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的電子書應該叫什麼呢?? 該有些什麼功能??

Ricus wrote:
1.先回應以上你先前...(恕刪)


1. 那對Google Search的使用,及市佔率不就又“飆高了嗎"

2. Google是以啥為生??

3. 小弟之所以提及GPhone,用照相功能來刷barcode,只是因為之前曾看過報導, 說Gphone有此功能, 另外線上比價的功能大夥或多或少都有用過,我相信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加個小軟體後應該都能"辨識' barcode, 至於誰去做這個線上比價,抑或線上購物, 說不定台灣雅虎或PChome也來作個小軟體供大夥免費下載,在外面刷產品的barcode能與他自家商品做比較, 現場就解決, 不用抄商品型號回家比個半天
tommy23513 wrote:
3. Amazon 有機器, 有平台, 目前只是有個明確的 “載具"叫電子書; Apple 有平台,有機器(不舒服), 就僅是希望他能夠有一產品,能夠買足我或其他有興趣的小小消費者 “影,音,圖,文"--希望能連續2小時以上(觀賞,聽,瀏覽,或閱讀) 要“舒服“...(恕刪)


這就是過去廠商失敗的原因。因為每家廠商都能做出這種機器,但沒一家廠商能掌握content,Amazon是最接近成功的,兼有平台和「載具」的通路商,但連他也不見得能解決海外著作權的千頭萬緒而讓海外的使用者能順利下載電子書。別以為Apple這麼強,想要怎樣就怎樣。

Apple搞不定content而慘死的例子,請去找一下Pippin。要不然又會有下一篇主題出來,叫「Apple 的遊戲機應該叫什麼呢?? 該有些什麼功能??」
銀牙烈虎 wrote:
電子書的發展和平板觸...(恕刪)


1. 看來您過去失敗的痛苦還揮之不去, 祝你早點走出來, 硬是要去二分法,我也沒辦法

2. 您還真是做" 大"生意的呢, 一開始就考慮到全球授權...哪個企業不是在地生活--App store taiwan, yahoo taiwan, google 都能選繁體中文, app store 也不是一開始就有幾萬個軟體在裡面,拜託不要一直沈溺在失敗裡,走出來, Apple如果一直在緬懷他 Newton的失敗,會有現在的IPhone嗎?? 你以為現在任天堂的gameboy跟sony的PSP現在不怕 Itune app store??當綜合商城(平台)建立起來以後, “載具"就會有各種化身, 你以為IPhone的成功是因為他的配備最好?外型最佳?講電話最清楚??

3. 回19樓看第1點
tommy23513 wrote:
1. 看來您過去失敗的痛苦還揮之不去, 祝你早點走出來, 硬是要去二分法,我也沒辦法
2. 您還真是做" 大"生意的呢, 一開始就考慮到全球授權...哪個企業不是在地生活--(恕刪)


你到底在寫什麼東西?如果寫不出有意義的,別用這種爛步數。

當個快樂的預言家多好,反正未來還沒發生,隨便發夢,又有什麼不可以?反正未來都會實現,也不會重蹈覆轍,打壓這種夢想真的太不應該,尤其是Apple的。又何必聽一些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呢?反正Apple一定幫你實現美麗的幻想!
Apple本身沒有ebookstore,要他特別去做一台for ebook,不太可能,電子書應該只是他的附加功能

倒是在ebook reader與netbook,smartbook的發展氛圍上,麥金塔應該會很有興趣這個尺寸的電子處理器應用元件,
畢竟,麥金塔的專長就是電子處理器產品的整合應用

麥金塔應該會覺得這麼大尺寸的產品,
-拿來當做latop太小(可netbook卻這麼用)
-拿來當做ebook reader太可惜,明明cpu的效能還可以再做更多事(可kindle卻只是用來當ebook reader)

大一點的產品都叫Mac
小一點的產品都叫Pod(iphone的兄弟就是"ipod" touch)

有iMac、eMac、mac mini
有iPod、iPhone

Mac用大的OSX
Pod用小的OSX

我覺得這台就是Podbook,用Pod的OSX了

因為他的出現,Apple store可以賣更多的東西,程式可以往大一點尺寸的螢幕來發展

真是左打Android、右打WinMo,可他的business卻更明確

處理器應用的發展史又將寫下新頁,趕快出來吧!


