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跟主管通電話
他說公司上面已經有方案出來
(早上打2通都說沒有)
主管說折抵一日通話費+抱歉^n +不好意思^n
至於板上說的
每月折100元或是月租全免
主管說會一一的跟原先答應的客戶說"改成一日減免"
我有提到公司這樣大小眼
加上好像先吵先贏
(我早上就去吵了 他們主管沒回我電話 我又打去吵 這麼晚吵 補償就較少)
好像先吵的補償比較好
這樣很不公平 而且還用合約綁客戶不放
只會官方式回答
而且有吵的門號才有補償
後來我跟他說我全家都用台哥大
他跟我要全部門號才要一起補償
爛透了~~真的爛透了~~
就算最後NP一圈從A到Z又回到A,若整體通訊環境因此改善對閣下也有助益。某種程度跟醫療過失一樣,會叫
的和解賠償,不會叫的待時間淡化,整體醫療環境一樣險峻? 還是調查道歉、檢討過失改進流程以期
錯誤不再發生? 拿醫療過失比喻或有過之,但若廠商願意以此標準自我要求,是不是能做出比其他家更好的產品?
一個廠商若要持久的收益,不可或缺的方法就是站在客戶(或潛在客戶)觀點來思考,給予符合預期
(甚或超乎預期)的產品及服務,這也就是為甚麼部份國人會偏好某些國家製造或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原因。
如果我是台灣大哥大(以下以TWM稱之),一天33元或一個月月租累積起來確實是很大的損失。但是相較起來,
今晨事件導致TWM客戶、要撥入TWM的非客戶對TWM產品信心之影響,才是更可怕的。想想如果同一事件
發生在非電信三雄的業者身上,會有多少人用「這家本來就小嘛、基地台本來就不夠嘛」等原因自我解釋。反
過來電信三雄的客戶,是不是對服務會有較高的預期,在2008的最後一天怎麼也不會想到,稍晚自己會是在
喧鬧車陣中那失聯(形成心情上的嚴重反差)的一群人? 對TWM來說,部份月租的免收是「賠償」,但對
部份客戶來說充其量只能算「減免」。怎樣強化客戶 (還有原先打算撥入TWM的非客戶) 對TWM的產品信心,
不致因此於兩年內客戶逐漸流失、原先計畫進入的新客戶裹足不前、其他受到影響或聽到事件者
形成反進入反促銷的氛圍,這才是有遠見的主事者更需要思考的。舉例來說,通訊服務算不算是產品?
如果TWM在此事後為所有客戶免費加保針對通訊產品設計的產品責任險,能不能讓客戶(或潛在客戶)相信TWM
的誠意和服務能力? 如果可以,這就是一個有效的對策甚至轉機。
如果我是其他業者,這事件恰好是很好的機會。怎樣預防同樣事件的發生? 倘若遇到同一事件,怎樣在最短時間
回覆正常(如果只是00:00前後10分鐘掛,我相信TWM不會受到這麼大責難)? 怎樣在事件發生時,維護客戶應有
的通訊權益? 怎樣建立我們家比TWM的服務更好的印象和能力,進而吸引客戶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