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gadget.com/2010/06/28/samsungs-epic-4g-for-sprint-seems-to-live-up-to-its-name/
Samsung's Epic 4G for Sprint seems to live up to its name
That rumored Galaxy S Pro is very real and very official for Sprint this evening, 'cept it's not actually called the Galaxy S Pro -- instead, it'll be known as the Epic 4G when it comes to market "in the coming months." Like the EVO 4G before it, the Epic 4G sort of blows everything out of the water on paper: 4-inch Super AMOLED display, 5 megapixel primary camera with LED flash and 720p video recording paired with a VGA front-facing cam for video calls, 802.11b/g/n WiFi, six-axis accelerometer, and a 1GHz Hummingbird core. Oh, and of course let's not forget those EV-DO Rev. A and WiMAX radios, the latter of which will earn you theoretical downlink speeds in excess of 10Mbps -- speeds that will work nicely with the phone's five-device mobile hotspot support (three devices fewer than the EVO 4G, interestingly).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0/06/17/sprint-fires-employee-who-leaked-weak-evo-4g-sales-numbers/
Sprint的EVO 4G銷售量再度被爆......其實是更弱的66500支
由 Yeager Yu 於 11 days 之前發表
文章分類: 智慧型手機
雖然我們都知道廠商宣稱的銷售量不可信,所以這宣稱的銷售量數字,被稱之為「公關數字」,一般來說公關數字多個30%至100%都是很正常的。反正嘴巴說說,你又不可能調查出來。不過像Sprint這樣搞出數量風波,也實在是少見。個人也懷疑Sprint之所以會下修數字,可能跟這件事有關。
雖然之前已經報過Sprint的公關數字事件,但還是簡單說一下。在6月7日的時候,Sprint報出EVO 4G有驚人的銷售量,是當初三星Instinct與Palm Pre兩支手機三天銷售總量的3倍。當然,並沒有說出具體的數字,由其他分析者的報告,提出約32萬台。但兩天後Sprint自己又修正銷售數字,其實並沒有3倍,是這兩支手機三天銷售總數。當然,也同樣沒有給出數字,不過還是被換算成數量,約15萬支。
然而這銷售數字事件並未結束,Sprint員工用了內部進銷存系統查了EVO 4G到底賣出多少數量,得到的數字是66483(這數字主要是Sprint商店,不含WalMart、RadioShack等)。
6萬6千5百與32萬和15萬也差太多了吧。看最早的發佈被分析為32萬支,與現在的6萬6千5百支,數字可以差到四、五倍,膨風也膨得太誇張了。此外,據網站MobileCrunch所提,這員工PO文的時間是在6月6日下午,比Sprint發表銷售數字的時間還要來得早。
當然,這員工最後的下場,自然就是被開除了。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1995
引進WiMAX手機?宏達電興趣缺缺
文/蘇文彬 (記者) 2010-06-25
宏達電認為國內WiMAX用戶規模還不夠大,在考量到效益下目前沒有引進WiMAX手機的計劃。
儘管台灣WiMAX服務先後開台,宏達電考慮到市場規模問題,目前並沒有與營運商合作引進WiMAX手機的打算,台灣用戶現今只能以網卡連接筆電上網,無法體驗手機上網的便利性。
宏達電最早在2008年時便與俄羅斯WiMAX營運商Scartel合作,在當地推出全球首款GSM/WiMAX手機HTC Max 4G,今年也與美國WiMAX營運商Sprint合作發表首款3G/WiMAX雙模Android手機HTC EVO 4G,為目前較積極支持WiMAX的手機品牌。
雖然國內六家營運商至今已有五家開台,WiMAX開通的縣市也涵蓋台北市、台中市、高雄縣市、花蓮縣、屏東、澎湖、新竹市等多個縣市,下半年更多縣市將開通服務,而業者本身也表達引進手機的意願,但宏達電始終未引進WiMAX手機來台。
HTC Wildfire發表會上宏達電亞太區副總經理董俊良表示,宏達電在各地市場引進WiMAX手機的主要考量在於規模,雖然台灣市場已開始提供服務,但市場規模仍不未到足夠的空間,宏達電暫時沒有引進手機的計劃。
