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個同事,電腦很強、崇尚日本事物…觀看美少女系列的卡通、電影、日劇會很開心到怡然自得有空就獨自一個去日本遊玩,沒有女友但和女性同事間交情不差。他三十幾歲,他生活的很快樂…不覺得他封閉在自已的世界裡,只是覺得人們都有選擇自已想要的生活,自已喜好的事物,活出自已的價值。不要只是因為他和絕大多數人選擇不同,強冠上任何的名稱!!!
張大爺 wrote:"宅男"都被媒體及許...(恕刪) "お宅”這個詞在日文中最早最早是形容一些閉門造車.或是熱中研究某些事物、研究熱中到不出門的人只是到了近10年左右,這個詞開始轉換變成形容那些研究動漫然後足不出戶的人嚴重一點,就變成了電影"電車男"裡面那個樣子只是到了台灣,很多人不知怎麼的....我覺得"宅"變成一種流行會讓人去"追求"的流行....好比說,如果粥截輪的style把他稱做"屌"的話, 很多人因為喜歡他所以會爭相模仿讓自己走他那種路線而那些喜歡看動漫的,y則變成"因為我喜歡看,為了要專業,所以有在看動漫就是要變お宅”也就是說,原先最早的お宅會是這個樣子只是因為"足不出戶"這個原因...所以可能頭髮很長沒整理、衣櫥裡面有的衣服全部穿上去就可以出門了、支持喜歡的卡通人物所以把他們穿在身上等等可是這些行為變成一種"專業",變成一種"流行"這是很病態的我也跟上面某位大大一樣,交際應酬等等的社交活動很多電動打很大漫畫研究很透徹甚至我的小論文是研究漫畫生態的但是......有必要把自己搞成那樣嗎.......
我身邊的人給宅男的定義是1.總是窩在宿舍(家理)2.不會打扮3.常在打電玩、話題離不開電玩我不打電動 或是說我很少打<<會沉迷 什麼魔獸信長我都不懂我不會打扮 或是說我不追求流行<<浪費錢我在宿舍的時間還比他們少<<假日就去跑山然後我也被歸在宅男...反正這個社會不是形男就是宅男...
"爆料""大罵""痛罵""夯"媒體的目的就是要引人注意,愈多人看愈好,在這種功利世界用詞日漸火辣血腥,狗血灑得愈多,觀眾愈愛台灣的媒體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叫他們收斂點,又會跳出一堆"言論自由"來無限上綱於是愈來愈口無遮攔只要不會被反咬(例如郭董事件,再寫就把數字週刊買過來玩~)會寫出什麼東西都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