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機不是電腦有硬碟,怎可能BT下24小時的,下好的片子要塞哪?所以哪需要超高速度。家中取代固網當熱點分享的話,與其用手機當路油器,還不如買台 4G/5G 分享器性能更好,再說現在的5G都有限制分享流量,沒破解根本就無法當固網用。
手機無論用 4G 或5G,看片一樣是看片,上網也一樣是上網,不會有速度差別。
打遊戲說 PING 比較低,要看什麼遊戲,休閒遊戲無差別。電競遊戲要比賽,還不如接上 WIFI ,PING 更低。
不會說就瞬間載入,影片點了快轉立刻就跳過去完全不必等緩衝...什麼的,那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因為都是卡在供應視頻的伺服器速度不夠。比方家中固網幾百M的,電腦看 Youtube 有隨點隨開,跳轉不必緩衝嗎?貌似沒有吧。
唯一優點就是說5G基地台負載量大,在人山人海的地方,比如跨年演唱會,小巨蛋...什麼的,不會說電信塞車電話打不通。但這種情況,一年搞不好也只有一次。
所以若考慮省錢,目前還是 4G 吃到飽划算。
5G剛開台總要先削凱子一陣子,之後才會慢慢降價。等它降到親民普及價格後,再來升級不遲。
自問:
花錢先用5G,是為了尊榮擺顯嗎?
還是為了提昇使用體驗?(然而實際使用其實不會有什麼差別)
這和年齡有關係,年輕人或許先用5G可在朋友之間擺顯。但如是大人,都在比不動產房子什麼的,拿個5G在那邊擺顯?可能朋友只會看不起這人,說太幼稚像個小孩

又論三大和兩小,這和生活圈有關。
有的人個性愛好運動,假日就去遊山玩水,環島旅行。那用三大會比較好,因為兩小在郊區很悲劇。不過當然的三大比較貴。
有的人只在都市圈活動,家裡--上班地點---逛街---夜生活....平常都在城市內遊走,先辦個免費試用卡,如果都 OK ,就 OK 啦。經濟實惠,總明理財。
開飛航模式(斷4G),開 WIFI,然後手機就會出現 voWIFI 的圖案(手機要支援亞太 voWIFI)。代表可以接打電話和簡訊。
任何有 WIFI 的地方,voWIFI 都有作用。比如:旅館、出國旅遊。出國在當地酒店有WIFI,voWIFI還可以接打電話呢,不是漫遊,仍是算國內通話價錢,網內免費,網外1分1元。
當然台灣的公共 WIFI 速度很悲劇,幾乎不會動,如果亞太沒信號,不能靠 4G吃到飽上網的時候,用公共WIFI是會慢到...

不過家裡 WIFI 就是固網 100M以上的,自然是不會慢了,比低價4G吃到飽快多了。除非家裡沒固網,4G就是唯一網路,家中信號才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