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賺太多這種事情其實是很主觀的比成本高很多? 廢話那當然 它就是貴但是他如果賣便宜 還會這麼多人想買嗎? 那就不一定了把話題轉回來不久前在香港辦了一個展覽國內廠商在那買了一台手機回來 該有的功能 大部分你想得到的功能它可是都有的不過它沒牌子 簡言之是個無名小牌 甚至還沒掛上自己的牌國內某手機通路廠商買了回來並進行拆解已經跟這個手機製造廠下了單 也談好了在台販售權在台灣可能是直接打上這手機通路廠的牌子在台灣打算販賣的價錢是一萬二(訂價會訂更高)這隻手機在香港展買的價錢呢 其實只要兩千當你沒有牌子的時候 製造商的價值是很低廉的很多技術都可以拷貝的時候 很多人都是買牌子的
keny922 wrote:在台灣打算販賣的價錢是一萬二(訂價會訂更高)這隻手機在香港展買的價錢呢 其實只要兩千當你沒有牌子的時候 製造商的價值是很低廉的 即使品牌對價格有很大的影響,但還是不能這樣比。一隻手機要賣的好,需要砸下幾千萬的廣告預算下去,還要鋪通路、包裝、管理,品牌越大,花的錢也就越多,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給廠商的授權費用。(這個就很難估計)這些東西,開發商根本不需要操心,廠商參展發表新品通常都是成本價在賣,沒賠就好,就是等著最後被大廠看上簽約,跟一堆年輕團隊寫一些很酷的軟體,紅到讓Google用幾百萬幾千萬下去收購意思差不多吧我想。
ray_juan wrote:實際的情況應該沒那麼偉大...(恕刪) 這就是文化差異所在了,姊夫在達拉斯開律師事務所,雖然不是做義工,可是他的服務精神卻讓我很感動,他也可以不管這些小case,但他卻以為人服務為自我實現的目標。教育塑造的氛圍沒辦法像 format 一樣,不喜歡立刻就能就重來一次,人性的光輝曾幾何時被視為如此不值,凡事以利益的觀點為衡量準則?看看週遭,台灣還是有很多人無私的為這塊土地付出他們的熱情,因為這些人,讓住在台灣的我與有榮焉。
HTC 跟 Apple 的手機開發成本是不能相比的別忘了 Apple 還得把自家的 OSX 移稙到 iPhone 的平台上況且美國跟台灣的薪資水平又差了一截把這些人力成本反應到產品的價格本來就是很合理的單憑硬體零件的價格來評估一個產品成本的方式跟現實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價格沒有價值 自然沒有成交 這是市場法則.批評者還是好好回去讀讀書, 如果還是搞不清楚, 這輩子只能做M型社會的左邊那群人, 怨聲載道怪別人的價格訂太高, 沒有建設性.悟性不夠 那也只是每個人的命. 角色變換, 當你自己開發出個好產品, 希不希望賣個好價錢? 定價是以價值來看的, 跳脫不出成本定價的思考, 那就做做代工勉強還有飯吃! 在這裡討論別人賺太多, 還不如好好做好自己的產品.
paulccliu wrote:這就是文化差異所在了...(恕刪) 我倒是不覺得文化差異有這麼大根據我和美國公司作生意的經驗來看美國人,特別是生意人常常比我們台灣人更利益導向的律師事務所,要看是多大像Ti這種大公司,不是總裁一個人好心就行不賺錢,整間公司養不活,就是裁員這樣難道就道德了嗎?開公司是賺錢,不是為了作慈善作慈善就搞基金會或是財團法人就好啦(事實上很多歐美國家的慈善團體也是企業化了...)所以我也認為Ti總裁那番話矯情的成份多一點就算他真的好心還有整家公司,甚至股東的影響力在呢...我不相信有哪家公司會在預計一定賠本的情況下研發當然,想要回本,事實上不一定能回本,不過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讓我想到一個例子:曾有人拿Windows賣這麼貴來罵,說一片空白光碟成本才多少錢,MS竟然要賣到天價,簡直是暴利,沒天良的商人......商人本來就是營利,只是消費者也不要只拿"看的到"的成本來考量,因為還有一些看不到的東西也是要算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