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驕傲當然是拍馬屁啦
之前看過數位時代雜誌介紹
I POD除了內部快閃記憶體外
其他零件都是台灣廠商代工
最後交給英業達大陸廠組裝
不過也滿稱讚那些廠商的眼光
知道去代工I POD而不是SONY的新款MP3
這樣出貨多也賺的比較多

其實台灣廠商搞代工也是一種無奈
因為不論是政府或廠商所投資的研發經費不足
人家荷蘭是小國
但是大學每年開1000多門課給外籍生修
政府及學術機構可以從之中瞭解外國的需求
它們小但是有菲利普 MILLER啤酒及穀牌石油

美國大學每年也提供上百億元獎學金給外籍生
多數外籍生畢業後會選擇留下為美國政府及公司工作
反觀台灣的高等教育
此外台灣的外交能見度非常低
政府沒有辦法利用政治力量對邦交國推銷廠商產品
(我們的邦交國多數只買的起農產品及輕兵器)
這方面美國及大陸最利害
所以台灣廠商只能跟隨歐美廠商的腳步
搞大量代工
用外國廠商名稱比較好賣(HTC的策略)

至於代工品質比較好
之前聽華寶經理說
因為雙方有簽約
如果產品有瑕疵被消費者退貨
代工廠商要賠通路商及下單廠商錢
所以台灣廠商不敢馬虎
看看OKWAP在台灣產品的品質
如果拿到歐洲賣
會賠光獲利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謝謝各位的回文,看來要買些英業達的股票了...iPod在美國這可是狂賣到不行.

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279591

因為前陣子在網上看到這則報導,心中覺得很感慨,明明有實力卻無法真正把自有品牌打入國際市場...
(老實說,產品固然重要行銷策略也很重要,台灣廠商多不願砸錢在國外做行銷,每次看到宏諅的NB被擺在店角落時,總是有點辛酸...)
不過話說回來,以另一角度來看,買蘋果等於幫台灣賺點外匯吧!(可惜情勢所趨,錢要分對岸賺)

p.s.哎!事實上很多pc產品也是啦!


格羅斯的舊金山小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yalangross
代工只是出力、不用腦嗎?不盡然...

看看現在的股王宏達電,也是幫國際大電信公司代工手機...
但他們可是從設計開始就自己來,手機prototype完成後,送樣給電信公司。
電信公司再決定要不要下訂單給該款手機的。

像這類品牌客戶開規格、台灣公司從設計開始(也就是ODM)到完成製造、出貨、甚至通路...
要用到的腦子,也不會輸給那些品牌公司。

有人說,台灣只會代工、不會品牌。我想,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就像樓上大大所言,台灣沒有外交能見度,國際知名度打不開...
當然會影響到產品品牌的推廣!
不過我們這幾年還是看到了BenQ、Acer、ASUS的努力!

只能說,未來的十年,台灣將仍以代工為主、品牌為輔。
有人說,中國市場是台灣品牌業者的希望...
唉!別傻了!看看那一堆倒掉的中國本土手機廠...
中國人民連中國品牌的手機都不想用了,還會來用台灣的?!
大霸呢?還活著嗎?BenQ,掙扎中!OKWAP,不看好...



yalanGross wrote:
因為前陣子在網上看到這則報導,心中覺得很感慨,明明有實力卻無法真正把自有品牌打入國際市場...
(老實說,產品固然重要行銷策略也很重要,台灣廠商多不願砸錢在國外做行銷,每次看到宏諅的NB被擺在店角落時,總是有點辛酸...)


您應該是指美國吧...

在歐洲的情況並不是這樣, 已經拿了好幾個國家市佔率的NO.1
代工只是出力、不用腦嗎?不盡然...


我想.....本篇討論的應該是 OEM,而不是 ODM。
面對蘋果~以您的舉例,這種情況並不存在。

只是單純的針對蘋果與台灣的關係做討論,並不表示這就抹煞了其他擁有品牌經營與設計能力的公司,在這多年來的努力成果~。
不好意思...看您的文章實在說的太果決...
oem就不用動腦?那台灣這些代工廠早就死光光(被大陸和韓國打死)
幫這些大廠代工,可以順便提昇自己廠內的品質要求和人員素質(講好聽一點就是學習代工經驗,改進客戶的產品,運用在下個客戶或產品上)
不用白走產品設計的冤枉路(機構出錯,設變,re-layout...等等等等一堆問題)
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將產品量產.

