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 維修(右耳連線中斷),Airpod是消耗品

king26112001 wrote:
哪有什麼委屈,品牌這(恕刪)

問題他是講在Apple,不關其他品牌的事
整個看下來他拿過保的東西去要求
還什麼沒說的秘密,遊戲規則不就訂在那,買東西之前都沒去了解嗎?
沒錯,過保固就是該死,這對很多3C產品都是如此
多數公司售後政策也是如此,聽起很不好聽,但很現實
但不論過保與否,就單單AirPods來講是哪隻有問題就更換哪隻
當然事事沒有絕對,也肯定有例外狀況
哈囉摩比 wrote:
看了你落落長的文,就...(恕刪)

我不太懂您的思維!保固是正常使用下本身零件故障可以更換。電池屬於消耗品,花錢更換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方就是一直告訴你過保固壞了要付錢,請問您付什麼錢都搞不懂,還跳出來幫忙說話,您腦袋裡裝的都是蘋果嗎?
巴龜 wrote:
看起來就單會買產品,...(恕刪)

看到這種說法實在是讓人覺得好笑,單會買產品?每家廠商都用這樣配套的方式來騙錢的嗎?送回原廠電池壞,人家就告訴你電池壞。喇叭壞就告訴你喇叭壞。說不出哪裡壞,就說過保固,請問是壞他的腦袋,還你的腦袋。說不出哪壞,就表示沒壞,過保固是一個發生在時間點上的“不免費或優惠維修”狀況,而不是產品損壞或該更換的總稱。
NKX188 wrote:
我的 airpods...(恕刪)

生態穿連的確方便,但產品需要維修時,應該還是要公開透明化,而不是用過保固,或欺騙的方式就說要收費。我們都不是不能接受需要維修這件事情,不能接受的是不告訴你為什麼需要維修,還要更換一個全新品。
3C 產品是消耗品沒錯

老婆手上的AIRPOD pro 去年六月購買

已經去檢測兩次,一次換充電盒

一次換右耳,個人覺得在保內有問題儘量反饋

反正3C產品進化速度快,保外就換新一代

或是選其它廠商

另外AIRPOD 是用換機處理

這就是沒有人可以跟你說原因的地方

因為沒有技術人員做進一步的釐清
小螺絲丁 wrote:
3C 產品是消耗品沒...(恕刪)

我覺得不是不能檢測,電池蓄電這件事情是很容易檢測的。只是拆後還原太難,所以乾脆不這樣做,或是懶得花人力這樣做。但是用過保代替一切檢查要買家換新品,我實在不懂怎麼這麼多人可以接受?
樓主發這篇文很好,讓想購入的人有心理準備,我也是購買第一代的苦主。
我是買之前做好思想準備 用了一年 沒有比較好 4000價位有很多選擇

主要是真無線這塊 沒有一家能修 都是換 因為拆就沒法復原 需要專用夾具 所以修是不現實

擔心這店的需要多了解
Человеческое горе заключается в том, что он не пра
嗯,大多數人並不了解現代電子零件的製造方法,所以覺得東西應該要很耐久、壞了要能修而不是換新,這個想法很正常

但是並不符合實際,現在電子產品功能複雜,需要很多零件,而要好看輕便加便宜,這些零件必須以一體式方式組合才能降低成本、提昇速度和降低功耗

例如以前不同功能晶片分別封裝、用引腳插上電路板
然後晶片改用BGA封裝錫焊上電路板
然後很多晶片直接緊緊貼在一起甚至堆疊起來用模造機封起來一起焊上板子

這些製程愈往後發展,愈不可能手動返修
你可能覺得那維修站不能買機器來拆裝嗎?

首先,很多封裝是根本無法拆的,整個用熱固型樹脂鑄造成一個整體
再來,現代電子零件的組裝設備極其昂貴,很多工序的設備動輒上千萬台幣,隨便一台點膠機就要上千萬你敢信?一部電子產品需要數十個組裝工序,維修站可能投資幾億去建廠?
很多零件也根本無法零售,例如很多電子零件是在捲帶上的,組裝機台只能吃捲帶,你沒法餵它一顆晶片去組裝
很多膠水需要冷凍保存且只能保存幾個月,一隻膠水可以用來做幾千台手機要用的一個零件,一台手機裡會用到幾十上百種膠水,哪個維修廠有辦法處理這麼多膠水?

每個工序在產品定版下線前,都要經過幾個月的試做打樣測試,工序裡很多步驟錯一點就會失敗,即使大到蘋果,一個零件也不可能輕易找到3家以上工廠來做

那你可能又會想:那不能拿回生產廠去俢嗎?
任何零件的生產廠的產量是每個月幾十萬上百萬,絕大多數工序是全自動化的,不可能停下線去給一個維修件裝個什麼零件的

坦白說我對蘋果近年的產品耐久性也極度不滿意,特別是airpods,但我試過十多隻其它便宜藍芽耳機,很遺憾發現沒有一隻耳機綜合效能比得上airpods

我們公司是蘋果的間接供應商,同時也是大陸幾大品牌手機的間接直接供應商,我們非常清楚各家手機廠對研發的重視、投資和嚴謹程度,實話告訴你,如果把蘋果的研發能力定為100,華為可以評為70,其它所有一線手機廠通通不及格
Omar22Dec wrote:
研發能力和製成是兩碼子事,你可以說蘋果設計部擁有全天下最會天馬行空的公司應該沒人反對⋯⋯🤣

講製程能力,那你更不能和蘋果比了,蘋果的採購量足以讓他的代工廠全部採用業界最貴的量產製程設備

你可能不是在消費電子業工作的不了解,”研發“其實大部份的工作都是把設計轉換到工廠大量生產的過程,無數的物料和製程參數要確定,無數的測試要做,這些都是研發工作的一環,很多設計會因為找不到好的量產製程或物料被迫修改甚至廢棄,根本不是想像中拿圖來就能做的

蘋果推出的任何一個新功能要採用的新零件,至少是在兩年前就開始開發,這個"開發“是”原始設計完成、選定代工廠開始打樣“,至少兩年時間來確定這個零件是否能在目標預算內達到目標功能和信賴性,但同時開發的數十個案子或許也只有一兩個最終會出現在蘋果手機或其它設備上

也有工廠自己設計了一套改良零件或改良製程方案推銷給蘋果,同樣也要經過漫長的量產性和可靠度驗證才有機會被採納

我們公司1/4的工程人力都在處理和蘋果、蘋果代工廠的技術問題,橫向對比其它手機廠就知道誰高誰低了

我同意airpods的壽命真的不如人意,但我懷疑所有TWS都沒辦法維持1~2年以上壽命,因為太多功能被塞進太小空間,信賴性是絕對不可能和較大耳機相比的。

而且airpods壽命不佳,是它的價格給消費者較長的期望壽命,我之前買過十來隻傳統藍牙耳機,也沒有一隻能維持2年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