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吃到飽等於通通吃不飽?!

ddcatt wrote:
明明知道一窩峰會不夠用,
還不去限制用量...(恕刪)


所以真的一窩蜂人多時,限制是有啥屁用?
那這跟吃不吃到飽有有啥關係?
同時間人多管你吃不吃到飽一定有影響

你一直都把矛頭指向吃到飽的人
真的別因為自己住的地方網路慢
就怪到吃到飽的人吧
你換個地方住搞不好網路就起來了

這邊不是寫論文的地方
使用者付費不是少數人解釋的就算數
別濫用這個解釋,除非你覺得你開車在一般馬路上也都要收你錢
只是你過於主觀的解釋
真的讓人看不下去
很多人跟你使用的習慣也很不一樣
被吐槽還真的是剛好而已
horse7 wrote:
所以真的一窩蜂人多時,限制是有啥屁用?
使用者付費不是少數人解釋的就算數
別濫用這個解釋,除非你覺得你開車在一般馬路上也都要收你錢...(恕刪)


限制沒啥用,還是要限啊,
多少有用的吧,
有病不要放棄治療呀。

我也無意把矛頭指向吃到飽的人,
用吃到飽費率的人沒錯,畢竟電信商敢推,就有人買單,
有錯的是那些超大使用量的人,
至於用多少叫做超大使用量,沒法定義,因為那是一個相對的值,
所以唯一公平的方法,還是得回到使用者付費的遊戲規則。
若不如此,那有點變相讓相對低使用量的人去遷就高使用量的人,
不管是從費率結構上還是最終的網路品質上,不是嗎?

至於開車在一般馬路上要不要付錢,
當然要啊,
你我繳的稅金(雖然很多被浪費掉)就是拿來搞公共建設的,
這個就是我之前定義的、因為無法計算每個人用多少公共建設,
所以只好一次性徵收一個金額,
然後公共建設隨你使用,表面上無償,實際上還是有料的,
基本不出我先前的定義。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限制沒啥用,還是要限...(恕刪)


你真的是很愛辯...實在懶得再回應你了
把繳稅當成使用者付費來解釋...還真的很會擴大解釋...
反正現在趨勢跟你站不同邊
多數人需求也跟你不同
國外月亮沒有比較圓
從3G到4G很多人都已經爽爽在用
你就慢慢等吧
ddcatt wrote:
限制沒啥用,還是要限...(恕刪)


照您的邏輯講 因為高速公路是花納稅人的錢蓋的 上面塞車某段路我沒辦法開100 那我要叫其他人不准上來嗎?還是該叫政府拓寬?......很多東西要無限上綱是無限不完的
實在不知道為什麼還會有人把網路塞車歸咎到吃到飽的人身上?
申辦吃到飽的人,在上網的同時,難道不是要跟吃不飽的人去分享頻寬?
會因為申辦吃到飽,就可以搶到比較多的頻寬? 我們都知道絕對不是這樣的!
基本上來說,同一個時間,吃到飽與吃不飽的人就頻寬分享來說根本就是平等的。
支持使用者付費,好啊,可以啊,我一個月用大概25G,麻煩推出25G的方案。
這樣我就是吃不飽的啊,但是,我的使用習慣難道不是還跟吃到飽一樣?
可能比較貴,但我是需求取向,我相信大家也是一樣,我一個月就是有用這麼多。
所以哩~我吃到飽每個月用25G,吃不飽也是每個月用25G,還不是一樣!!
所以,到時候是否應該歸咎申辦吃不飽25G方案的人佔太多頻寬?
網路塞車,歸根究柢就是該地區使用的人太多,跟吃不吃得飽根本沒關係。
horse7 wrote:
把繳稅當成使用者付費來解釋...還真的很會擴大解釋...
反正現在趨勢跟你站不同邊......(恕刪)


這樣解釋有錯嗎?
你不付錢柏油路會自己冒出來?

