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gbr wrote:
一般桌面約70~80公分 扣掉深度43公分放上去就剩下27~37公分
還要放鍵盤 桌面還要留有一份放置A4的文件位置
桌面不夠用嚕
我是覺得如果桌子是長方形的話,
還是可以在eMac的旁邊寫東西或看書,
不一定要在eMac的前面寫東西或看書,否則不容易專心吧?呵呵...
flygbr wrote:
PowerMac
一組 600MHz 或兩組 1GHz、1.15GHz 或 1.35GHz 64-bit DDR 前端匯流排,支援高達 21.6 GBps 資料傳輸速率
PowerBook
1.5GHz PowerPC G4 處理器,具備「極速引擎」(Velocity Engine)功能、處理器內建 512K SRAM 二級快取記憶體;167MHz 系統匯流排
iMac
600MHz 或 667MHz 前端匯流排
iBook
133MHz 或 142MHz 系統匯流排
Mac mini
167MHz 系統匯流排
eMac
167MHz 系統匯流排
這是蘋果網站找出來的系統匯流排速度 也就是傳輸檔案處理的速度
由上可見匯流排速度
PM〉iM〉PB=Mm=iB=eM
再由硬碟速度來看
PM〉iM〉eM〉PB=Mm=iB
速度上 PM當然最快 iM次之 eM因為硬碟加持贏過PB PB的CPU快排第四 再來的Mm記憶體與匯流排速度效能贏過iB iB殿後嚕
機器速度要快 讀取到處裡的步驟都要配合上CPU處理速度 現在電腦速度會慢 最主要就是硬碟速度太慢
要是CPU一秒可以處理100MB檔案 硬碟讀取一秒 CPU處理一秒 寫回去硬碟一秒 總共三秒
卡在硬碟速度 硬碟讀取沒辦法一秒100MB時 需要四秒
硬碟讀取四秒 CPU處理一秒 寫回去硬碟又四秒 總共9秒
一來一往 速度就相差3倍了 這也是高階陣列貴的原因
當然還有其他東西配合 匯流排頻寬與速度 記憶體頻寬與速度 各項硬體之間的整合(資料傳輸不塞車) 這樣才會快
(Photoshop最明顯了 Photoshop算圖時 底下長條顯示完成度 其實是邊算邊將資料寫回硬碟 換了硬碟陣列讀取 算 寫入通通飛快)
以目前硬體擴充 eMac是好物啊
zerx wrote:
to flygbr....
沒錯....我同意你的觀點....但你所說的只有在處理器能夠再硬碟(或ram)下一次送資料給他之前把工作做完才有效.....像是跑super pi就幾乎跟硬碟或ram沒關西....
試想....不同的cpu執行相同的運算就算其匯流排一樣最後所花的時間也不一定一樣
所以匯流排並不能拿做比較電腦的速度的基準
除非兩台電腦除了匯流排的速度之外其他架構都一樣
關於你的第二段.....我有點不了解你想說什麼....
尤其你說...."既然記憶體快跟多就好 幹嘛又裝SCSI硬碟陣列"
那不正意味著ram越多就越少需要用到硬碟而論壇的速度就會越快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