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鄙視你用簡單的東西達到效果, 你大可笑他笨蛋. 一個按鈕可以做到的事情, 累是累在寫軟體的工程師, 而不是妳. 但是你卻不用受限於 Command Line 自己寫程式去達成一樣的事情. 這種世界不是很完美嗎? 難道為了轉 CD 入 MP3, 你必須跑 mp3encode.exe -r -l *.wav enc_*.mp3? 還是要先用 Command 先抓入 WAV 再轉? 太累了吧? 明明一樣的東西只要一個按鈕.
小的在電腦界也混了許久, 看過大大小小的 portal , km.. 我可以告訴你.. 台灣的 km 幾乎是唬人的! 隨便找幾個原件組再一起就要收你十幾二十萬. 很多公司都毛起來自己用 gnu 改寫.. 怎說? 因為早就有功具在那邊了, 幹麻還要親自動手? 寫程式是能省則省, 能不改則不改. 除非你根本沒寫過...
至於 windows.. 它之所以不穩, 難搞, 並且做不到有效的 GUI, 是因為團隊不夠團結. windows 的 GUI 細分到一個按鈕與另外一個按鈕可能都是不同 team 去寫的. 而且寫的程式也互不相干. 為何會不相容或者靈異現象? 就因為各 team 都無法妥協出一個解決方案. 導致 word 進 powerpoint (亂成一堆), OO 轉過去還會亂掉這種問題. 這不是 windows 寫不出好的 GUI, 而是他大部分的 gui 都承襲於 os/2, macos, 與 nextstep. 並且 ibm 相容的公司使用的軟硬體與 ms 多少都會有問題產生, 導致系統不穩, 難搞, 甚至會有不相容. 就算 GUI 再好, 無法整合就是無法整合!
舉個例子好了.. 比如說大家螢幕都 pnp 吧? 為何 pnp 螢幕還附贈 cd 驅動程式? (USB 2.0 不是宣稱已有韌體? 怎會判斷錯誤? 斷訊? 或者吵架?). 甚至為何不同晶片的 USB 2.0 外接 hub 有如此多問題? 外接硬碟還分晶片組喔? ... 這些對於 mac 使用者來說就很奇怪! (不是插下去就好了?).. 確實上的確是. 小弟只要插入 ibook.. 無論各種不同的螢幕都有自己對應的驅動程式以外, 甚至可以調整色系. (包括小弟最新的 LCD TV 也可以正確無誤的抓取). 但是到了 winserver 2003.. pnp 的螢幕不但抓錯, 還會瞎搞. 為何? 只因為 MS Windows 的 OS 是封閉式的 OS 吧!
小的使用 pc/mac 長達接近 20 年... 乍看之下我會兩者都選.. 其實要不傷腦經, 我會丟給 mac. 現在的 mac 規劃出不但當一台 media server (接 lcd tv, 可無線), 不但也是多媒體影音與照片的管理系統.. 現在也充當 web/ftp/daap/router/nat server.. blog/php 都上了.. 加上不用掃毒, 不怕後門.. 我覺得用起來簡單, 效率高.. 要我再從挑 server.. 我還是覺得便當盒就已經足夠 SOHO 基本服務了. 頂多多台 NAS. 但是在 pc 時, 為了防禦, 還得多裝台 linux 伺服器, 要不然就是要逐年提升 pc 效能來跑.. 一堆設定, 真的不是人搞的.
Evolution wrot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PC上軟體如果太簡單用反而很多人會不想用,怕被認為是電腦白痴在用的。舉個例 Nero Express等...蠻奇怪的文化喔!
呃,我已經習慣用 Nero 了
結果,在公司,只有 Nero Express 可以用
第一次用,差點不會用 XD
其實 UI 介面是個很主觀的東西
同樣的介面,有人會覺得很好,有人會覺得很差
畫面上元件多點,有人會覺得複雜,元件少點,有人會覺得單調
畫面華麗點,有人覺得太多,畫面樸素點,又有人覺得太畫面很醜
所以... 人很難搞的....
至於 Mac OS 是垃圾一說,我是覺得沒什麼啦
本來人就各有所好啊,我從 DOS 時代開始玩電腦
Windows 3.1 剛出來的時候,還有雜誌說它一定無法成功
結果,到了現在,那家雜誌倒很久了
Windows 出到 2003,M$ 很大尾囉~
用習慣 命令列的人,一定會覺得 GUI 不好用
反之亦然,其實這就好像青菜蘿蔔一樣,人各有所好啊
asaba wrote:Evolution wrot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PC上軟體如果太簡單用反而很多人會不想用,怕被認為是電腦白痴在用的。舉個例 Nero Express等...蠻奇怪的文化喔!
呃,我已經習慣用 Nero 了
結果,在公司,只有 Nero Express 可以用
第一次用,差點不會用 XD
其實 UI 介面是個很主觀的東西
同樣的介面,有人會覺得很好,有人會覺得很差
畫面上元件多點,有人會覺得複雜,元件少點,有人會覺得單調
畫面華麗點,有人覺得太多,畫面樸素點,又有人覺得太畫面很醜
所以... 人很難搞的....
至於 Mac OS 是垃圾一說,我是覺得沒什麼啦
本來人就各有所好啊,我從 DOS 時代開始玩電腦
Windows 3.1 剛出來的時候,還有雜誌說它一定無法成功
結果,到了現在,那家雜誌倒很久了
Windows 出到 2003,M$ 很大尾囉~
用習慣 命令列的人,一定會覺得 GUI 不好用
反之亦然,其實這就好像青菜蘿蔔一樣,人各有所好啊
恩.....
以前用Nero很習慣(雖然介面比較複雜)....不過你會感覺 你的腦子有在動 有在學習....
現在的Nero Express 用法很簡單....就像在灌驅動程式般....幾個按鈕就完成了
不過...相對的 腦子也減少了思考的機會
套一句別人說過的話....白痴也會用電腦= =
大概是台灣跟外國教育的不同...造成的影響吧
台灣的教學方面.....從小培養的數理能力就很強
舉個例子來說....作收銀員的sales(結帳)
台灣傳統產業 像是菜市場 加油站..等等
收銀員必須自己算出 要找多少錢
如果換成是外國人 你要他找錢 他還要慢慢算呢
EX: 幾個十元價上幾個5元幾個1元的
他們使用IBM系統 (台灣有些產業像是統一星巴克 也有IBM的收銀系統)
機器會直接告訴你該找多少錢
所以阿~ 對台灣人來說...給我們太簡單的東西 反而會覺得不適應
畢竟我們的教育 沒有這麼直觀
台灣人數理能力比較強 但是 直觀的想像力 創造力就少了點
或許台灣人還是需要具有思考性的東西吧!?
win3.1是沒有成功 還很失敗 在那時候 各種系統百家爭鳴
甚至連日本當初自製的電腦系統也認為win31有啥威脅 直到95推出日本自製電腦系統才宣告停止研發
蘋果阻止微軟販賣完全抄襲MacOS的win95官司失敗 才會讓微軟囂張的
有經歷那時代 有用過31跟95的人會知道 兩個界面差那麼多 怎有可能31瞬間變身一下子改版成為95那樣子 並且完全跟當時的Mac OS使用界面完全一樣
31是微軟看見當時蘋果系統自行搞出來的 95是微軟完全抄襲蘋果系統仿製出來的

