3080Ti.......

===========================
最後,這次的實驗初步知道:
純遊戲機用途的13900K,關小核後環形總線頻率會提升,提高記憶體效能。
還能用風冷壓制並裝在散熱良好的ITX機殼裡使用。

有空再來測Cyberpunk2077,這是款能吃滿8核心16執行緒的遊戲,
不曉得這套系統能發揮到什麼程度?
真的! 整個一拜的部分就顯卡後面空間沒利用到, 真的是建議直上3080TI或3060TI三風~
恍似
真的...手摸顯卡散熱器會燙手,CPU散熱器還是涼的...顯卡200瓦發熱真的不是雙風扇小散熱器壓得住...除非用3000轉高噪音換....超後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