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zfree iPad調整式立架是代理商從美國引進的商品,強調可以不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使用。一般而言,在靜態下使用iPad的時候,如果不透過雙手握持iPad的話,通常就是利用保護套的支架放在桌面上。但如果要躺下來瀏覽iPad的話,大概5分鐘後手腕就開始疲累了,畢竟iPad不像漫畫或是雜誌這麼輕...而這款Standzfree iPad調整式立架,我覺得就是為了懶人設計,組裝完成後可以將其折成各種角度,讓iPad配合你的習慣,雙手也就可以不用這麼辛苦了,還可以一邊吃零食...



------------------
(先離題一下分享我對於保護套的使用習慣)
這三個月以來,我在有空閒時經常去逛幾間有名的蘋果經銷店,也會在網路上尋找相關的配件,最常買的就是保護殼、保護套,因為最實用又能讓外型百看不膩。在介紹Standzfree iPad調整式立架前,先來分享一下目前我對保護殼/套的心得好了。
市面上保護套的樣式還蠻多的,比較常見的就是硬殼、掀蓋式皮套,尤其是類似Smart Cover的側掀保護套,不用設計複雜的機構,就可以讓iPad站立起來,所以很受到歡迎。除了顏色千變萬化外,款式設計也是很豐富,有書本式、掀蓋式、信封式、手提式,甚至還有特殊的支架設計,讓iPad透過不同的角度站立起來。
我對於保護套是很挑剔的,我用的第一款保護套是當初在德誼買時,加購的Optima硬殼皮套,其實很耐用,但是太厚重了攜帶不方便,後來就被我收起來打入冷宮。接著陸續也買了幾款保護套,發現都不是很合乎我的需求,甚至還有一兩個是用沒幾次就刮壞了,也發現保護套的品質差異真的是很大...後來我終於瞭解自己想要的保護套,有幾個需求:輕薄、不要是素面基本色系、螢幕邊框不要包覆到、站立起來的角度比較高。
根據以上這四個需求,最後讓我找到了這款書本式的Puro牌保護套,外層是透氣的皮質,紅白雙色搭配也比較不單調,而且中間的燙金Logo質感也不錯,我當初在店裡面看到的時候第一眼就喜歡上。另外還有灰色、深藍色、淺藍色,但我還是最愛搶眼的紅色。

底部的充電傳輸孔,頂部的耳機孔與開關機鍵,側面的音量與靜音切換鍵,背面的相機當然都有預留,我覺得皮套的縫製做工也不錯。

背面的部份有支架的設計,可以把正面給反折過來,套在皮質製的卡榫裡面。

就像這樣子,把正面的皮套反折過來,變成支架固定之後,就能用比較高的角度來瀏覽iPad了。而內層是水滴設計的絨布材質,也支援休眠待機與喚醒省電的功能,跟Smart Cover一樣。

尤其是中午在辦公室吃便當時要看影片的話,我覺得高角度是比較適合的,又不會太佔空間。

除了背面的支架之外,其實也可以直接把封面翻到後面收起來,用比較低的角度來瀏覽,這款保護套主要有這兩種站立使用方式。

從側面看一下,因為沒有支架,這樣的使用方式輕輕一推還是會倒下來。

出門在外,若是在沒有桌面的地方時,就還是以手持使用居多。

購買iPad以後,我開始改變消費習慣,付費下載電子書與電子雜誌,而且有時候電子版價格還比較便宜。透過視網膜螢幕來瀏覽螢幕,字體相當清晰,有時候坐在家裡的沙發上看電子雜誌,不知不覺就躺下去,雖然好像很愜意,但是手腕過一陣子就痠了啊。

這張圖是真實的使用場景,用手機拍的所以畫質較不清晰。我很常跟美國的好朋友用Facetime聊天,視訊品質穩定又不用付費,雖然前鏡頭只有30萬畫素,但是實際視訊通話的時候,畫質比想像中好很多。在進行Facetime的時候,這款保護套剛好可以直立支撐,聊天起來也很方便。

------------------
接下來就是試用本次的主角~Standzfree iPad調整式立架,這款立架支援所有的iPad,我用New iPad是OK的,測試朋友的iPad2也可以,第一代我就沒有試過。支架能靈活運用主要來自於兩個設計,第一個是可彎折式的腳架,配合在各種場合環境使用;第二是可360度旋轉的固定器,搭配當時眼睛的視角來調整到最適合的角度。
組裝完成後像這樣子,高度為91.44cm,V型底座為55.8 x 25.4cm,重量是3.52公斤。中央支架是用鋼還有耐久性的ABS塑料製造的,將其彎折到各種角度時,需要花一點力氣,不是太容易就可以折下去。而V型底座設計上比較長的原因,就是為了在沙發或是床邊使用時,可以固定在家具底下,這樣一來不小心碰撞到的話也不會整個翻倒。

