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的外包裝上可以看到本體的外觀,同時雙 USB-C 充電埠,以及最高 65W 充電功率等產品特色,均印在包裝盒的前後。
- 包裝盒(正面)
- 包裝盒(背面)
- 產品規格
- 功能特色
- 充電器本體
- 大小示意
- MacBook Air 充電器比較
- iPad Pro 充電器比較
- MacBook Pro 充電器比較
- Switch 充電器比較

Allite 氮化鎵 USB-C 快充充電器是

產品附上的是支援 PD3.0 與 QC3.0 的 USB-C 充電埠,分別為 C1 與 C2,充電埠上方則有 C1 埠的充電指示燈。

充電器的插頭採用可折疊式設計,對於攜帶收納的便利性也相當足夠。

進入實際測試部分,小編先用 MacBook Pro 13 來進行充電,使用的是原廠的 USB-C 充電線,在使用 C1 埠進行充電時的充電功率為 60.617W,不過因為輸出功率受到電腦保護機制、電源線、變壓器、測試儀器等影響,如果是開啟 Apple 系統報告中的電源項目,就可以看到系統判定的是 65W 電壓無誤,與原廠標示的規格相同。
- MacBook Pro 13 充電(C1)
- 實際輸出功率
- MacBook Pro 13 充電(C2)
- 真實輸出功率
- iPhone 11 Pro Max 充電(C1)
- iPhone 11 Pro Max 充電(C2)
下一個產品為 Apple iPad Pro 12.9 平板,使用 C1 與 C2 埠進行充電,輸出功率則分別為 15.466W 與 14.816W。
- iPad Pro 12.9 充電(C1)
- iPad Pro 12.9 充電(C2)
- Switch 充電(C1)
- Switch 充電(C2)
- ROG Phone II 充電(C1)
- ROG Phone II 充電(C2)
- Samsung Note 9 充電(C1)
- Samsung Note 9 充電(C2)

整體來說,Allite 氮化鎵 USB-C 快充充電器具備輕巧的體積與重量設計,搭配支援 PD3.0 / QC3.0 的雙 USB-C 充電埠,除了攜帶便利外,在充電速度表現上與原廠提供的變壓器差距不大,且可以同時進行雙裝置的充電,這是原廠變壓器無法提供的功能。不過要注意 Allite 氮化鎵 USB-C 快充充電器,C1 埠較適合用來充筆電等大型 3C 產品,然後 C2 埠較適合用來進行手機或小型 3C 產品充電,智慧配電功能小編也覺得相當不錯,加上單顆售價不到千元,在 CP 值表現上也很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