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ydanny wrote:
iChat支援的AOL Instant Messenger在美國是最主要的messenger....

美國很少人用MSN的...


以前有段時間是,還在用 AOL 連線時被 AOL 綁的。

後來根本就被 MSN 打假的...
我的 Blog http://snowmen-world.blogspot.com/
hch3duserv2 wrote:
說穿了就是企業文化與經營目標的不同而已...(恕刪)


感謝 hch3duserv2 兄的分享,抱歉無法為您加分…
maslow_clie wrote:
冒昧請教一下,你是不...(恕刪)

要換個標題也是可以,是想討論看看現在可能的行銷策略,我不認為假設一下有什麼不好~
薛丁格 wrote:
要換個標題也是可以,是想討論看看現在可能的行銷策略,我不認為假設一下有什麼不好~...(恕刪)

我覺得討論區題目最好是簡單有力、直取核心,假設性的標題容易失焦,值得考慮(用在部落格上倒是無妨)。不過重點若是討論蘋果的行銷策略,倒是很有意思。

蘋果電腦前一陣子剛剛發佈了第三季財報新聞稿:
http://www.apple.com.tw/pr/2007/25_july_2007_finance.html

結論簡單兩個字:大賺。iPhone的業績我不知道該如何評論,但看來目前還沒達到100萬支的目標。軟體的銷售?我想量和比例是比不上硬體的,暫時不談。Apple董事會當然是笑呵呵,口袋麥克麥克(mac mac?),心中想著下一步該賣什麼讓老蘋果用家繼續掏荷包,或者拉更多人轉換平台,甚至瞄準兒童市場,從小紮根,徹底洗腦?

首先,新一財年會推出的,應該是iPhone升級版(也許是3G..??不過在台灣要和其他業者拼,還是慢了好幾步)。iPod touch應該也會遵循同樣模式,提升容量、釋出幾個iPhone的功能鈕。其他硬體以「升級加強版」的形式上場自然是不在話下。

Mac家族中,伺服器、高階、家用、入門級產品都很齊全,但一向欠缺中高級機種,有沒有可能出現「CUBE再臨」,填補系列產品中的縫隙?有沒有可能打開iMac的封印,又不至於打擊到Mac Pro?

薛丁格把焦點放在軟體上,過去蘋果公司成功的個案,最有名的該是iTunes。其他的軟體包括作業系統,我覺得都比不上iTunes這個殺手應用來得有效。記得Jobs自己曾經說過,關鍵字就在「音樂」。這次,蘋果要繼續擴張勢力,遵循這個路徑也許是個方法。新的關鍵字又會是什麼呢?蘋果又能從其中挖出什麼金礦?

提到行銷策略....個人的感覺是在廣告創意發想時,別再搞PC vs. Mac了。個人的電腦生涯中,從來沒離開過Mac,但也不認為PC有啥值得嘲諷的。iPod家族的廣告策略與訴求都很明確,我個人倒是從沒看見蘋果有作什麼iPod vs Other MP3 player的廣告。

4P中的Place(通路),目前在台灣很不理想。只靠蘋果自家的線上購物網站和幾家大型經銷商(Dealer),能見度太低,iPod通路經過整頓,價格上做到控制,但沒有Apple Store直營店是一大缺憾(若是擔心台灣市場不大,那乾脆把台灣蘋果收掉別作算了)。此外,iTunes Store服務開通台灣帳號,也應該列為目標。

蘋果今年幾乎可以說保證大賺一筆,去年好像也是這樣?總之,我們無須擔心蘋果虧錢。如果榮景可期,台灣蘋果想要多賺一點,是不是該多作一點讓蘋果用家高興一點的事?

以上只是看到「行銷策略」聯想到的一些個人想法............僅供閒聊



蘋果公佈 2007 年第四季營運報告
2007/10/23 5:39 am 編輯部(老地方冰果室轉貼)
Apple 在今天美國股市收市後,宣佈了 2007 年第四季的財務報表。Apple 在上季的總營運額為美金六十二億兩千萬元,該季稅後淨利則高達美金九億零四百萬元。折合每股獲利為美金 1.01 元。去年同期蘋果的營業額為美金四十八億四千萬元,淨利為美金五億四千兩百萬美元,每股淨利則為美金 0.62 元。