也可以調整背面的旋轉鈕,讓iPad要橫式或是直式瀏覽都可以。

Standzfree調整式立架的組裝方式很簡單,接著我就一步一步來告訴大家,我借來時自己安裝的過程囉。

盒裝上面都是寫英文

組裝前的零件們

在安裝的時候我是看這張說明書來組裝的,後來才發現台灣代理商有架官網,裡面也有中文版的安裝方式,盒裝裡面就只有英文說明。

第一步,把Y型面板跟中央支架分別取出來,支架上方有一個卡榫,是可以扣住固定Y型面板的。

第二步,Y型面板跟中央支架裝好後,接著支架的另外一頭要裝上V型底座。

取出螺絲(盒裝內只有一個)從V型底座的下方,將其鎖緊。

內附一個迷你的扳手,可以用來鎖螺絲。

螺絲鎖完後就像這樣子,中央支架就站立起來了。

第三步,檢查安裝Y型面板後方的固定器,是否有鎖緊。轉鬆後是用來調整角度的,確認後就鎖緊。

另外,這個固定器也可以拆下來。

第四步,把iPad身上所有的保護殼/套都脫掉,才可以將iPad固定在Y型的面板上。固定上去時兩邊都可以安裝,說明書上沒有特別標明,我試過有Home鍵的那頭,固定在哪一邊都可以。不過,在安裝的時候要小心,因為算是蠻密合的設計,我有好幾次不小心都把原來的螢幕保護貼弄到翹起來。

安裝完成後就像這樣子,算是大功告成囉~

------------------
平常我在小惡魔總部的時候,是像這樣中間擺置螢幕,然後把iPad用支架立起來放在左邊,右邊就擺滿要測試的手機還有其它產品。其實空間已經不大了,但是又希望可以把iPad放在身邊,所以立起來是比較好的擺置方式。

試試看將iPad安裝到Standzfree立架,搬到旁邊會是怎樣的感覺?!的確桌面上的空間是有變大了,但是因為立架的底座也很大的關係,所以會影響到隔壁同事的活動空間(鄰居小惡魔情報員會抗議


接著我測試用立架來進行Facetime,就可以在辦公室或是家中任何一個角落使用視訊通話。以我的經驗,Facetime好幾次都是講超過兩三小時,有時進行到一半就去洗手間,或是接電話,也捨不得關掉Facetime。(反正不用錢


固定在立架上玩遊戲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小心切勿太激烈了,而把立架整個推倒。使用前先檢查立架V型底座,是否有固定在沙發或床底下,會比較保險。

就像這樣,把V型底座放到沙發、桌子或床底下固定住的話,使用立架時比較不會輕輕一推就倒了。事實上它的中央支架還蠻硬的,也不會輕輕推一下就彎曲成其它的角度了。

不用的時候,V型底座可以靠牆角收納,比較不會佔用空間。

最後這段,是模擬小惡魔們在家瀏覽01網站的情節,純屬虛構啊,不要來打我

------------------
今天來看看01有麼好敗家的新玩意,咦~是新款的Panasonic G5相機耶,準備好零食邊吃邊看,用左手吃零食、右手來滑螢幕,iPad才不會弄髒。

一個一個吃不過癮,乾脆用倒的好了,熊麻吉Ted也是這樣吃的


就算是正在倒零食當中,眼睛也不忘盯著螢幕,坐在沙發上悠閒觀賞今天又有哪些精采的筆戰,喔~沒啦是討論串...




看到累了索性躺下來,因為剛才立架的角度太高了,所以把角度壓低一點。

因為過太爽,舒服到眼睛都瞇起來了。

來一張空拍圖,後面還有好幾包零食,相機版看完還要看蘋果版、閒聊版與汽車版,不用擔心嘴巴會停下來。

最近因為天氣太熱了,沙發上如果不夠透氣的話,直接躺到家裡冰涼的地板上吧,用仰角來瀏覽iPad。

躺在地上不用雙手握持來瀏覽iPad,手腕就不用怕痠痛了。

如果不小心睡著的話,有可能會把立架踢倒壓到自己,嚴重的話iPad螢幕會整個破掉,所以還是不要這樣做比較好


------------------
最後總結一下Standzfree iPad調整式立架的使用心得:
優點
◇組裝方便,不需要其它額外的輔助工具,就可以輕鬆完成。
◇V型底座可以固定在床鋪、沙發、桌子底下,避免一碰到就跌倒。
◇Y型面板背後的固定器可以360度旋轉,讓螢幕呈現不同的角度。搭配中央支架,扭為當下最適合瀏覽的方式。
◇收納時,V型底座可以靠在牆角,較不佔用室內的空間。
缺點
◇體積較大而且偏重,不太適合在各個空間搬來搬去,尤其是上下樓層的移動。
◇Y型面板的固定處,因為跟iPad機身較密合的關係,容易弄壞螢幕保護貼。
◇安裝的時候,不能包含原來的保護套一起裝,有習慣使用保護套的人會覺得很麻煩,畢竟原來設計是給iPad裸機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