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 Amakura wrote:電信業者大打出手,坐收漁翁之利的當然是廣大的消費者,但消費者認為「賺到」之餘,也得憂慮業者網路建設若縮手,未來網路品質下降,購機補貼金額縮水,買手機會變更貴,甚至影響電信業者投資5G意願。(中央社)訊息:TVBS...(恕刪) 我聽你們在吹喇叭…在2G的年代裡,電信商們可是大賺特賺,那時候要求升到4G,也是能拖就拖,能拉就拉,那時候怎麼不說這段幹話?!
都是原因啦...當初台灣4G開台遠晚於大部分國家, 吃到飽成常態也是個原因,但最主要還是政府沒有站出來主導,而且...只顧收高額頻譜使用權利金.台灣的電信業者, 資費表要等政府核定, 促銷受限, 動輒得咎,而花大錢標到的頻譜, 也不確定能用幾年, 包含2G說關台就關了,3G & 4G頻率要重新標...至於5G...目前是國際規格還沒定案 (美國在弄中國的 中興, 也是想搶5G主導權),待國際定案, 國外業者開始生產相關設備, 一直到台灣業者取得頻譜, 開始採購相關設備, 開始架設基地台....一直到開台... 保守估計至少還要再2~3年甚至更久.所以也不用打落後因素都歸咎於499
這種說法就跟當初說不會再推吃到飽專案, 結果不只吃到飽續推, 還越來越低價一樣, 到時想搶市站的先衝, 其他就跟著衝了, 尤其是亞太和台星, NCC標售5G頻道時, 三雄最好不去搶標, 2小咖夢寐以求的翻身機會
還要等很久! 5G 國際還沒定案,台灣這次應該不會走第一個站陣營5G 初期不會有吃到飽,肯定高資費建設基地台成本加大,範圍更小以現在來說21M吃到飽就很好用了,又便宜實際上 夜晚7~11點 也不到21M,大家集中搶頻寬連最基本4G都無法做到穩定供給,只會說你個人環境因素...還有超量降速的文字遊戲,不敢公布在廣告文宣上因499後,客戶不想被當盤子又得不到穩定速度所以槍打出頭鳥,中華不動,其他業者也不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