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 幾個同事圍著看著一代iPhone的工程機, 覺得3.5吋320X480的多點電容觸控的螢幕拿來上網好爽. 但是第一代iPhone只支援2.5G四頻GSM、GPRS/EDGE,傳輸速率最高為每秒220kb.....且事實上當時已經有3G了(台灣約在2005 年開啟3G 行動電話服務), Nokia,Moto,SE等等也有3G手機.所以那時買iPhone 2G的人是頭壞掉了嗎?? 還是網路內容(contents)多寡決定了網速的需求.第一代iPhone共計售出了6,124,000部.
沒有新的技術, 就不需要大量更新設備, 商人難賺到錢, 所以要不斷推出新的技術, 創造需求, 當新技術帶來的需求播大眾所接受, 自然大眾會掏錢買新設備, 製造商就能賣更多設備, 賺更多錢.當新技術出來, 沒有一個殺手級的應用讓大眾非用不可, 或非要用到新技術不可, 那這個技術就很難頹得動, 電信商賺不到錢, 設備商也賺不到錢...