雖然董俊良沒有說太多,但宏達電內部員工解釋,WiMAX手機引進與否最主要的條件是WiMAX營運商承諾採購的量有多大,手機開模從國外產地運到台灣銷售有一定的成本,但目前來看國內WiMAX營運商承諾的量有限,用戶也還不夠多,是遲遲未引進WiMAX手機的原因。
而從既有3G、3.5G行動電信業者的角度來看,昇級至LTE較建置WiMAX網路容易,雖然LTE還未大規模商用化,但現有的3G、3.5G業者用戶市場規模明顯優於WiMAX。
在宏達電對引進WiMAX手機來台興趣缺缺下,WiMAX營運商目前還是只能以銷售網卡、無線分享器為主,銷售WiMAX手機得另尋他法,全球一動日前即表示將與英業達合作,第三季在國內推出OKWAP品牌的GSM/WiMAX雙模手機。
-----------------------------------------------------------------------------------------
至少目前就市場反應與電信業者的信心度來看 WiMax還要再加很多油啊
還有 關於信實電信要玩WiMax的新聞 好像跟下面這則有矛盾喔
http://tech.hexun.com.tw/2010-06-13/123974415.html
印度4G牌照以55億美元拍出
2010年06月13日10:27
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印度政府剛剛結束了用於4G寬帶無線接入服務(BWA)的2.3 GHz頻段的拍賣,總計拍得55億美元,約為3G拍賣所得110億美元的一半。
此次拍賣的最大贏家是私人控股企業Infotel公司,該公司贏得印度所有22個地區的4G運營牌照,一舉成為印度最大的無線寬帶服務商。
而在拍賣結束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同意以10億美元收購Infotel公司,表示將會為公司的4G頻段牌照支付27.4億美元。與穆克什關系不和的弟弟阿尼爾·安巴尼擁有的信實電信(Reliance Communications)在寬帶無線接入服務拍賣中沒有獲勝,盡管該公司擁有眾多3G牌照。
寬帶無線接入服務拍賣的其余大贏家有Aircel公司(8個地區的牌照、7.47億美元),Tikona Digital Networks(5個地區、2.27億美元),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4個地區,7.2億美元),高通(Qualcomm)(4個地區、10.45億美元)。高通拿到了印度主要市場的運營牌照:德裏、孟買、哈裏亞納邦和喀拉拉邦。
信實電信、沃達豐愛莎(Vodafone Essar)、塔塔通訊(Tata Telecom)均未拍得牌照。
另外 關於印度電信業的生態 建議先讀下這篇Wiki項目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http://www.engadget.com/2010/06/28/sprint-lines-up-epic-4g-against-the-competition-likes-its-chanc/
Sprint lines up Epic 4G against the competition, likes its chances
By Chris Ziegler posted Jun 28th 2010 9:54PM
In case you needed any more evidence that Samsung's Epic 4G for Sprint is probably going to be awesome, you might take a gander at the competitive analysis they've prepared against the iPhone 4, Droid Incredible, and Droid X as an ego-boosting checklist for reps prepping to sell the phone in the coming weeks. The DLNA support trumpeted, but HDMI's notably missing -- something its EVO 4G sibling has -- and it'll be up to customers to decide whether 4-inch Super AMOLED is better than 4.3-inch LCD. Unsurprisingly, the Epic will "feature" the same $10 data surcharge that the EVO has, something that we're guessing is going to end up being phased in over Sprint's entire smartphone lineup over time -- you know, kind of like those delivery service "fuel surcharges" that end up becoming permanent after a while. Anyhow, the Epic looks killer on paper, but if anything, the chart only underscores how incredibly stiff its competition is going to be. Choice is good, is it not?
