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Bleu wrote:
以作廣告的人來說,這個廣告可以玩這麼久也算是奇蹟
可以不斷的找到產品的差異點來作廣告也算是不容易啦
雖然說實在有點混:P
說實在的,既然PC有這麼多缺點
那大家為什麼不都用MAC?..(恕刪)


比較廣告在廣告界一向都是第二名才會做的事。為什麼可以玩這麼久?因為蘋果自從被IBM相容PC打下來將近20多年,一直都沒辦法再回到市場龍頭的地位,所以這種廣告也就打了20多年。

有時候廣告並不是做給還沒買mac的人看的,而是做給已經買Mac的人看的,好讓他們認為自己轉移平台是睿智的決定。這是「認知不協調」心理學的巧妙應用範例之一。

過去唯一比較經典的,也是Chiat Day製作的「1984」,請好萊塢大導演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不需要多花篇幅介紹這位大導演吧)來拍。先不提拍片費用,這支廣告光是廣告播出費就花了100萬美元,而且只在超級杯足球賽中場播出過一次。

但這支廣告氣勢磅礡,在大眾傳播媒體與觀眾之間,造成巨大無比的衝擊,影響力至今都還在。

我不是說要花大錢請大導演來拍大廣告才夠看,只是老是做比較廣告,等於擺明了自己是老二,氣勢就是矮人一截。

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http://zh.wikipedia.org/wiki/雷利·史考特


CCUBleu wrote:
商業的法則不是優勝劣敗嘛?


商業的法則絕對不是優勝劣敗
仔細想想你就知道了
銀牙烈虎 wrote:
比較廣告在廣告界一向...(恕刪)


請問銀牙烈虎大大
您是指蘋果II的那支廣告嗎??
以父之名
f8841010 wrote:
您是指蘋果II的那支廣告嗎??..(恕刪)

不是。是Macintosh上市廣告。1984年,剛好呼應了喬治歐威爾的名著「1984」,影片中強烈的意象,以及特殊的宣傳手法,一直都是廣告行銷教科書上的好教材。
CCUBleu wrote:
商業的法則不是優勝劣敗嘛?..(恕刪)

是優勝劣敗沒錯。Apple當年為何失敗被踢下王座?就是因為Apple III太爛。IBM相容PC靠著開放架構和Lotus 1-2-3,的確比當年的Apple III要優越。

1984年,Macintosh上市,但已時不我與。
Mac 的宣傳廣告,是否自爽?
完全是看閱讀者的立場與角度囉!

好笑的原因是因為有些點真的很到位地被點出來(不論是冷嘲或是分析),
假設有另一個廣告(或其他宣傳手法)可以把 Mac 系統的缺點,
精確傳神地點出來(不論是冷嘲或分析),
我相信也是會博取大眾一笑或認同吧!
(雖然,我目前使用 Mac 系統,但是,若是看到這類嘲諷 Mac 系統的廣告,也會哈哈大笑吧)
cfoung wrote:
Mac 的宣傳廣告,是否自爽?
完全是看閱讀者的立場與角度囉!...(恕刪)

Mac的比較廣告是認知不協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最佳個案。遵守這個行銷原則的多半是涉入度高的高價商品,汽車也是其中之一。
我是Windows使用者
從以前到現在遇過大大小小的問題
不過還是覺得Windows好用

看到這系列的廣告會覺得蠻好笑的
而且心中會想要一台Mac

但是勒...常常冷靜想一下,就還是覺得Windows好...
哈哈
最後一段話:Ctrl、Alt、Delete .....
真的是讓我笑了 ....

但問題是...........有時候這樣也還是不動啊....
銀牙烈虎 wrote:
比較廣告在廣告界一向...(恕刪)


銀牙大是我在01看到用頻果的用戶講話最中肯的一個
少說話,不分享,看看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