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該沒法跟日本一樣普及,畢竟整個生活型態不同,日本大都市居民通勤時間長,且普遍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在車上閒閒沒事只好拼命用手機加值服務,也因此各項服務越來越蓬勃.再加上早期PHS等...系統根本不太有簡訊的觀念,幾乎都是以郵件為主,久了漸漸培養出拇指族.而台灣則是相反,GSM剛開始時手機很貴,通話費與簡訊也很貴,再加上Wap網頁與GPRS實在是慢又沒啥內容,因而養成了大部分的人手機長話短說,最好不要用加值服務的習慣.到現在3.5g/3G時代依然如此,視訊電話除非情侶要不然幾乎不會去用,上網吃到飽要付昂貴的包月費用甚至綁約買網卡.再加上寬頻網路普及,通勤族大多自己開車騎車也沒時間用,因而業者推出相關加值服務與內容也是興趣缺缺,久了後當然惡性循環,業者不敢推服務→消費者不想用→用戶不夠多而費用降不下來服務品質無法提升...
SEANogim wrote:主要是台灣的系統商對這方面完全不重視(或者是認為這樣就夠了)日本的這類型加值服務,雖然貴是貴,但是內容相當豐富、功能齊全,而且搭配手機使用這類功能吸引度是100%反觀台灣,幾乎沒有什麼內容,然後價格又那麼高,更慘的是,到現在一點進步都沒有吸引度是0%除非是真正有需求(譬如手機看盤)不然一般真正會想去花這筆錢的人很少...希望台灣的系統商能有開竅的那一天.. 我也覺得如此不過手機硬體進步很多像觸控加browser的組合甚至可以說進步到可以忽略服務的存在可謂萬幸
因為日本人不像台灣人,都用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上網。也就是說電腦並不普及。上次有日本朋友來台灣,帶他去咖啡店坐一下,他嚇到,怎麼滿屋子都是筆電。對日本人來說。收發email看個網頁,傳個圖片,用手機就好了,幹嘛用電腦?他也不會說,真希望日本的筆電和無線網路和台北一樣普及。
Luxia wrote:因為日本人不像台灣人...(恕刪) 日本的手機螢幕隨隨便便就3"以上解析度又高輕便好攜帶要筆電那個大磚頭幹麻台灣唯一一隻3"以上螢幕的手機(非pda、非水貨)也是日本機其他1.8"、2"、2.2"一大堆2.4"就是頂級機這種手機叫人家怎麼上網看圖片看新聞要台灣人像日本人一樣用手機做多媒體事務先把手機升級再說吧一直用低等規格手機還是講講電話、打打簡訊就好
為什麼日本人在電車上一直狂按手機呢據說是他們在電車上好像不能講手機,連手機都要開成震動就類似我們不能再捷運上吃東西喝飲料一樣雖然不會罰錢,但是他們自己就能夠自己遵守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手機通信業者服務實在做的太好了只要自己的通訊能收到,要什麼服務手機按一按就有了所以我覺得不用羨慕人家手機好(雖然手機規格真的不錯)反是要覺得人家通信業者服務做的好互相的配合,手機才會發揮好的效能
嗯~我覺得台灣和日本的習慣不同...經過我長期觀察的結果,看討論區的真的是很多...我雖然也有辦一支AU手機,也是可以上網,但是我不卻很少這樣,因為上網費很貴,網路上的服務每種幾乎都要錢(還是算月的會員制,當然流量也要算錢),雖然有包月制,但是每個月4000多日圓(不含基本費加了基本費通常一個月7000多日圓)不是我這種窮留學生負擔的起的,在這種制度下,我不覺得台灣流行的起來.....包月制+手機網站會員制(要錢)+下載檔案(不管音樂或待機圖片,要錢),我想台灣不會有人會想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