samsung 這次看來對Galaxy S 極欲站穩其智慧型手機市場
美國四大電信商 全部上架
且居然還願意替sprint 客制化 Epic 4G (支援wimax 、實體鍵盤)
samsung 應該是想用四家carrier 一起賣來挑戰 只在AT&T 獨賣iphone 的銷售量
Epic 4G 在 支援4G(嚴格來說只能算3.9G)、及實體鍵盤
應該會比 其他兄弟更有吸引力( AT&T 的Capativate, Verizon 的Fascinate, T-mobile的Vibrant)
像HTC 在Verizon 的incredible 跟 Sprint 的 EVO 4G 的規格差不多
但EVO 4G在 www.engadget.com 的話題不斷
而incredible 似乎就看不到了
兩款重量級的wimax 智慧型手機輪流現身
已補足 wimax 終端商品最重要的一塊
wimax在美國 的市佔率 最後仍會回到基礎建設的速度
看clearwire 是否能在年底 覆蓋美國1.2億人口
Samsung Galaxy S家族全亮相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0/06/30/samsungs-american-galaxy-s-phones-pose-for-family-portrait/?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engadgetchinese+(Engadget+%E4%B8%AD%E6%96%87%E7%89%88+X+%E7%99%AE%E7%A7%91%E6%8A%80)
AT&T:Captivate
‧Verizon:Fascinate
‧Sprint:Epic 4G
‧T-Mobile:Vibrant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0/07/01/intel-shutdown-wimax-lab/
Intel撤掉WiMAX實驗室 台灣產官學淚流滿面(淚)
由 J Chiang 於 46 minutes 之前發表
文章分類: 無線相關
[作者:龔獨陞]
今天一早看到最嚇人的產業新聞,莫過於Intel撤掉WiMAX實驗室這件事情,也許很多科科不把這當一回事,但這件事將會深深影響整個台灣資通訊產業,甚至改變台灣與Intel多年來的互動關係。
台灣電子資通訊產業會有今天的榮景,實際上Intel也是功不可沒,以至於台灣的產業幾乎都是跟著Intel的策略一同前進(一同送死的也不少...瞧那精美的MID與UWB),當時Intel為了搶佔行動運算市場,又不想跟那些傳統電信公司一同共享資源,選擇WiMAX作為整個Intel的無線技術發展方針。想當然爾,在電信標準一直缺席的台灣也追隨Intel,成立M-Taiwan計畫,並宣佈以WiMAX為第四代通訊標準的發展方針。
由於Intel一聲令下,加上台灣動員官方與學界的力量,產業當然也跟著一起跳下去,尤其在2008年達到高峰,當時台灣發下WiMAX執照後,似乎WiMAX已經成為台灣的救贖;但隨著技術不夠成熟以及金融海嘯後,3GPP主導的LTE悄悄浮上檯面,而且快速獲得全球電信營運商的支持。
這也不能怪WiMAX,LTE原本就是由電信商主導的規範,雖然LTE與WiMAX一樣,發展以寬頻應用而不以通話功能為主,但LTE還是仗著可以向下支援現有的電信技術,對於現有的電信營運商,依舊可以透過現有的線路提供基本的語音通話以及3G服務;相對於WiMAX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向下相容,只要佈署不全,就完全沒用。雖然 WiMAX也試圖利用VoIP扳回一成,但VoIP目前仍未被這些傳統電信業者接受,WiMAX除了可以提供高速寬頻以外,對於電信業者缺乏經營的價值。
加上WiMAX Forum沒有明確定義LTE到底是網通還是電信技術,雖然找到許多第三勢力效忠,但各懷鬼胎的情形下,有人當成都會網路,有人當成電信網路,整個產業一盤散沙,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註定WiMAX最後會出亂子。
雖然小弟龔獨陞我也曾試圖幫WiMAX說些好話,但看來事實擺在眼前,WiMAX組織中最強勢的Intel一宣佈終止WiMAX辦公室,對整個全心投入並且配合Intel的台灣產業勢必造成重大的打擊。
不過Intel不玩是否代表WiMAX會跟著完蛋?這倒是不至於,根據整理各大產業報紙的報導可以發現WiMAX已經營運的國家其實對Intel晶片的仰賴不高(甚至很多廠商的晶片比Intel便宜好用),而台灣廠商自一年前也稍微有感覺到Intel對WiMAX的心態轉為冷淡,雖然一再強調不會退出,不過態度相較於過去,已能嗅到一些變數。
