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空洞 +1
sammergtr wrote:
有什麼好吵,又沒和你...(恕刪)
看電玩快打

不如看敖廠長的『囧之招喚』

起碼不會花錢買爛遊戲.... 而且他的評論犀利多囉!
早期是衛視中文台電玩大觀園 張洛君主持(沒記錯的話應該是)
和大地頻道 電玩快打
或許有人會說是我說錯,是緯來才對..
當時的確是大地頻道,介紹秘技都會說香港嘉和

那時候艾力克斯還穿很醜的緊身衣服裝
開場白說 我是電玩奇兵 Alex~ (年代久遠可能記不是很清楚)

電玩大觀園 從卜學亮交棒給劉爾金後後 就走下坡了
電玩快打 小嫻獨撐大樑交棒後,也感覺品開始下降

當然最後因為網路資訊爆炸,網路上隨便都能找到最新遊戲資訊...

所以說電玩節目要做好是可以的,只要要更用心...
讓觀眾同期所好才做大收視率...
電玩快打原本是直接買外國的電玩節目配音翻譯播放,老實說我覺得那時候最好看.
改成自製後........
主持人真的有差,現在的男主持人,除了嘴砲外根本就沒有電玩實力,
每次PK前都說自己多行,小神童之類的,但真正玩起來又不怎麼樣,
輸了又不甘願,如果真的內容空洞,我寧願像之前中視晚上的電玩節
目看安心亞跟袁愛菲主持的,不然現在的電玩快打真的快看不下去了。
記得前幾集有在介紹神奇寶貝的蒐藏,我看到的時候就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都只在講人家的蒐藏好像是在幫炫耀而已,沒讓觀眾知道神奇寶貝現今的發展怎樣的。
最近推出神奇寶貝與信長野望與今年在日本的新電影在那節目完全未提~~

每一集內容幾乎都差不多這樣的架構,一點新意都沒~~
看到最後都沒興趣在看下去了
讓我來說句話
我的朋友恰好是電玩快打裡面專門錄主打星的玩家

事實上這兩年來
遊戲介紹段落的收視就是一直滑落
才從資訊類節目轉為半綜藝的節目

哈燒新Game一直在節目中敬陪末座
所以從原本試玩介紹到後來是遊戲新知訊介紹

至於許多特別企劃 也是毫無時效優勢
舉例來說
暴雪娛樂的魔獸5.0訪問
電玩快打一樣有受邀
但是呢
巴哈等網路遊戲網站
在採訪完可以在當晚就播出
電玩快打礙於前置作業
必須要隔週甚至是兩週後才能播出

至於新主機、遊戲的介紹
遊戲公司都是在發行之前提供給節目做介紹
但到了播出時,往往又是一兩個禮拜後的事情

就拿上週的隨堂考介紹的散華來說
電玩快打在3月初就拿到遊戲片 並錄影完成
播出是在上週 就是為了趕所謂的時效性

遊戲資訊現在人都是習慣上網
巴哈姆特、遊戲基地甚至各大論壇
馬上就會有一堆玩家
詳細介紹試玩心得
當然專職的巴哈玩家 也是第一手報導

製作單位何嘗不想照以往一樣
簡單介紹遊戲
做一個全職的資訊電玩節目
但事實上 玩家資訊獲取的管道就是變了
觀眾收視習慣也變了

如果照大家原本期望的這麼做
最終只會更快終結這樣的節目...

不然電玩節目也不會一個一個的收掉
而且 邀請來賓其實很花成本
如果大家想看單純的電玩介紹
製作單位怎麼可能不依照大家的需求
省錢又省事

總之現實情況就是
1.資訊爆炸的時代 時效性完全沒有優勢
2.觀眾資訊或許完整 想看純介紹的人 變少了
3.與電玩節目 收視持續低迷有關
以前平均每個電玩節目都可以0.6~0.8
到後來中視數位遊戲王、華視巴哈電玩通、民視電玩大聯盟 都僅有0.3以下的水準

身為最長壽電玩節目
電玩快打表示會持續做下去
直到被觀眾完全放棄為止

節目的轉型是必須的
當然一定要跟遊戲有相關才能做
至於大家還是可以給予建議
只是不可能一個人建議一個
製作單位就做調整
因為要滿足每一個觀眾
基本上任何一個節目都做不到
所以多半不會給予允諾
只能說 製作單位還是會看
包含現在大家的意見
目前其實都有考量
但事實上 就真的沒這麼容易達到
我想樓上朋友是一個很好的管道
可以傳達一般觀眾的聲音

我是從小嫻離開時也跟著離開了
中間是有看過幾集
但是遊戲介紹內容空洞
同樣的評論上網就有了
有些根本就官方新聞稿照著唸
加上節目時效性問題
都已經不是新聞的新聞
相較電子媒體來說已經輸很多了
玩家會看不是為了看綜藝
尤其是藝人PK...有些技巧根本爛的要死

我想...並不是觀眾選擇放棄
而是內容跟自己上網GOOLE的一樣
那何必要花那時間守在電視前?

smith168168 wrote:
哎~緯來的電玩快打好...(恕刪)


最好看的電玩節目是以前以前以前的...大地頻道 ,

主持人在電玩節目中只有旁白 , 看不到主持人 ,

也就是說整個節目畫面通通都是遊戲畫面 ,

遇到不怎樣的遊戲還會直接吐槽 !

我還記得那時大地頻道的電玩快打,把鐵拳直譯為"泰肯",把鬥神傳翻成"托仙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