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ug wrote:
小店如果都是零钱交易(恕刪)
我不太懂說零錢交易的麻煩點在哪裡,
假設我買了16元的東西,
我拿出一張20元鈔票,
然後對方找我4元零錢,
如此銀貨兩訖,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事而已,
有很麻煩嗎?
skybug wrote:
《年度报告》中,截至2019...(恕刪)
台灣的金融卡(中國所稱的銀行卡)今年四月的有在使用的流通張數為一億零七百八十二萬張,
每個人所擁有張數為4.5張。
程伯老師 wrote:
大陸不僅整合了 而且(恕刪)
日本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是因應中國觀光客才有的嗎,
日本人本身只使用自家智慧卡(例如:Suica)所延伸出來的電子錢包,
並不使用這兩項電子支付。
至於在台灣的話,能看見這兩種支付方式少之又少,
最多就是銀聯卡還能夠刷卡和提款。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ShadowILin wrote:
我不太懂說零錢交易的麻煩點在哪裡,
假設我買了16元的東西,
我拿出一張20元鈔票,
然後對方找我4元零錢,
如此銀貨兩訖,就這樣一件簡單的事而已,
有很麻煩嗎?
看来你没有在小七一类便利店收过钱。
如果有人来买了瓶可乐,给了1000的钞票。这个生意你做不做?就不是很简单的事而已。
大量东西的定价是19 29 39一类的。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大量1元。
而且找钱就存在找错的风险。
有了收款机,就有钞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零钱要每天准备、每天结账、结账后现金怎么存储转移。
我老婆在的家电卖场,三层楼,4个收银台。经常每天结账总收入现金不到1000
40%是刷卡,60%是支付宝或微信,只有0.x%是现金.
楼下便利店每天也就收几十元人民币现金。
ShadowILin wrote:
日本人本身只使用自家智慧卡(例如:Suica)所延伸出來的電子錢包
日本也跟台湾一样(准确的说是台湾也跟日本一样),也是不计其数大乱斗。
所以说台湾人哈日是有道理的。但日本已经开始整合
其他已开发国家就没有变成大乱斗。
skybug wrote:
看来你没有在小七一类(恕刪)
別說去小七了啦,就算是一般的手搖飲料店我也拿過一千元的讓店家找,
除非是很極端的情況下,例如連續有好幾個人拿千元大鈔,才會面臨沒有錢找的問題,
只不過通常這時候都是店員會去跟附近的店家換錢,再回來找零給妳,
再不濟就是店家請你去其他地方買東西,找開之後再回來買;
至於找錯錢這件事,拿錢的時候自己當著店家的面算過,
有問題的話當面反應,這樣很困難嗎?
你們的銀行或郵局不能換零錢嗎?
以台灣的店家來說不是早上銀行一開門就去換零錢,
就是下午去換晚上或隔天要用的零錢,
通常這時候會順便把大鈔存入,
不然就是先找台ATM存入現金,身上只留要換零錢的錢。
我覺得電子支付那麼多就是很正常的商業競爭啊,
就算是韓國跟美國也是有多種電子支付啊,
這跟哈日、哈韓、哈美沒關係吧。
話說回來,我怎麼覺得多元化的支付方式(現金、轉帳、信用卡、支票、IC卡和電子支付),
在中國人的眼裡就變成了傻子一般的行為呢。
"WOW. Such a crappy built frame costs $300? I think you are hijacked."
ShadowILin wrote:
別說去小七了啦,就算是一般的手搖飲料店我也拿過一千元的讓店家找,
除非是很極端的情況下,例如連續有好幾個人拿千元大鈔,才會面臨沒有錢找的問題,
只不過通常這時候都是店員會去跟附近的店家換錢,再回來找零給妳,
再不濟就是店家請你去其他地方買東西,找開之後再回來買;
至於找錯錢這件事,拿錢的時候自己當著店家的面算過,
有問題的話當面反應,這樣很困難嗎?
你們的銀行或郵局不能換零錢嗎?
以台灣的店家來說不是早上銀行一開門就去換零錢,
就是下午去換晚上或隔天要用的零錢,
通常這時候會順便把大鈔存入,
不然就是先找台ATM存入現金,身上只留要換零錢的錢。
我覺得電子支付那麼多就是很正常的商業競爭啊,
就算是韓國跟美國也是有多種電子支付啊,
這跟哈日、哈韓、哈美沒關係吧。
話說回來,我怎麼覺得多元化的支付方式(現金、轉帳、信用卡、支票、IC卡和電子支付),
在中國人的眼裡就變成了傻子一般的行為呢。
你说的这些都不困难,但都是要浪费时间和人工,都是有成本的。
台湾的问题就是行动支付的手续费大于商家多支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