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案對於消費者真的有保障嗎?

法客 wrote:
不過依照台哥大以前合併多家的經驗
與我本身的經歷
幾乎都是完全消滅,完全合併進台哥大中

遠傳沒有前例
就很難說了

遠傳怎會沒有前例?
遠傳也曾經花了301億元吃下和信電訊

只是合併的路好像也頗漫長的
2003年7月簽署合併意向書
直到2010年1月和信才正式消滅


● 2003年7月17日,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與和信電訊董事長辜成允簽署遠傳電信購併和信電訊案意向書,總成交金額高達新台幣301億元[5]。

● 2004年1月,遠傳電信收購和信電訊。

● 2008年3月27日,和信電訊網站(http://www.kgt.com.tw)與遠傳電信網站合併,遠傳電信網站為存續網站,遠傳電信網站提供和信電訊用戶相關功能。和信電訊此時期總部設於遠傳電信總部。

● 2010年1月1日,和信電訊正式與遠傳電信合併,遠傳電信為存續公司,和信電訊為消滅公司。[8]和信電訊解散後,和信電訊大樓改名為「中國人壽館前大樓」。
美酒斗十千
這個日期有可能是指「虧損負擔」的分界線,也就是這個日期之後,雖然對使用者而言尚未合併,但對股東而言,已經改成由台哥大及遠傳來負擔。可是股權的整併,也要等相關主管機關核准,所以應該也趕不上9/30。
komoki1989
原來如此,長知識了。謝謝你^^
如果是台星的用戶,才不要和台哥大合併。

只有亞太的用戶,才會覺得和遠傳合併是好的,以後可以吃遠傳的訊號,因為亞太的基地台太少。

台哥大晚上轉圈圈超有名。

去門市反應、打客服電話反應,還會洗你申辦行動+固網的雙飽方案,月租最低 799起跳,用這樣來解決台哥大晚上轉圈圈的問題,真不愧是以前的電信業獲利王。
pepetai
同感!
降低成本 提高營收
輸的是 設備商 跟 消費者

以前可以吃不起 便當(499 不限速 )可以吃泡麵(11元亞太 )
現在只能Only 全台好的吃到飽自助餐 (1399 吃到飽)
不要吃到飽 也可以吃精緻便當(599 25GB 超量5Mbps )
也可以加飯 (799 36GB 超量5Mbps )

設備商 以前賺5家的錢 現在剩下3家
但是基本上賺到爽 沒在怕的
照合約走,不過優先權額外設
基地台這麼費錢的東西重疊的肯定收起來,要租金又要電費
門店也是,租金、人力成本很高的

內部技術人員還可以趁機調整一波
吸收、汰換、調整技術人員人力何嘗不是好事

台灣很妙很多行業恨不得收光光以人力取代機械
有些則是反其道而行,E-SIM都還要臨櫃
弄一堆隱藏方案讓各門市有事情做?還是技術不夠怕伺服炸掉?
明明大多數東西都可以透過線上申請
Rog8Phone wrote:
降低成本 提高營收
輸的是 設備商 跟 消費者

以前可以吃不起 便當(499 不限速 )可以吃泡麵(11元亞太 )
現在只能Only 全台好的吃到飽自助餐 (1399 吃到飽)
不要吃到飽 也可以吃精緻便當(599 25GB 超量5Mbps )
也可以加飯 (799 36GB 超量5Mbps )

設備商 以前賺5家的錢 現在剩下3家
但是基本上賺到爽 沒在怕的


先前說低價怎麼樣
然後該年三大都賺了幾百億
基地台無法不變啊,
基地台本就會變動,不是正在蓋就是碰到住抗拆
而且合併能擴大可使用的資源,比較好吧
用戶主要是在意資費問題,
台哥有說保證原合約權益不變,就比較好些
應該都會整併吧?但頻寬怎麼分不好說
遠傳應該不至於虧待原來用戶
法客 wrote:
所以反而不會存在樓主

還保留舊的器材與頻道還要養一堆人維護?!
根本就是本末顛倒
造成額外成本負擔

根本就是假議題😑(恕刪)

把舊器材拆掉還要花錢,拆了還要找地方收,且放著也只有折舊的份。

台星/亞太與三大共構的基地台,不用付租金就省很大了。

台灣之星4G有兩個頻段,號稱1.6萬個基地台,大約要8千個機房據點,每個機房/天線模組每月租金1.5萬元,每月租金共1.2億,每年省下租金14.4億(基地台房東少賺的)。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從原本五家變之後三家的話
消費者相對選擇性變少,他們想幹嘛也無法制衡
這三家未來一定一個鼻孔出氣
在未來不明確的情況下只能期望合併後還是有低資費的方案可以選
不然現在最便宜的限速吃到飽也只剩亞太的188
合併後雖然訊號可能變更好但選擇也變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