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遇到無“服務“專業可言的銷售人員?

anny1218 wrote:
最近不是很熱嗎進門就...(恕刪)

告訴您!我真的遇到了,拿了一疊十萬元的千元大鈔,揚啊揚的,天氣真的很熱!!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樓上的先生,第五大道上什麼 3C 店?還好你沒買東西,不然鐵定被坑。不是我種族歧視,(事實上有點不喜歡印度人啦),但是紐約市的 3C 店裡,只要店員是中亞,中東來的,你最好小心點,敬而遠之最好。

除了 Best Buy / Ciricuit City / B&H / Adorama 這些名譽好的店,紐約市專坑觀光客的 3C 店多如牛毛,可別拿你的美金/信用卡學經驗了。

回到原來主題,其實個人覺得台灣大多數的賣場都是如此。賣東西前會打量客人,貨既出門,概不負責的也比比皆是。許多地方,擺了電腦,卻只是 screen saver 在那邊跑啊跑,不讓客人碰一下,說實在的,還不如裝在箱子裡。

說說我在美國 Apple Store 的經驗,看看台灣有沒有可能哪家能做到。

美國的 Apple Store 除了在大都市外,通常是開在 Mall 裡。因此逛街購物時,小朋友總是會想進去玩一下電腦。(5 台左右的最新 eMac / iMac,免費軟體讓小朋友「試玩」)。而大人就可以玩各個桌上的各式各樣 Power Mac / iMac / MacMini / MacBook / iPod ..... 。有些人還去上網,寫 email 。

每次進去,看到我們的店員一定會說,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我們都是說沒有。然後他就微笑地走開,我們就東看西看,或是直接找台電腦玩玩。等到大家都盡興了(應該說是小朋友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我們勸走),店員還會說歡迎下次再來。

你想買 Final Cut Pro,可是不知道好不好用?沒問題,工作人員展示給你看,你也可以自己玩玩看。他們的展示機裡,可以玩的程式還真多,不會玩的問他們就對了。(我第一次問他們的問題是,打中文怎麼選字,結果他們所有店員都不會。沒關係,這只是測試他們的,呵呵。)

各位一定以為我們是住美國的澳客。

事實上,光是這樣去玩玩看,體會看看各個軟體跟機器後,我先後推薦妹妹,朋友,跟自己買了 PowerBook、Mac Mini、Mac Book、iPod 4G、iPod Nano、iPod Shuffle等等。甚至帶朋友去 Apple Store 看機器時,是我在講解給朋友聽。(穿 Apple 制服的員工則在一旁講解給另一個人聽)

換句話說,Apple Store 這種讓客人體驗的行銷策略是正確的。而台灣的 Apple 經銷商則還沒學到精髓。對於員工的教育跟要求也徹底失敗。就像 CompUSA 也有賣 Apple 電腦,可是沒有人會去跟他們買。

(BestBuy 最近打算也推出 Apple 電腦專區,該區的員工則由 Apple 指派,由此可見 Apple 多重視他們門市的員工素質。)
kuekhh wrote:
你真是不了解蘋果圈阿...(恕刪)



1%,2%? 閣下的意思是說在台灣能生存五年八年甚或十幾年的蘋果店,年營業額都是上億的囉?

恩,我算算看,就以2%來算吧,一億的2%是多少?喔喔喔對了,是兩百萬,扣掉房租,水電,店員薪水,雜項開銷,營業稅,老闆一年下來大概還能賺個幾十萬吧?天哪!做一億的生意賺幾十萬? 若是以1%來算的話,那一家店每年大概就要做兩億囉?

就以年營業額一億來算,每個月大約要做八、九百萬的生意,一台以八萬來算,喔,原來每個月只要賣一百台就有了。

只要三天沒有成交生意,第四天老闆的業績壓力是當天要賣十台以上的八萬的機器,或者是當天要賣二十台以上四萬的機器....

恩,good jobs.

我不了解蘋果圈?是你不了解生意人吧!