結果 那個95只是好看 95夾帶著好像是便宜的軟硬體 先拿出來騙錢的 系統超級不穩 先騙錢再說 賺到錢再來搞穩定 95改良版 98 98se me 2000 xp 每一版都是要你升級硬體 才跑的動 新系統又超耗費電腦資源 一版一版慢慢A走你的錢

然後系統總會飽和 改賣office系列一版不相容一版 每升級系統一次要跟著買新版office........無言
進軍伺服器系統 只顧慮到伺服器穩不穩定不斷改進 家用系統放著爛
win到現在還是垃圾 支援度超級低的DOS系統當win中心沿用了十幾年 一代騙過一代 會更穩定喔 會更快喔.......無言

最後大家都淪落入微軟的共犯結構 因為檔案微軟系統專用 所以不能跳去別的系統使用 因為軟體微軟專用 所以不能跳去別的系統 因為硬體微軟專用 所以不能轉換系統 比蘋果還封閉
無法跳脫使用win系統的羈絆
賺了很多錢之後 系統還是不穩 人機界面到現在還是亂 操作程序雜亂無章
光看使用說明書就好 介紹在win使用介紹「落落長」在Mac OS上 兩三頁
以前叫做垃圾桶 現在叫做資源回收筒 蘋果贏的官司 不准微軟抄襲垃圾桶功能 就用個資源回收筒代替
MacOSX剛出的時候桌面上是沒有硬碟出現的 一定要去點DOCK上的Finder才會出現視窗 蘋果使用者大罵
結果捏XP抄襲的多成功 也是沒放上我的電腦在桌面

看看現在 微軟系統就是給你盜 儘量盜 盜到最後就會跳不出微軟的掌握 每樣東西都得用微軟 微軟要賣多少就是多少 要賺你就是要賺你 有人軟體比他強 就用系統優勢搞爛別人的軟體 搞個不相容不穩定不方便
有多少人騎驢騎騾就是為了.wmv .avi 等等等 這些微軟專用格式
微軟在蘋果上的MediaPlayer支援並不完全 而蘋果在微軟系統上的QuickTime 播放程式可是完全支援
這裡很多剛加入蘋果的夥伴是由pc轉過來的 可能也是最近才了解有蘋果這家公司 完全不知道這家公司與微軟之間歷史瓜葛
用蘋果是幸福的