對台灣投入WiMAX產業的廠商而言,Intel的態度是否有絕對的衝擊?這需要分為兩個層面,若就營運廠商而言,這樣的衝擊將會相當可怕,尤其 Intel還曾允諾台灣廠商將會適度投資營運商(結果這筆資金流到日本去了...X的),而台灣的WiMAX系統業者也多半才剛進入營運階段,光是這個消息釋出,就夠動搖消費者心態的了。但對於產業,WiMAX與LTE在許多架構面都有可共通之處(例如三星所推出的LTE Dongle勢必就是從Wibro技術演變而來),其實因為配合政策關係不便透露,私底下許多廠商早已將技術轉移到LTE之上,現在也是可以轉向檯面化爭取LTE訂單的機會。
不過Intel這次的失策是由於閃電且片面裁撤WiMAX實驗室,等於打了一直以來配合Intel腳步的台灣官方與產業一巴掌,官員甚至重話表示,未來包括運算處理方案不排除與AMD以及ARM合作(早該這樣啦!),雖然很多人會覺的這不過是說說而已,但仔細看Intel這幾年的發展狀況,也不如幾年前在PC產業呼風喚雨,甚至走得有點艱辛,Intel能夠為所欲為的日子,不知道還剩下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WiMAX產業雖然不會瞬間崩潰,但可以肯定的是將會越來越被邊緣化。
補充:在這篇文章完成後約晚間六點,台灣Intel馬上發布新聞稿,內容大意是Intel仍是台灣WiMAX的合作夥伴,WiMAX辦公室不是被消滅,而是被妥善安插在各相關單位中作更有效的技術研發,Intel還會繼續支持WiMAX之類的。完整的新聞稿內容如下:
針對今日媒體報導英特爾計畫辦公室(WiMAX Program Office)組織調整乙事,英特爾特此說明─
英特爾自五年前創設WiMAX計畫辦公室(WiMAX Program Office, WPO)至今,WiMAX在全球的推動已獲致可觀的進展。WiMAX已發展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術,目前全球已有147個國家共佈建超過500個WiMAX網路,為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寬頻服務。我們亦和產業體系的夥伴廠商合作,推出超過200款內含嵌入式WiMAX元件的電腦平台,並帶動產業體系與技術標準的持續發展與演進。如今WiMAX市場的開拓已達成良好的進展。
台灣在過去幾年,在WiMAX領域創下許多成就,包括WiMAX頻譜釋照、WiMAX Forum組織在台舉行多場研討會、WiMAX展覽會舉行、以及英特爾對威邁思電信的投資與威達雲端電信的合作等。我們要將此亮麗的成果歸功於台灣政府、電信業者、以及我們產業體系夥伴的傾力支持。
英特爾如今正將WiMAX計畫辦公室整合至多個平台、產品、以及銷售相關部門,融入我們既有事業體系日常運作的一環。WiMAX的進展促使這項組織調整,而隨著新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WiMAX技術已逐漸成為現有電腦運算平台的標準配備之一,這項組織調整是自然的發展。
英特爾仍將是WiMAX最大的支持者之一。我們認為WiMAX是目前為各種數據裝置提供高速無線寬頻服務最成熟的4G技術,這項組織調整並不影響我們推動 WiMAX的決心。我們非常看好WiMAX在2010與2011年的成長,數以百萬計的WiMAX裝置將陸續為消費者所採用。
Tags: achi, intel, wimax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kaorujan wrote:
但是反過來說 一個技術如果有辦法讓各大勢力雨露均霑
才有辦法走的遠啊...(恕刪)
IEEE的標準走得比3GPP要久,但在4G時代IEEE才介入行動通訊標準,
就算是IEEE也不太可能讓各大勢力雨露均霑,
像IEEE 1394是蘋果主導出來的標準,好像是授權金太貴,Intel就用USB算是把IEEE1394幹掉了!
但必須Intel有獨大寡佔的優勢,才能用USB把1394幹掉,
而Intel本身知道授權金造成市佔的問題,
Intel在行動通訊標準也沒優勢,不敢在IEEE 4G的標準A太多授權金,
所以改用前置投資的方式,以行動通訊的後進之輩取得4G優勢。
而Intel財力也有限,先找"有線寬頻"較不普及的國家投資才能獲得最大效益,也不一定會投資多少到台灣。
像在馬來西亞、印度、蘇俄....的投資報酬率才能較高。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