在銷售數量方面,Mac 電腦主機的出貨數量為兩百一十六萬四千部,較去年成長了 34%,蘋果上季也再度創下了 Mac 主機單季出貨量的歷史新記錄;iPod 的出貨數量則高達一千零二十萬台,較去年同季成長了 17%。

最後大家最關心的 iPhone 銷售數字也首次出現在蘋果的財務報表上:前季 iPhone 的總出貨數量為一百一十萬九千部,Apple 自 iPhone 上市至今一共已經售出了一百三十八萬九千台的 iPhone。

整體上看來,蘋果在 2007 會計年度裡的總營業額為兩百四十億元美金,而總盈餘則有三十五億元美金。Apple 的現金資產有多達美金一百五十四億元且沒有負債,Apple CFO Peter Oppenheimer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表示,Apple 對於目前的產品線相當看好,他們認為 Apple 的業績於接下來的聖誕購物季節中當會再度創下佳績。

對於本次財務報告裡詳細數字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透過相關連結,前往蘋果的網站下載報表參考。

http://www.apple.com/pr/library/2007/10/22results.html

銀牙烈虎 wrote:
提到行銷策略....個人的感覺是在廣告創意發想時,別再搞PC vs. Mac了。個人的電腦生涯中,從來沒離開過Mac,但也不認為PC有啥值得嘲諷的。iPod家族的廣告策略與訴求都很明確,我個人倒是從沒看見蘋果有作什麼iPod vs Other MP3 player的廣告。..(恕刪)



沒有嗎?
我怎麼對這個廣告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讓我衝動到想買下人生第一台MAC呢...


http://movies.apple.com/movies/us/apple/getamac_ads2/box_480x376.mov

這個網站又是什麼呢?
http://www.apple.com.tw/getamac/

這裡面有很多MAC自己的廣告,裡面的兩個主角就是強烈的對比啊..
http://www.apple.com/getamac/ads/
不要告訴我你的車幾匹,告訴我你能發揮幾匹 https://www.jorsindo.com
singer wrote:
沒有嗎?我怎麼對這個...(恕刪)



這叫做因反對而反對而已。
Mac 有 PC 沒有的優點,也有 PC 沒有的缺點。
Windows 大也可以打一堆廣告,宣傳 Mac 的一堆缺點。

但是,一個龍頭不會這麼做。
我的 Blog http://snowmen-world.blogspot.com/
singer wrote:
沒有嗎?我怎麼對這個...(恕刪)

這些早就看過了......不過閣下是不是沒看懂我的說法...??
我在上面強調的是iPod廣告行銷策略和Mac的不同之處..

比較廣告, 在行銷策略上一直是弱者的手段, 用來攻擊市場領導者...Mac不要這樣做會更好
PETER 沈 wrote:
就完全相容性而言
我覺得 Safari 做的沒有 Firefox 好, 而 IE 又從缺 Mac 完整版本
所以個人認為 Firefox 才是跨平台相容性最好的選擇...
我連 VISTA 都用 Firefox, 沒辦法... IE 還是容易當機....(恕刪)

各家瀏覽器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任何 OS 上至少要配用兩種以上的瀏覽器才行。

先不論外掛的部份
IE 支援特效最多,雖然是封閉的語法.
Safari 速度極快,色彩支援完整,但 HTML DOM 屬性就有些缺憾.
Firefox 號稱完全遵循 W3C 標準,可惜所謂"標準"只是必備最基本的,缺乏加值功能.

Firefox 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支援那些非標準但是很好用的語法,如 Javascript innerText, CSS style: text-shadow...。充其量只是具備最基本功能的瀏覽器。
就像同樣做無線網卡的廠商,符合 IEEE 802.11 標準、能和別家產品互通共存只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必須加入自己的價值進去(如頻寬管理、訊號穩定度、無腦設定...等等),才會是好商品。

snowmen wrote:
這叫做因反對而反對而...(恕刪)



呃....

我記得之前linux吵的火熱的時候
微軟在台灣各大IT相關雜誌上面登,"專家測試結果",使用微軟的總成本比linux低多少多少;"專家測試結果",使用微軟的伺服器效能比使用linux的伺服器又好上多少...


我想,說己之長攻敵之短,應該是大家都會做的事情吧...
不要告訴我你的車幾匹,告訴我你能發揮幾匹 https://www.jorsindo.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