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神山 wrote:
這裡不討論資費
是技術的討論,討論資費問題請出門後右轉,謝謝!
好吧討論技術...自動離開中
我是消費者,不需要了解5G有何技術,我只在乎價格...自動離開中
好吧,講點不太專業的5G技術應用
5G的低延遲可用在自駕車,互連網
台灣馬路上三寶多,要如何對應呢...
grason00 wrote:
好吧討論技術......(恕刪)
julysu wrote:
雲達提供白牌交換器與伺服器,讓5G業者可以用來布建核心網路機房。像是之前智邦白牌交換機也進入IDC類似。
這在行動通訊技術近幾年發展趨勢有關。
以往不論是1G/2G/3G/4G,都必須倚賴核心網路來進行使用者認證、連上網路、語音通訊、資料傳輸的路由與交換等等工作。 愛立信、諾基亞、華為、或是三星都有相關產品。 敝單位也有弄了一套N家核網來實驗。這些都是用專用硬體來實現3GPP的標準通訊協定, 所以設備貴到靠北邊走( 我們花了大概NTD 2Y)。 但是這幾年,有些開源軟體組織也努力想以5G為題目,利用白牌設備來實現行動通訊網路,希望能矲脫E、N、H等公司以專用硬體綁架行動網路。加上多家大咖業者也都在資助這些專案 例如AT&T 中移動等咖甚至臉書都參一咖了
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 OPNFV、ORAN、MCORE等等開源軟體的進度和說明。
這樣的 發展, 有點像以前WIFI AP貴的 要死,是因為軟體複雜,加上古早硬體處理能力有限。 但是軟體一但被開源(像是OPEN WRT),整個AP價格就崩盤了, 而且可以用低價WIFI ROUTER 灌上各種軟體來實現更多功能。
電信核網功能虛擬化,就是把原先硬體功能把它軟體化(NFV ), 然後容器化,是各家業者都在做的 事情, 包含網通公司向CISCO、電信設備公司N、E、H等 , 另外更進一步就是 可以跑在各種標準開源作業軟體(如K8S) 以及硬體 (COTS,業內應該懂),這樣以後就 "人人有功練" ,找一些適合的開源軟體,買台SERVER,自家就能弄個5G網路玩。 只不過現在用軟體來跑行動網路, 除了華為、NOKIA、CISCO這些大咖之外,沒有人敢說他的 系統夠穩、容量夠大可以跑個1000萬用戶的。就算是這些大咖的設備,也和以前用磚硬體的價格差不多。
雲達之前就在開源社群算深的, 加上樂天電信這次很大膽採用開源軟體來商用(真的很勇敢),於似乎就有了進軍5G的新聞了。
我們家現在和技嘉合作也是類似東西,這也是我們以後的目標。但是商用化系統,還有一段時間的啦,要看看日本樂天開台運行一陣子之後會怎樣再來評估。...(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