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刪) -勿點- [評測] 輕奢無線降噪耳機 - AirPods Max 運算音訊

ricky_lin wrote:
目前手上只有iPhone Xs支援空間音頻(效果真的很神奇),一代iPad Pro只能雙聲道,而Apple TV 3連雙聲道HomePod都不支援,也連不上AirPods Max :(


這邊也是我的困擾
Macbook M1 / Apple TV / iPad pro一代都不支援空間音訊。

這個真不知道蘋果究竟在做什麼,
支援的設備真的不算多。
最重要的筆電跟TV系統不支援(傻眼)



對了,小小看法,PTT那邊不用去回覆他們了,
真的只是看Airpods Max用戶笑話而已,沒有真的要討論的。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Grand的耳機以前(恕刪)

我應該也是不會退,昨天本來是有考慮退的⋯⋯

因為我耳朵不太適應密閉式耳道耳機(封閉式耳罩也會,但較輕微),會有壓力不平衡偏頭痛問題,所以我都買開放跟半開放耳罩,因為APX整個戴起來很舒服所以都戴很緊,也有些內耳不平衡問題⋯⋯ 今天透過左右鬆一點,讓上面彈性網掛著,有比較偏向半開放式耳罩的戴法,就舒緩了內耳壓力問題。

不過希望之後有副廠的耳罩可買,是那種沒包覆那麼完美,能露點風當成半開放式耳機來用就完美了。

結露問題的話,我在高雄16/18度出去快走運動約1小時,16度有二顆小水珠,18度有一片小指甲大小的霧氣,基本上用布擦掉就可,可能得看自己使用的情境,雖然網路照片某些水珠多到有點誇張,還是試用後才會知道自己的狀況如何。

除了自己耳朵本來就不合適密閉式耳機的問題外,還沒對AirPods Max有不滿意要退貨之處(那個Case除外,開箱後我直接收在防潮箱裡沒用)。

Grado聲音很有個性我很喜歡,但之前賣掉了一隻也是耳朵太痛了,雖然賣掉隔天就後悔 :p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我應該也是不會退,昨天本來是有考慮退的⋯⋯


我覺得提早拿到也是因為退貨的人不少吧,
不過我覺得14天也夠長,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是否留或者退。

ricky_lin wrote:
不過希望之後有副廠的耳罩可買,是那種沒包覆那麼完美,能露點風當成半開放式耳機來用就完美了。


副廠的應該會有,可能還會有真皮的,
我目前看到副廠的保護套跟攜帶盒五花八門了,
蘋果的東西不孤單

ricky_lin wrote:
結露問題的話,我在高雄16/18度出去快走運動約1小時,16度有二顆小水珠,18度有一片小指甲大小的霧氣,基本上用布擦掉就可,可能得看自己使用的情境,雖然網路照片某些水珠多到有點誇張,還是試用後才會知道自己的狀況如何。


我目前是沒遇過,
但也會固定時間看一下,畢竟拆耳套很方便

ricky_lin wrote:
Grado聲音很有個性我很喜歡,但之前賣掉了一隻也是耳朵太痛了,雖然賣掉隔天就後悔 :p


我會拋棄手上一堆有線耳機就是耳朵內部疼痛

所以耳罩要不要留除了戴起來的舒適度外,
就真的要看耳朵聽起來會不會容易讓耳朵內部疼痛了。

Grand是連耳朵外都會壓痛,這我真的無法,
也實在超級悶熱。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大大辛苦了,文章寫成這樣是很花時間與精力的,感謝分享
我比較懶
yuxian wrote:
所以耳罩要不要留除了戴起來的舒適度外,
就真的要看耳朵聽起來會不會容易內部疼痛了。


如果戴耳道很緊有內耳壓力存在,應該不是耳機設計,而是自己體質問題,我之前看日本專門測試耳機的影片上做的簡單調查,大概有25%的日本觀眾有反應有耳道不適應症,或許是東方人這種體質稍多?

若是這問題應該就是選EarPod這種耳塞式(無法隔音),或是開放與半開放耳罩耳機才能解決。

像我若在APX的抗噪模式但沒播音樂的話,我馬上感受到有無聲的音壓往我的內耳壓住,抗噪模式我是比較少用,所以還是要看體質了,我身旁的朋友是沒人有我這狀況。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如果戴耳道很緊有內耳壓力存在,應該不是耳機設計,而是自己體質問題,我之前看日本專門測試耳機的影片上做的簡單調查,大概有25%的日本觀眾有反應有耳道不適應症,或許是東方人這種體質稍多?

