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多數使用者都是買了一個市場認同或是自己喜歡可以接受的耳機。
不管是好或是壞,現在的PC/MAC/放大器 音質輸出都比過去10年前的好。
而我們很少人去過醫院測試耳朵的音域與敏感度。
我很久以前就去醫院說我聽不太到,有點耳鳴。順便想要測試我的耳朵是不是有問題。
結果我發現我自己的左右耳的音域與敏感度差距,這絕對是兩個不同的裝置(左耳右耳是不一樣的)
所以,麻煩聽音樂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先校正 左右耳的大小(平衡),
先讓自己感覺左耳與右耳聽到是一樣的音量。
建議可以去這裡選來聽:
http://www.mediacollege.com/audio/tone/download/
如果你覺得左右聽到大小不一樣,就該去調左右平衡。
如果你覺得250Hz比440hz亮,那就去調整EQ。
千萬不要怪你的耳機不夠高檔,要先自己檢討自己的耳朵。
有些人是左耳比較敏感,有些人是右耳。(天生下來就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完全對稱的耳朵)
不要認為大聲就是爽,耳朵不保養的話,老是大聲地聽歌,耳朵廢掉是有可能的。
PS:
耳朵不是有病,只是長期的損耗。
好的耳機聽不舒服,首先絕對跟放大器或是播放歌曲 無關係。
大腦的非對稱平衡可是會讓聽者「難過」。
如果調好平衡後,再來才是所謂的耳機舒適感,聲音細膩品味。 不是只是調好平衡就就可以。
不懂平衡卻要評論耳機的好壞,我想這點不是好的觀念與習慣。
耳機的敏感度:表示音樂可以聽到的範圍有多小。(多數耳朵都沒有到100dB)
耳機的音壓:那表示耳機可以輸出多少的音量,當然某種程度與THD有關,越高擋的設定是特定調整好的。
剩下就是耳機的頻寬與耳朵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