OSX對我而言改變太大了 而且目前也感覺到開視窗開檔案的方式 還是有點亂
不過隨機附送的軟體 操做方式還是很直覺
像是
iPhoto數位相機一接上去 滑鼠就大概知道會去點哪邊 然後把照片輸入電腦整理
iMovie把DV攝影機接上去 也知道哪幾個按鈕就輸入進去了 接下來就剩下編輯了
iTunes也是如此
對於iTuner我稍有微詞 蘋果通常做出來的軟體都蠻陽春的 就是基本功能有 進階就沒了
為了給軟體廠商有開發的空間 不會去搶軟體商的飯碗 不像微軟全部都一把抓
但是iTunes卻是為了iPod而生出來的專業軟體 幾乎把聽音樂的軟體完全打死了 又不用錢 在台灣更慘 幾乎沒人會去找其他音樂播放器(因為不是中文)雖然音樂檔案格式相同 軟體卻太強勢了
對於一個完全改版 剛出生的系統 又要自己創造新界面 又要整合到目前的樣子 可以說很厲害了
這些反應蘋果應該會在未來的系統陸續改進的
優點就是大家一直在說得 簡單直覺好用
把CD放進itunes 按個鈕 他就幫你把mp3轉好了
打開iphoto 按幾個鈕就可以有漂漂亮亮的 slideshow..還有音樂的選擇呢 超屌的
可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或是對與不對
大家應該要冷靜的想想
我相信在這個板上的很多使用者都是算Mac的初學者
我們每天都在摸索 都在發現不同的驚奇
但是某部份是因為Mac對我們來說是“新“的東西 人對新的東西都是會很好奇的
加上這一波風潮 大家難免錦上添花 這是人的本性
不可否認的 蘋果的東西真的很好用
但是我覺得大家不要因為這樣就一直說微軟很爛很爛
其實換個角度想 要不是微軟 電腦搞不好不會像今天這麼普及
雖然常當機會中毒 但是也因為微軟的壯大 才有今天PC產業的多元發展
我們才有這麼多有的沒有的可以玩
如果今天蘋果坐在微軟的位子 大家會覺得比較好嗎
在硬體的限制蘋果比微軟還要獨裁呢
如果電腦的世界是蘋果獨大 那多麼無聊啊?? 那些喜歡玩不同硬體和軟體的人不就無聊死了
誇張一點講 搞不好很多電腦工程師或是電腦公司會沒飯吃呢 甚至台灣不會有今日的高科技產業榮景!!
在這個方面 我覺得不能不抹煞微軟的功勞
事情都是相對的 如果今天我們沒有用過windows..怎麼會體會到蘋果的好用呢
所以我覺得大家在勸敗朋友買蘋果的時候 說蘋果的優點可以 但不要一直說微軟多爛多爛
就算你真的覺得很爛 可是很多人還是習慣用微軟啊
要尊重別人的想法 你覺得爛的東西 還是有人喜歡啊
ipod shuffle爭議這麼大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大家應該可以看得出來Asimo已經被徹底的洗腦了 哈哈 別打我

我其實也是被他洗腦才買Mac的啦 很高興自己做了這個決定 因為就是好用
總之 我覺得大家話不要說得太武斷 太過絕對
就目前看來蘋果正在打勝仗 但是科技產業不停的在變 未來也是很難說得 現在的成功也不能保證未來的成功
wildpeter wrote:
如果電腦的世界是蘋果獨大 那多麼無聊啊?? 那些喜歡玩不同硬體和軟體的人不就無聊死了
誇張一點講 搞不好很多電腦工程師或是電腦公司會沒飯吃呢 甚至台灣不會有今日的高科技產業榮景!!
在這個方面 我覺得不能不抹煞微軟的功勞
真正的功勞應該歸給IBM吧?IBM開放了PC的硬體規格,讓今天台灣能有個繁榮的電腦產業。若是PC也跟PS/2一樣,都是專屬系統平台,台灣到現在搞不好還只是零組件代工,或是品牌仿冒的產業吧?自有品牌恐怕是做夢吧?
微軟也應該感謝IBM沒有要求買斷作業系統授權,所以微軟從此像是有了一台印鈔機,PC賣出多少台,就有多少鈔票印出來...
不過80年代,個人電腦系統可是百家爭鳴,若是IBM PC沒有獨大,搞不好今日我們會擁有好幾種不同的電腦系統,電腦產業也會偏向垂直整合,從硬體到軟體全包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