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大部分的4G頻寬會被優化到5G,所以實際上是使用人數變多但是可用總頻寬變少,三家都是一樣了畢竟4G已經玩爛了,ARPU過低,要想辦法把用戶洗到5G合約才行很多5G的信號,其實顯示5G但實際是跑4G,再透過QoS將5G用戶速率提高在4G可用總頻寬不變下,當然要先調降真4G的網速才能提高偽5G的網速NSA組網下未來可見的結果:4G網速很難超過40M,實際運行網速不會超過10M之間,測速白名單除外
哪有4ca,2600要撥給企業用戶,因為2600距離短,想要射得遠,功率就要大,功率大就耗電,拆下來直接裝置在企業客戶的場所,不佈建在一般基地台而一般用戶擠在大700+1800就好,900可能會爭取特例或直接還一半給ncc,剩一半純掛通話,讓700跟1800專走網路
記得這類問題在兩家合併消息一出就回應過了,好吧!再講一下,有接觸過基地站台就大概知道方向,如果該區域頻寬不足,台哥現有基站增加AC模組,2600rh跟2100「坎拜」連天線都不用動,拆掉的2600rh很少會拿去室內涵蓋,所以勢必是拿去基站使用。再來900rh跟700「坎拜」,900可上網也可開語音(U900),到時就看怎麼玩,期待所有頻寬設備全上,屆時跟中華一樣壯觀(900+1800+3G2100+5G2100+2600+3.5G),底下的工班有得忙了,另外700跟900會當5G使用,說真的,麻煩去打聽一下有沒有這些設備!
wwww5678 wrote:如果該區域頻寬不足,台哥現有基站增加AC模組,2600rh跟2100「坎拜」連天線都不用動,拆掉的2600rh很少會拿去室內涵蓋,所以勢必是拿去基站使用。再來900rh跟700「坎拜」,900可上網也可開語音(U900),到時就看怎麼玩,期待所有頻寬設備全上,屆時跟中華一樣壯觀(900+1800+3G2100+5G2100+2600+3.5G),底下的工班有得忙了,另外700跟900會當5G使用,說真的,麻煩去打聽一下有沒有這些設備! 1.台哥大在合併記者會有說要砍掉一條 3G 線路 + 砍掉重覆的幾千個基地台,目的就是省電費,所以同一地點絕對不會把頻段全開。台哥大用戶數在三大之中排第二,但是基地台卻是三大之中最少的,所以這家業者超會算的,同一地點把所有頻段全開的機率太低。2.低頻的干擾比較大,看遠傳就知道了,遠傳大部分都是把擁有的二段 1800 跑 CA,或是 1800+2600 跑 CA,這是遠傳的基地台安裝人員親口說的。同上原因,CA 組合大部分都是高低配、或高高配,700+900 跑 CA 很少見,連手機都很少有做這個組合,記得只有華碩 ZF5 有看過。3.台哥大 4G 原本的主力頻段是 700,1800 用來補強,因為低頻的基地台為納量不足,同時可以上線的用戶數量少,所以台哥大晚上轉圈圈很有名,因為大家晚上都回到家了,基地台會塞車,但那是沒有標購 4G-2600 頻段的狀況。以後台哥大可能把 700 慢慢挪去跑 5G,因為低頻的繞射性好、範圍大,不然 3.5G 的高頻基地台需要蓋的數量太多了,看中國的 5G 做法就知道了,國家竟然願意把原本廣電專用的 700 頻段釋放出來讓電信業者去跑 5G 使用。4.至於合併後總頻寬會超過的問題,可能會修法解決,因為不是只有台哥大會超過,遠傳也會超過,但又不是超過很多。而且二中分別把二小合併之後,每一家的用戶都超過 920萬以上,用戶數變多,需要更大的頻寬,這也是和 NCC 談判的籌碼之一。修法之後,各家的頻寬上限都提高之後,頻段之間的交換、或交易也比較方便,各家可以各自交換、或交易相同頻段相鄰的來組合,讓同一頻段的頻寬變大,業者也比較好運用。當初頻寬上限門檻主要是為了 5G 頻段標售,政府要撈錢 + 怕大財團壟斷頻寬,現在 5G 頻段標售早就完成,意義已經不大了。
台哥/台星 4G頻段700(20MHz)+900(10MHz)+1800(10MHz)+2100(25MHz)+2600(20MHz),低頻700 or 900可以配另外3個高頻段組4CA這沒問題,如果真的要組4CA最大下載頻寬為65MHz,這頻寬速度還是追不上中華遠傳的,加上用戶會到900多萬戶分頻寬。3.5G(60+40MHz)頻寬目前是無法CA的,所以都會是最大60MHz頻寬,3.5G(100MHz)是行銷話術而已。2100(25MHz)頻寬可以保留5MHz給3G語音,2100(20MHz)會給4G或者5G使用,台星的3G設備會淘汰掉。節能減碳倒是真的有成效,可以關掉大部份舊設備。認為企客NSA用4G的900(10MHz)當錨點連接3.5G(40MHz)就好啦問題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