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蓁。 wrote:
所謂交遞(handover)就是由原本提供服務基地台,切換到另外一座基地台來提供服務,
概念上很容易理解,但其實過程是很複雜的,因為實際上手機並不知道基地台在哪裡,
基地台也沒辦法直接地知道手機的位置。是我們現在是用第三隻眼看到這個過程所以會感覺交遞很容易,就好像大隊接力上一棒跑過來要交接給你一樣。但換成基地台的交遞,就變成說上一棒的跑者跟你必須在戴上眼罩的情況下完成交棒。
電信業者的系統可以算出手機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確診者足跡可以調查出來的原因
利用確診者所帶的手機推算
當基地台很多個時
每個基地台接收到該手機發出訊號的時間點會有差異
可以推算出該手機距離基地台有多遠(距離r)
然後以基地台做圓心,距離r做半徑,畫圓
數個圓交叉的所在位置就是手機所在地

利用手機發出訊號和基地台收到訊號的時間差
算出基地台1和手機的距離r1,畫出圓1
算出基地台2和手機的距離r2,畫出圓2
算出基地台3和手機的距離r3,畫出圓3
圓1和圓2的交叉點A,B
圓1和圓3的交叉點B,C
圓2和圓3的交叉點B,D
B是這三個圓共同的交叉點,為手機位置
https://www.2cm.com.tw/2cm/zh-tw/tech/C5816407D6674843AF61D621D030147F
尋找手機位置資訊 比較多種手機定位技術 AGPS勝出
為了改善Cell-ID的定位精確度,SRNC可請求Node B或位置量測單元(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 LMU)進行額外量測。對FDD系統來說,訊號來回旅行(Round Trip Time, RTT)的時間可以代表著手機至基地台的距離(r);以基地台的座標為中心點,r值為半徑作圓,手機就位在此一圓上面。RTT是指介於下傳專用實體頻道(DPCH)的起始訊框,和上傳DPCH的起始訊框的時間差。利用RTT量測(圖3)可以大幅增加手機定位的精準度,RTT量測結果會回報至上層,在上層會利用此資訊計算時間先行值(Timing Advance),之後再利用訓令(Signaling)方式將此值傳送給手機。
在FDD系統,為了獲取較佳的精準度會利用Type1(必要的)或Type2(選擇的)的Tx-Rx時間差,並結合RTT量測來決定手機至基地台間的距離。其中,手機的Rx-Tx時間差,定義為介於上傳的DPCH訊框的傳輸開始,和所接收到的下傳DPCH起始訊框間的時間差,這裡的下傳路徑是指在時間軸上最先解調的無線路徑。Type1和Type2的差異在於定義量測的解析度和參考的接收路徑,對Type2來說,其解析度優於Type1,在參考路徑方面,Type2採用最先抵達的路徑為參考點,而Type1則採用解調接收機的路徑。
<再補充>
基地台可以獲取的資料大致有下列幾種:
1、接收信號之功率;
2、相位偏移;
3、接收信號之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
4、接收信號的時間延遲(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5、接收信號之頻率差(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FDOA)。
以上幾種資料互相勾勒,可以得出手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