若是這問題應該就是選EarPod這種耳塞式(無法隔音),或是開放與半開放耳罩耳機才能解決。


我有耳掛跟耳塞這種開放式耳機,
聽小段時間也是會內耳痛,
拿下耳機然後有耳鳴現象,所以後來也少用耳機了。
估計以往玩耳機時有傷到一點耳膜或發炎過。

那些有線耳機基本上都已經因為這個原因收起來很久了。

airpods pro就跟我前面說的一樣,
純降噪用平常在吵雜環境下讓耳朵舒服一點。
而且真空感在降噪耳機裡面屬於不強烈的那種。

sony WH-1000XM3我以往本身去試過幾次,
一戴上去真空感強烈到不舒服,
一放音樂試聽就更不舒服。
所以索尼家的降噪耳罩我從來沒考慮過。

而且我聽對於低頻音染太多的耳機會很不舒服,
轟頭感的耳機我不太能夠適應。
在最早期聽耳機時,挑選的都是小鐵家的,
沒什麼低音,女聲優秀。
索尼家的降噪耳罩的低頻音染很重,我就不太能夠適應了。

這次在Airpods Max寄來之前我也擔心會如此,
經過二天的使用不舒適感很輕微。
我也擔心跟其他評測說的一樣低頻很強會讓我不舒服。
不過官網14天的時間也夠我知道這個耳機適不適合了。

聽了二天後,
發現低頻不是因為音染太多,
而是低頻如本份的點到為止,
低頻品質優且不是音染或量多的低頻,
收斂很快也不影響到其他中高頻率的聲音,
對我而言就比較耐聽。

雖然平常還是為了保護耳朵會以外放喇叭為主,
但也是需要有個夜深人靜時用的專用耳機比較好。

之前都用Airpods Pro,
現在有個更舒適且音質更佳的Airpods Max,
我是頗滿意的。

至於潮不潮對我而言就真的還好,
因為我也是固定半小時會把耳機拿下讓耳朵休息,
順便檢查有沒有水氣累積,
二天下來是沒發現什麼水氣就是了。
畢竟我是有必要才會用耳機的狀況,耳機黏著度也沒那麼高。

所以面對網路上的一片惡評
我其實自己對這耳機評價蠻高的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輕奢?
不是超級貴嗎
williechung1020 wrote:
輕奢?
不是超級貴嗎


其實以做工跟技術而言,是有其價值。

就像Coach對於Prada等二線品牌也是輕奢品。
但對比尋常包包也是相對昂貴了一點。

Aitpods Max比起常見的索尼跟Bose降噪耳罩大約多了6000-8000。
以耳機界而言這價錢差距真的就只能算是輕奢品。
大部分人都負擔得起的價位。

況且端出來的做工也不是一萬塊等級的做工,
技術方面本篇也有稍微解說了。

未來netflix也都可能會支援空間音訊,
以體驗上而言只會越來越廣泛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hjk1045 wrote:
大大辛苦了,文章寫成這樣是很花時間與精力的,感謝分享
我比較懶


感謝回文支持。
資料準備大約花了一個星期,不然內容會無物,
得先知道具體含義的技術在哪裡才會言之有物。

收到東西後,架燈,佈景,
拍照大約二個小時。

照片整理到寫文章也就花了三個多小時了。

照片光拍耳機很無趣,
找了差不多色系的輕奢品一起入鏡比較有符合主題。

喜歡的話隨手賞文討論也是鼓勵 ,感謝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我有耳掛跟耳塞這種開(恕刪)

昨晚發現這隻耳機更適合聽樂器,像鼓詩,吉他,小提琴等。
在設定裡主要設定了聲音明亮模式,音場原音模式,空間音頻設定全部選版本二
當聲音調大聽重低音或鼓聲時,我的耳垂往上一點在震動。
例如聽古箏時,聽到了弦震動的雜音。
這個原音重現幾乎是過頭了,但是現在喜歡這種聲音,什麼都很清晰的感覺也不錯
音源不高的音樂會很明顯的不好聽
再來是我聽到了錄音室背景的雜訊了,缺點是聽人聲時過於清晰變得沒那麼順耳。
不過這就跟越野車與跑車一樣,沒辦法一起比,自己喜歡就好。
對於水氣問題我在用確實有,不過有阿婆的保佑普拉斯
apple有一點很討厭的就是都要調整,沒調整很多功能會覺得很差,調整好了會發現這才是蘋果的實力。
聽音樂app是QQ音樂,音場選的是全景環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