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台ADC 20' 用了一陣子後,因為家中灰塵太多(台中市)一直很擔心銀幕被我磨花掉,所以狠心花了2700元到NOVA下的蘋果店貼亮模,當然貼了之後也是感覺有些許後悔,但是至少達到某個目的了。現在在當兵,就沒再用了,看到會視力下降,到挺擔心拿去用的老爸會不會讓他眼睛不好(常畫CAD)不過銀幕的前方(反射面)是牆壁應該還好吧?不知道等我退伍回家後會不會狠心撕下來?
由於對於LCD材料小有瞭解,從FDP角度切入討論,還請LCD相關製程前輩指點一二。FDP(Flat Display Plant)製程中大部分是玻璃材質(LCD、PDP電漿), 一方面玻璃的反光倒影狀況相當嚴重,二方面如果破裂的話,裡面流出的化學物質(液晶)大都帶有某種程度的毒性,所以LCD製造廠(LG, Samsung, 友達, 奇美...)會依各戶需求,在最後一段製程加上一層薄膜來改善前述狀況,並保護使用者。一般的霧面螢幕就是貼霧面的PU或PET膜,廠內正式的稱呼為Non-glare,優點是成本較便宜,有效改善倒影(霧化)的狀況,但是缺點是FDP出來的影像也會因此而打折扣,所以比較適合畫素較大的螢幕(大尺寸),而且反光並沒有降低太多(霧化是利用散射原理),如果高解析度螢幕的話就必須搭配更細緻的霧面膜,但由於太細所以霧化程度沒一般的好,多少還是會看到些倒影。鏡面螢幕用的鏡面膜廠內正式稱呼為glare,主要是有些多媒體或是電視用螢幕,使用者對於色彩、對比的要求較高,避免霧化後降低畫質,所以折衷後利用鍍膜方式來改善倒影現象,可兼顧畫質與倒影現象,但畢竟還是鏡面的,所以作用只有降低反光,無法完全消除倒影,鍍膜等級夠高的話(鍍膜顏色越深),在有畫面的狀況下幾乎沒有倒影現象,只有燈光或是陽光這種強光直射才會看到,不過高等級鍍膜成本相當高,主要是高檔電視或是螢幕才會用到這種材料。市面上到處可以看到鏡面Notebook,不過各位如果把VAIO和一般國產鏡面螢幕仔細比較,就會發現VAIO幾乎看不到倒影現象,強光下反光也比較低,就是採用比較高檔的鍍膜。用相機的閃光燈和倒影作比較,有看出來差異嗎這張是環境光源比較強的地方拍的,差異應該更容易辨識有發現嗎,反光和倒影是不太一樣的,霧面的目的是霧化倒影,使之不清楚,但反光改善有限且畫質會略為降低;低反光鏡面的目的是降低反射光,但倒影無法完全消除,只能降低對畫面的影響,但是畫質色彩、對比、清晰度會比較好。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按照真正的使用目的再來選鏡面或霧面螢幕/保護貼才是王道市售鏡面螢幕保護貼有些利用前述原理,在再鍍上鍍膜層就是一般所謂的低反光鏡面保護貼了,霧面的保護貼稱做AR(Anti-Glare),鏡面保護貼為HC(Hard Coat這裡的Coat不是指鍍膜,而是指硬化層),低/抗反光鏡面保護貼稱做LR/AR(Low/Anti Reflective)另外背膠材質一般DIY款的保護貼多採用靜電吸附式與工廠用的材料不同,主要材質為高透光性矽膠,但矽膠與空氣中的O2和UV接觸久了後,會慢慢硬化和變濁(大約要10個月以上),主要定位是屬於中期消耗品(1年左右),所以才會發生向樓主所說的脫膠狀況。
個人電腦使用環境公司螢幕為ViewSonic霧面家中螢幕為ViewSonic鏡面NB為鏡面公司跟家中都不太有反光的問題NB也很少在室外使用所以都沒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呢因為環境...所以鏡面霧面使用上沒有差別感謝吉米及各位站友的熱烈討論又上了一課
nathan5588 wrote:由於對於LCD材料小...(恕刪) LCD的結構簡單來說是這樣的, 兩片玻璃內封住了液晶, 然後在玻璃上再貼上偏光片, 前後玻璃都有喔. 這偏光片就是各位摸到的那層螢幕表面. 偏光片主要作用是只讓特定方向的光通過, 加強玻璃強固力只能算是副作用.而各位所謂的鏡面(Glare), 霧面(AG, Anti- Glare), 都是在偏光片表面作上不同的處理所造成的. 二, 三年前市面上的鏡面產品較為少見, 為什麼會紅起來, 當然是有需求, 而需求又來自哪? 當然是消費者.因為對不管是Brand, LCD maker, 甚至到偏光板maker, 能共用料就共用料, 這在物料管理與成本都方便與節省許多啊. 至於哪一種cost down, 其實不見得, 早期鏡面因為量少反而成本高, 但現在應該都差不多了, 但有特殊鍍膜處理的, 則當然成本會提升. 所以只要有多做抗反射處理的鏡面, 就比較不會反光,反光與倒影, 皆是外界物體的光射到螢幕表面反射後的結果, 就像鏡子, 會反光也有倒影. 或想像成一座湖面, 平靜無波時可以看的見周圍的風景映在湖面上, 但當一陣風吹過掀起漣漪時, 倒映在湖面的景象也模糊了, 就像霧面的螢幕, 當然, 隨著風的大小(霧度的程度) , 反光與倒影的清晰度就會不一樣.至於要不要保護貼, 建議螢幕會反光很嚴重的就買有抗眩, 抗反光的來貼, 對眼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