無意加入利潤的戰局。

據說 Apple 經銷商賺最多的是周邊商品,這也是 iPod 周邊產品愈來愈多的原因。
Mio 完全攻略 Mio-GPS.blogspot.com
bx1aa wrote:
1%,2%? 閣下的...(恕刪)


對不起,個人完全不懂你言詞裡的用意?
意思是說做生意賺客人錢是不道德的?
還是不給客人可以比到的最低價就是不道德?
或是要像買PC般必有特價才叫道德?
完全不懂你的邏輯???
bx1aa wrote:
1%,2%? 閣下的...(恕刪)

說這個沒有意義的,畢竟大家都不是水果店的老闆,愛講幾%就幾%,反正人家能夠生存就好!至於我們mac用的爽就好!
快沒戰鬥力了....要趕快回去火星充電! 地球是非常危險滴~
MoonBear wrote:
樓上的先生,第五大道上什麼 3C 店?還好你沒買東西,不然鐵定被坑。不是我種族歧視,(事實上有點不喜歡印度人啦),但是紐約市的 3C 店裡,只要店員是中亞,中東來的,你最好小心點,敬而遠之最好


遇到專家了

幸好小弟在台灣平日也會逛3C
於是還辨別的出他們那貴死人的價錢........

小弟在美國的經驗不多
但是對印度籍或中東人士的店員(自己憑口音以及長相猜的 無法確定)
印象實在是不好.......
不過也有認識印度籍的學者 他們給人的感覺就好多了.......

對客人的態度好差......

日本人的店服務不錯....
我有去小東京 一遊.....吃了不甚道地的日本料理
不過 服務實在是不錯........價錢也還可以。
slyue wrote:
說這個沒有意義的,畢...(恕刪)


同意
管他是賺100%還是1%

對客人該有的服務 就該提供.......
不是說廉價商店就可以對客人態度差........

君不見7-11的服務也挺不賴的嗎?
很多工讀生 但是似乎訓練的還不錯.......
恩,如果店家賣的商品只有5%..那麽,相信這5%一定是淨利..
例如銷售了1千萬..那麽應該淨賺了50萬..當然..這個銷售額必須是一年4,5千萬的
這樣才符合投資報酬率..當然,景氣不好的時候也有可能一年只淨賺50萬..
可是如果是這樣,很快的沒有幾年就差不多要倒了..
--------------------------------------------------------
我覺得服務態度不好,就不要去買吧
反正現在購買管道很多,不需要爲了這個生氣
台灣怎樣不好 台灣如何不好 ,生長在這,環境不好自己也有責任,因為大環境不好,就以為能為所欲為的人太多了。
『我不愛台灣,是台灣要愛我!』是否都要如此自私呢?

以貌取人並不是服務人員應有的態度
這件事情我個人以為服務人員態度有問題,消費者與銷售者兩者並非對立,只是要互相找到一個契合點就如同炒菜要五味調和,才是道美食。但說實在的服務人員無法與你心有靈犀一點通,就當服務人員笨吧,多問一個問題,多講幾個字如:【請問多少錢】【請問配備如何】

別人看不起你之前,定要自己先看不起自己
大學生就比較專業?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研究所出來的碩、博士,真的有比其他人多懂些東西嗎?一個人的成就不是看他的學歷,而是看他自己能有多努力,一個有自信的人到哪,都不會有人看不起他,因為他是真材實料。

不分青紅皂白的正義感
單方面提出的事件就去相信?也許當事人忘了某些情節,畢竟人的記憶多多少少會有些遺落呢,況且在這種情況下
也許大可以當場指正該服務人員,這樣是否才是正義?搞不好因為你的指正該人員後來變成一個成功的人,對我們來說心裡的不滿消了,又做了件善事,何樂而不為呢?

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既然叫做人員,自然就會有所素質之差別,假設每個服務人員都是Pro級的那麼到時候也許我們就怕問不出口?
因為問題太簡單了,自己不好意思說出口?

事情總是會有一體兩面的。



個人觀感 謝絕口水 採軒紡 二廚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