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目前 CA連線狀態 好像只有三星手機可以?

kobebeef wrote:
ROOT後都能看
用此app就行了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qtrun.QuickTest&hl=zh_HK
我的日本手機就是這樣看的
感謝大家熱心回應。

可否再請教大家:
QTRUN Network Signal Guru 網絡信號大師 -- 限Qualcomm高通晶片
LTE Discovery
MTK Engineering Mode -- 限MTK CPU機種,但似乎成功率不很高
Shortcut Master (Lite) -- 叫出各家手機內建的工模,適用(?) 三星 LG SONY HTC 等手機

等這類 特殊工具APP (需Root),好像只有 MTK Engineering Mode APP 可設定 LTE Band Selection (作用如 三星 LG 的工模),不知是否另有其他 APP (需Root) 也有 LTE Band Selection 功能?
cbmtvb wrote:
可否再請教大家:
QTRUN Network Signal Guru 網絡信號大師 -- 限Qualcomm高通晶片
LTE Discovery
MTK Engineering Mode -- 限MTK CPU機種,但似乎成功率不很高
Shortcut Master (Lite) -- 叫出各家手機內建的工模,適用(?) 三星 LG SONY HTC 等手機

等這類 特殊工具APP (需Root),好像只有 MTK Engineering Mode APP 可設定 LTE Band Selection (作用如 三星 LG 的工模),不知是否另有其他 APP (需Root) 也有 LTE Band Selection 功能?


QTRUN Network Signal Guru 網絡信號大師也有Band Selection 功能。
右上選單有鎖網路類型



鎖頻段網路類型

勾選要鎖的頻段(依手機支援頻段不同)



一些APP或軟體鎖頻段要注意會有無法CA的問題,因為頻段被鎖住造成,通常可以先鎖住要的頻段再解開,一般就會優先在想要的頻段。

cbmtvb wrote:
查目前 CA連線狀...(恕刪)


亞太以後應該還會有1800或2100的高頻,再加上之前的TDD-LTE 2600
可能的ca頻段有B1+B3+B28/B1+B3+B8
jenkuanchung wrote:
亞太以後應該還會有1800或2100的高頻,再加上之前的TDD-LTE 2600
可能的ca頻段有B1+B3+B28/B1+B3+B8

2100被既有的四家瓜分的也就差不多了
倒是希望亞太努力爭取1800的C6,最好拿15MHz全拿,不然也要拿10MHz
以及最好能跟遠傳/NCC協調好,能夠挪移700頻段,連成連續15MHz頻寬
這樣的話,短期是700(10+5)+900(5),900(5)作為GSM之用,以及TDD 2600MHz(B38)快開台
中期希望是變成700(15)+900(5)+TDD2600(25)
長期是希望變成700(15)+900(5)+1800(10~15)+TDD2600(25)
覺得3大會非常積極搶下2100這60MHz裡的各20MHz
這LTE Band1算是最主流搶手的部分,不管誰標到,應該標金會很可觀,到時會很激烈XD
luck1177 wrote:
QTRUN Network Signal Guru 網絡信號大師也有Band Selection 功能。
右上選單有鎖網路類型
...(恕刪)
感謝熱心解答。

可否再請教:

1. LTE Band Selection 4G鎖頻段 功能(需Root)除了 網絡信號大師(針對高通晶片) 及 MTK Engineering Mode(針對MTK晶片) 這兩APP外,好像沒有第三APP(例如針對華為晶片)能做到?

2. MTK Engineering Mode APP 對各種機型MTK手機(需Root)是不是真的相容性、穩定性、無害性比 網絡信號大師 輸很多,導致討論較少,有也是失敗負評較多?
cbmtvb wrote:
可否再請教:

1. LTE Band Selection 4G鎖頻段 功能(需Root)除了 網絡信號大師(針對高通晶片) 及 MTK Engineering Mode(針對MTK晶片) 這兩APP外,好像沒有第三APP(例如針對華為晶片)能做到?

2. MTK Engineering Mode APP 對各種機型MTK手機(需Root)是不是真的相容性、穩定性、無害性比 網絡信號大師 輸很多,導致討論較少,有也是失敗負評較多?



1.有其他APP可以做到,很早就有這類專業測試軟體,且需要高額授權費用,只有需要這類專業技術分析的公司才會去用,而且大多是特定手機使用。其他免費APP可能也有沒人發現吧。

基本上華為晶片在全球市場占比提升,漸漸就會出現,不過還是要有晶片源碼之類的釋出,或許大陸早有針對華為晶片這類設計APP,我就不清楚了,但是高額授權費用的專業測試軟體應該是有的。

2.討論度還是跟全球市場佔有率有關係。大多專業性公司都以高通方案去做設計,其他似乎都是比較屬於一般開發者或是業餘的使用者去自行開發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