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甚麼需要做「權限修復」

銀牙烈虎 wrote:
我不懂Unix系統,不過就我所知補充一下粗淺的內容:

OS X採用了FreeBSD的部分核心,眾所週知是Unix家族的一分子,像是Linux也是。Unix系統中有明確的階層,使用者依照身分不同(像是root、管理員、訪客等等),存取檔案也各自有不同的權限,這是很不錯的優點。
請問 Linux 的 User 也常要權限修復嗎?
為何 OS 不設個自動修復 (例如自動對照之前的備份) 的機制來解決這問題,而還要勞煩 User 苦惱?
銀牙烈虎 wrote:
這可能要看你用的硬體而定。
我的iMac 24在Tiger下修復權限,大約一分鐘左右。但PowerBook裝Leopard,修復權限至少13-15分鐘才能跑完。...(恕刪)


我的機器是 MBP 2.4G、RAM 有 4GB,正式因為修復權限要如此的久,才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的哪裡有問題了?
sickfoot wrote:
權限問題可能會引發彩球,或是非預期性關閉的情況嗎?...(恕刪)

就我的理解,不會。權限管理最大的作用就是限制檔案存取,因此結果應該是很明確的顯示一些無法操作的錯誤訊息。非預期性關閉這部份我想是應用軟體和作業系統溝通出問題居多,是否與權限限制有關?可能要看錯誤報告log檔才能判斷。

至於彩球現象,我想是作業系統內的API所引發的問題。話說Leopard從10.5.3開始,彩球停滯現象就大量出現(像是Safari、Mail),10.5.4起從螢幕保護程式恢復時竟然也要轉個十幾二十秒......系統更新表面上是維護系統、增加安全性,但似乎也在拖垮系統....慢慢地。

cbmtvb wrote:
請問 Linux 的 User 也常要權限修復嗎?
為何 OS 不設個自動修復 (例如自動對照之前的備份) 的機制來解決這問題,而還要勞煩 User 苦惱?..(恕刪)

沒錯!我也覺得這是值得Snow Leopard開發者(最好不要用Leopard這批工程師....)投注心力的一個關鍵部分。

在安裝應用軟體、重大更新之前,系統應該要提示使用者作權限修復,或者乾脆幫使用者作完這個程序。畢竟這些概念對入門者來說,很「不人性化」。這完全不是Mac可以自傲的特點。

至於Linux我從沒接觸過,是否需要經常修復權限,我就完全不了解了。
條伯 wrote:
我的機器是 MBP 2.4G、RAM 有 4GB,正式因為修復權限要如此的久,才讓我懷疑是不是真的哪裡有問題了? ...(恕刪)

新機器照理說應該要快一些。但系統要檢查大量檔案的權限設定,所以除了硬碟轉速之外,你硬碟裝的檔案數量可能也會有影響檢驗及修復時間。不過想想看Tiger的權限修復速度........,就算Leopard有獨門技巧,但30分真的太誇張了!

說到獨門技巧.....Leopard修復權限的方式,是不是和Tiger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的話,為何要改變?這些都是我很好奇的地方。
sickfoot wrote:
權限問題可能會引發彩球,或是非預期性關閉的情況嗎?


當然會呀~

舉個簡單的假設情況...

今天在安裝某一軟體的時候,他會需要安裝一些函式庫到系統裡面
如果是要裝到比較深的地方,那安裝程式可能會跟你索取權限(輸入密碼)
這時候,安裝程式就能用root身分把東西裝到該裝的地方

但是在這樣子的狀況下,安裝過去的東西,檔案的所有人和執行所有權,都是root層級
為了操作安全起見,理論上安裝後是要把這邊權限改回來成一般權限

而程式本身在讀取這些函式庫的時候,一般也是僅用user層級去做讀取
如果當初安裝完,權限沒有改回來的話,接下來user層級是叫不動這些root層級的東西的!

然後,你就會看到彩球轉個不停、或者程式直接掛給你看摟!

以上只是很簡略的模擬情境...
事實上的權限,因為應該還會牽扯到繼承,所以複雜度超過我目前能理解的部分...

請問一下我在資源庫有一個打不開的資料夾也會是權限的問題嗎?

要打開時都會出現這個畫面

可是我對這資料夾的權限是讀取跟寫入耶!!


反正就修修看吧
跟windows重開機一樣
可以修好大部分的問題

像我的小白最近沒辦法關機
我修復權限後就好了
我修復權限也是要超久的說

以前用Tiger時真的很快,而且一修就好

現在Leopard就算重灌新的,修復權限也是會出問題

要不是因為Leopard有Space & Quick Look這兩樣功能,我會回到Tiger

騎下去就對了
那就期待10.6有精彩的表現吧

amdrocks wrote:
我修復權限也是要超久...(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