如果大家沒動腦...那您要不要看看英業達讓不讓您這個有動腦的做大位?
不好意思...看您的文章實在說的太果決...
oem就不用動腦?那台灣這些代工廠早就死光光(被大陸和韓國打死)
幫這些大廠代工,可以順便提昇自己廠內的品質要求和人員素質(講好聽一點就是學習代工經驗,改進客戶的產品,運用在下個客戶或產品上)
不用白走產品設計的冤枉路(機構出錯,設變,re-layout...等等等等一堆問題)
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將產品量產.

如果大家沒動腦...那您要不要看看英業達讓不讓您這個有動腦的做大位?


如果您所謂的動腦,就是東抄抄西抄抄,或是想盡辦法進入某企業如何如何........
很顯然的~我們在討論的是兩件事......。

如果一個產業整天想這個......
這種腦,說真的......有動跟沒動一樣~
對於品牌價值提升,沒多大幫助。
怪怪...

一口氣就打死台灣很多默默耕耘的廠牌,真是的..

ACER 在歐洲可是 NO. 1!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很多國際大牌或是國產廠商都還只用 Intel 晶片組做NB的時候,ACER很大膽的用上AMD。 這還是 INTEL 台灣區某高層私下跟阿西摩聊天的時後 一直稱讚 ACER的努力跟骨氣。

怎麼一下就要說台灣沒希望!

台灣還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努力的,不要只用在台灣看到的東西來說全世界!

更不要提到GARMIN! 台灣的公司,現在可是GPS業界龍頭! BENQ 在歐洲也慢慢的打出了自己的天下。

或許大多數的廠商都還在迷迷糊糊的打混仗中,但是卻是有少數人在努力的!


日本現在很多大廠當年也是幫國外當時的大公司代工之後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代工,只是一個階段而已,台灣只不過剛好現在在這個階段罷了。不代表永遠會是如此!

yameme wrote:


如果您所謂的動腦,就是東抄抄西抄抄,或是想盡辦法進入某企業如何如何........
很顯然的~我們在討論的是兩件事......。

如果一個產業整天想這個......
這種腦,說真的......有動跟沒動一樣~
對於品牌價值提升,沒多大幫助。


呵呵...我非常確定您不是在業界...所以才這樣說.

這不是兩件事,而是代工只是在練功,在學習,在上課,在成長...
成熟穩定後,走向品牌.才穩固而踏實

如果吸收人家的經驗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在您的觀念來說也是抄襲.
那小的想請問,難道您的知識是天生天來?

建議您可以搞一間公司來看看...或單一產品就好...
如果照您說的"動腦"...
我非常想知道貴公司第一個產品"量產"時程.
嘴巴說是沒用的

To. 阿西摩大~

我又瀏覽了一遍前面的文述,好像並無您提及的“一口氣就打死台灣很多默默耕耘的廠牌“這類現象,至少我自己是如此~。
高勞力密集的產業形態可取代性實在太高。只是在相對比較下,著重設計與行銷,似乎更值得讚許,因為這得付出更多才能成就與累積,或許我對國內廠商有更高的期待吧~。

To. ck.yueh

我們果然還是在講兩件事~
沒錯~這些功是都得練.....那請問練完後勒~?是繼續重複練?發功....?
還是要開始展現練功後所能帶來的好處?甚至利益.......
代工廠都練過,也練得不錯(不然如何代工?),這點我從未質疑過,但.......然後勒~?
只練到這裡就算用腦,那似乎這腦袋.....轉的還不太多.....。

可能是先前用字太精簡,“東抄抄西抄抄“是過程,但如果反覆用下去....,大陸、韓國等一個一個冒出....
遲早會把自己搞掛~。

我只是就事論事,似乎不需要以我的身分與能力來證明您的合理性.......您說是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