至於趨勢?
歷史才是一再重演,
在台灣的電信產業,
吃到飽到最後就是誰都吃不飽,
比如說Wimax, 比如說PHS,比如說3G網路,比如剛推4G吃到飽的台灣之星,
反正便宜大家用、通通上來擠,硬體建置跟不上,最後就玩爛掉了。
不要跟我說3G很快,
它離峰跟尖峰速度差距非常大,
為什麼?
因為很多人尖峰的時候要上網,雖慢但沒別的網路用,
該辦固網的、該走wifi分流的,沒去做,
因為整個費率制度其實是在鼓勵使用者盡情使用無線網路。

當然4G胃納量更大,
國外也一直在放寬同樣資費下的使用上限,
也許沒那麼悲觀吧,
反正台灣就在搞這個大實驗,
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sweiin wrote:
照您的邏輯講 因為高速公路是花納稅人的錢蓋的 上面塞車某段路我沒辦法開100 那我要叫其他人不准上來嗎?還是該叫政府拓寬?...(恕刪)


當初為什麼要搞那個ETC,
撇開天怒人怨的遠通不談,
不就是為了差別費率嗎?

為什麼高速公路會塞,
一定是有特定需求,過年、連假等等的,
所以這個時候每公里的用路成本已經提高了。
這時候如果有差別費率,
那有人願意多付錢走高速公路,
有人不付錢就走省道、或改別的時間,
不就分流了?
另外高速公路也會不准人家上去啊,
忘記高乘載管制了嗎?

差別費率在日本行之有年了,
他們過路費貴著呢。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s100104 wrote:
支持使用者付費,好啊,可以啊,我一個月用大概25G,麻煩推出25G的方案。...(恕刪)


您說的沒錯,
就是要這樣,
推出的是流量更大但是仍然有「上限」的方案。

隨便算個數字,不精準,別挑毛病。
比如正常人月平均需要20G,
費率促銷收個200吧,
等於1G十塊錢,
遠比現行便宜。

那會排擠到誰?
就是那些把4G當ADSL來用的人囉,
另一棟樓有人4G一個月可以跑200G,
那他就要繳兩千塊一個月,
這種帳單,正常人都會墊墊荷包的吧!?

現行吃到飽費率,
為了cover所有使用者,
越低資費的,單位費率越高,
而使用量越大的,單位費率趨近於零(600塊除以數百G的流量)
用量越低反倒越貴,
使用者就會趨向辦吃到飽,然後盡量用個夠本,
硬體建設又無法無限上綱,
此時塞車要怪誰呢?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當初為什麼要搞那個E...(恕刪)


那你要不要叫電信商用每KB計費 這樣最公平了 不然申請3G的每次用1G多會喊 為甚麼我跟用2G的一樣錢

高乘載我人湊到一樣能上又不會完全上不了很困難嗎而且那是特定日 不是常態 拿特殊日子講常態? 你繼續活在你的世界吧4G吃到飽爽爽用 輕鬆享受我的高速生活
ddcatt wrote:
您說的沒錯,就是要這...(恕刪)

4G當ADSL來用的有多少?
走在捷運站、火車站、高鐵站;商業區、觀光區,這些塞最嚴重的地方,有人會這樣用嗎?
拿那種超級少數,待在大型住宅區中都不一定會遇到(至少我沒遇到)的特例來看,那能當標準嗎?
而且用來當ADSL用的,也還是要看用法,你一般瀏覽網頁,那不跟你用手機上網一樣嗎?
無線上網當ADSL用的本來就是少數;而把無線上網當ADSL還拿來使用續傳軟體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這一些,我相信在技術上,是可以解決的問題,只是電信商的怠惰造成的。

若照您說的使用者付費,那回歸最官方的算法,以Kbs來計算資費肯定是最好的方法。
這樣的話,就算使用1G,也要支付數千塊錢。(吃不飽也是優惠方案喔)
這樣最好,網路都沒人用,超級順暢?

真的有了解資費的人,辦吃到飽,都是有需求,就是用那麼多的,墊甚麼荷包?
吃到飽的人繳的錢比吃不飽的人還少嗎? 你認為辦吃到飽一個月帳單繳1千多塊的人荷包很薄?
還有就是怕不小心超量5G的那些人,他們也會辦吃到飽。這一群人根本就無關塞車,純粹盤子而已。

說到底,你根本沒了解辦吃到飽的人的心裡想法,只是主觀的自認為就是這樣而已。
所以說,就算給你取消吃到飽,用量中上的人除了極少數會引響,大多還是會照需求來選定資費走。
結果到最後,還是一樣塞車。終究根本不是吃不吃得飽的問題。

另外一提,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是,有些人如果用量不到吃到飽的人用那麼多的話,申辦4G要做甚麼?
如果3G方案的吃不飽資費都可以應付用量的用戶,辦4G根本沒有意義,3G都已經用得綽綽有餘了。
因為根本就FB、LINE、純上網及玩遊戲而已,3G吃不飽就能Covor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