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ekhh wrote:你還真是大外行既然這...(恕刪) 做生意的在商言商,七%的利潤還真高阿?有一點我就想不通了?某些線上購物的一樣賣蘋果,標榜可分期36,24期的,那他們是喝西北風嗎?請原諒我沒經營過水果攤!
slyue wrote:做生意的在商言商,七...(恕刪) PXhome,YAhoX 等線上分期的都是直接跟AT進貨的或許你還會問那教育價那麼便宜肯定利潤很多?那只能直接跟AT買經銷商都只能乖乖賣一般的價格之前退出台灣市場的豐澤分24期賣一台大概就賠一點所以收掉了原諒我也沒經營過水果攤但消息問問應該都知道
看來很多店家都有這種通病...像小弟前幾天去Birkenstock 想買雙新的鞋子來替換掉腳上這雙6年的麥坎那拖鞋想說去公館電看看有沒有喜歡的樣式...(先說明~小弟我那天穿的是T恤+牛仔褲~)沒想到進去以後...店員給我的態度就是愛理不理...問她啥都不太鳥我...二話不說就轉頭出去了...唉...這就是台灣的教育嗎...非得要穿的裝光寶氣的才叫做有錢嗎?...實在改不清楚這些店員是在想啥...看來挺需要再教育的喔...
關於“水果”的利潤多少我不知道!我人目前身在海峽的對岸,相信也有其他的海外人士常上我們01的網站,在臺灣難免有個別店家或經銷商的服務很差,但也不乏態度及服務良好的店家,對於好的我們給與表揚,不好的我也認同該公諸于眾。不過我還是想建議樓主大大,是否可以改一下主題!別一竿子打死“臺灣”的經銷商。(迷之聲:凡事都得有比較才知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porsche18730 wrote:看來很多店家都有這種...(恕刪) 其實那是生意作一陣子會有的情形,他們自有他們自己評論客人的眼光,原則上不是看穿著,而是舉止!而我們剛好是狀況外的例子!(現在看穿著哪準啊!)
boboham wrote:這就是很多假大學生的...(恕刪) 何必又扯到這個話題上?什麼假大學生?真大學生?老牌大學培育出來的學生才夠水準嗎?發言多尊重一下“部份人”,可以嗎?還敢把你學校打出來,說這種話丟不丟人?
喬安琪 wrote:7/9日小女子前往台...(恕刪) 建議直接打電話到台灣總公司,表明要投訴,要找能做決定的主管級人物,並將這件事的時間/地點/服務人員再做啥事等完整告知.保證下次去水果店,就不會有這種情形了.
咦....有的時候希望自己一個人靜靜地看, 不希望店員上來囉唆.有時候又覺得店員愛理不理. 如果我是一線門市人員我也會無所適從.不過那家的風格就是這樣....飄....你買不買對它們來說根本無差前幾年就是這樣, 到現在也是這樣..去年剛買大白時, 在另外一個風評相對較好的水果店有次給我感覺也不是很好, 交機的時候都說的很漂亮,如果有問題歡迎拿回來解決, 結果有次朋友聚會在那邊, 想說機子帶著順便回去問些問題. 沒想到在場的工程師當場就開始說起教來了. """這個使用者也是要下工夫的啊啊云云....""" 但是後來想想也是啦, 盡問些很初學者..接近小白的問題人家也是會煩的.其實沒事我很懶得去店頭, 這年頭當個sales跟消費者都一堆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