Apple自己的產品定位是:

Mac是Apple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的品牌名稱,所以Apple的伺服器不屬於Mac,名字叫Xserve。至於iPod則是媒體播放器(media player)的品牌名。

銀牙烈虎 wrote:
Apple自己的產品...(恕刪)


這位大大, 小弟在此鄭重跟您道歉,望您大人不計小人過
其實當我昨晚情緒性的發言之後,自己就後悔了,
再次跟您道歉

其實當初自己會起這個頭,實在是因為Apple這個創新的商業平台模式,從Ipod系列家族的音樂下載,逐次藉由此平台擴展從音,影,至軟體下載, 也因此Iphone這“載具“的出現,讓此規模及範圍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也從定點交易至隨身交易

一開始會稱他叫"Apple的電子書"就是我的不對, 也許因此讓人誤解自己希望此載具的定位,
其實自己一開始,就不希望這“載具"只是電子書,如specialized4258大大所言,
電子書應該只是他的部分功能, 我想如果有機會把自己較為片斷的想法整理後,再跟大夥交流

再次跟您表示歉意






蘋果平板結合iTunes攻打Amazon 市場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07/31 14:15" 林卓君

【記者林卓君綜合外電報導】繼iPhone、iPod於市場有絕佳表現,蘋果的下一步看準「別人失敗的地方」。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蘋果近期要推出微軟過去慘敗的平板電腦,結合iTunes功能,聲言要打敗Amazon的電子書(Kindle),讓厚重書本可以像下載音樂或手機應用程式般輕鬆簡單,造福學生族群。

蘋果未來的方向選擇平板電腦和電子書,在科技商品市場都不是新面孔。平板電腦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最愛,微軟過去竭盡所能苦推強打,市場還是未見起色。而Amazon所推出的Kindle,即便已盡力改善商品缺點,使用仍有侷限,以致市佔率仍低。

據美國CNN日前報導,美國Wire.com近期做了學生對Kindle DX的反應調查,結果顯示有些人不認為Kindle能取代課本,還有很多改進空間,包括做筆記和畫重點的按鍵功能不夠方便,寫報告時翻書換頁無法自如等。

蘋果盛傳推出的平板電腦,維持iPhone頗受好評的操作介面及電腦技術,使用觸控式螢幕,翻找書目或研讀資料文獻都很方便,預計主要消費族群會來自學生。

大學學生不必購買整本教授指定專書,學術研究者或科幻小說迷不用扛著整本選集翻找,下載文獻參考就像從專輯下載單曲一般,可以在iTunes上購買需要用到的章節,荷包絕對「省」很大。書商則比照應用程式研發商,可獲得七成的商品收入。未來電子教科書商機估計可達98億美元(約3213億新台幣)。

美分析家萊德認為,新商品有如放大版的iPod touch,但相信新功能會增加不少,市價大約會在600至1000美元(19,677至32,796新台幣)。

用戶除了可於iTunes下載書籍外,絕佳的畫質也提供用戶選購極為「要求色彩」的商品,如雜誌頁面、影音電影下載等。另外,保留了上線功能,不過沒有撥接功能,月費會遠低於iPhone。

------------------------------------------------------------------------------------------------------------------

希望是真的
tommy23513 wrote:
希望是真的...(恕刪)

希望能成功。
讀新聞不要只讀自己想看的部份
那種行為就是叫做斷章取義

現在在做電子書的廠商都苦哈哈
前兩天 Sony 變成目前藏書最大的電子書商,但是也是最後找上 Google
目前對手還有 Barnes and Noble
業界目前領先的 Amazon

Apple 要加入的第一件事,就是還有哪家書商幫他站台?

最後
不同於 mp3 及其它音樂檔案通用格式
目前各家電子書的格式互不相通

我直覺的認為 Apple 如果要加入電子書的銷售,不會是現在一片混沌的時候
Apple 會等到市場氣氛強烈要求電子書格式統一才會出手

電子書是環保沒錯,但是目前在使用上的缺點和優點各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